6月15日,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中國科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成員單位簽約暨授牌儀式在中科院北京分院舉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基地專業運營機構,與13家基地成員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科技部平臺中心副主任胡世輝,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副主任王榮彬,中科院黨組成員、北京分院黨組書記何巖等為13家成員單位授牌。
推動首都創新城市建設
今年3月,北京市全面實施《科技北京行動計劃》。該計劃是北京市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首都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全市性行動綱領。《科技北京行動計劃》提出,要大力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加強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而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則成為貫徹落實《科技北京行動計劃》的重要體現。
今年6月3日,為發揮首都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資源優勢,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北京市科委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等12家單位簽署了聯合共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協議書。閆傲霜表示,這是首都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中的一項基礎工程,對于推動首都創新型城市建設意義重大。
何巖指出,北京分院加快建設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中國科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對于促進《科技北京行動計劃》全面實施、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具有現實意義。將首都較為密集的大院大所、高等院校的科技資源向企業開放共享,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服務首都科技創新,是中科院對中央政策的積極響應和認真落實的重要舉措。
院地合作新探索
胡世輝介紹,推動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實現科技資源的整合共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實質上是科技體制的變革與創新。中科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的建設,不僅對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的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科技部下一步平臺建設提供了借鑒。希望中科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在面向企業開發的過程中,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
對此,何巖表示,中科院歷來都重視科研設備的開放與共享,“十一五”期間中科院結合區域特點與學科共性,規劃部署了10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以推動大型儀器共享工作。同時,院地合作作為中科院特別是北京分院的重要工作內容正在扎實推進。6月12日,北京分院與北京市科委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和懷柔科教產業園建設工作被列為雙方戰略合作的重中之重。
“特別是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工作,是中科院開展院地合作的全新探索,在院內將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何巖說,北京分院系統研究所積極支持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工作,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技術和咨詢服務,讓中科院科技資源優勢成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支撐。
中科院北京分院院地合作處處長、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主任李靜表示,2009年,北京分院將重點通過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天津分中心和包頭分中心兩個技術轉移平臺,推動中科院科技資源向全國輻射。此外,中科院北京分院還在長三角地區建立了江山、無錫等6個工作站,下一步也將借助這些工作站推動中科院科技資源服務長三角企業需求。
良好開端
據了解,鑒于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在體制機制創新及市場化運營等方面的要求,北京分院授權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基地專業運營機構負責基地建設的各項工作。基地將在3年內整合中科院京區約20億元的可開放資源面向社會開放,其中2009年將先期開放13家研究所共15.6億元的設備資源服務企業需求。
“今年上半年,北京分院推動了747臺套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共向541家企業提供了服務,合同金額達5364萬元,已超額完成了北京市科委給北京分院預設的全年任務目標。”李靜介紹。
李靜表示,要真正發揮基地的開放效果,必須加強對基地的有效管理和運營。隨著基地的全面啟動,基地在管理和運營過程中,北京分院和北京市科委將發揮其相應的指導和管理職能,通過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加強與專業中心互動以及引入專業孵化機構和二級運營服務站,充分挖掘企業需求,推動實驗基地面向企業開放。
據悉,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將深度挖掘企業需求,為研究所提供市場需求,集成各院所優勢,解決企業難題。而各研究所也將針對企業難題,作好為企業的技術服務。
何巖表示,中科院將全力支持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工作,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服務企業創新,為首都創新型城市建設做好科技支撐工作,做到讓政府滿意、讓企業滿意、讓科研院所滿意。
研究所積極響應
中科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的建設得到了各研究所的積極響應。
中科院理化所是以物理、化學和工程技術為學科背景,以技術創新與發展為主的研究機構。此前,“我們偏重基礎性研究,所以目前主要的服務對象還是高校,而針對企業單位以應用為主的研究涉及得比較少,這方面的信息也不太對稱。但隨著公共儀器設備逐步向社會開放,我們將加強與企業需求的更好對接。”中科院理化所測試中心光化學研究實驗室負責人李文研究員告訴《科學時報》記者。
據了解,測試中心擁有各種先進的分析測試設備,主要為材料研究、材料應用與器件研究提供各種先進的分析測試和評價手段。服務范圍包括:有機物分析、無機物分析、表面形貌與微觀結構分析、光譜分析與光學性能表征、計算技術培訓等。
理化所抗菌材料檢測中心前身為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檢測室,是我國第一家獨立運行的抗菌材料及其制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中心主任季君暉研究員介紹,檢測中心主要從事抗菌產品質量標準的建立、質量檢測與評估等工作,“除了國內企業,國外家電、醫藥行業的大企業基本上都在我們中心做過檢測,主要涉及健康與微生物之間關系的研究檢測。”季君暉說。
《科學時報》 (2009-6-16 A1 要聞)
更多閱讀
2023年福建省(不含廈門)共7195家企業獲得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編號,較去年增加932家。入庫企業科技人員占比24.4%,R&D投入強度8.9%,共獲得I類知識產權6934件、Ⅱ類知識產權1......
甘肅臨夏州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后,青海省科技廳黨組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發揮科技職能和技術力量優勢,有序有力開......
12月27日,中國科學院召開2023年度科技幫扶工作總結交流會議。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周琪出席會議并講話。院幫扶辦介紹了2023年中國科學院科技幫扶工作整體推進情況和2024年工作考慮;相關院屬......
科技創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個“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2023年,我國科技事業收獲豐碩成果。這一年,大飛機C919完成首次商業載客飛行,國產大型郵輪制造實現“零的突破”,全球首顆......
各有關單位:為加強企業梯隊建設,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我局會同市工商聯組織開展了2023年北京市隱形冠軍企業的征集和認定工作。經企業申報、審查和評審,現將擬認定的2023年北京市隱形冠軍企業名單予以公示......
A股終于“吃到瓜”了。最近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刷屏,A股并未映射太多交易機會。昨晚,俞敏洪表示,董宇輝即將成立獨立工作室開展文旅等業務。今天上午,餐飲旅游板塊爆發,領漲A股,曲江文旅、西安旅游等個股......
根據往年經驗,一年一度的中科院預警期刊名單即將發布,官方回復也說明如此,最新名單將在明年1月份發布,即2周之后。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單尤其讓人關注......回顧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至今已發布三......
根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公眾號消息,從2023年開始,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不再統計撤稿論文的引用數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每年定期更新期刊影響力數據,年度發布。征訂單位用戶可......
2023年12月11日,三亞——近日,賦能科技進步的全球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與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在三亞崖州灣深海科技城簽署協議,共同建設“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生物科技創新實驗室共......
在當今不斷擴大的全球市場中,儀器公司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由于有很多參與者爭奪前列,要了解誰是表現最佳的公司可能是具有挑戰性的。因此,我們編制了一份全球前20家上市儀器公司收入排名的列表,以幫助您及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