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4-01-16 09:41 原文鏈接: 植物所發現四吡咯合成酶參與RNA編輯新機制

      四吡咯代謝途徑廣泛存在于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如人體內的血紅素以及植物的葉綠素都經該途徑合成,對包括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內的生命活動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RNA編輯是真核生物的一種重要調控方式,可在基因序列不變的情況下產生蛋白質的多樣性。之前,人們尚不清楚四吡咯代謝途徑與RNA編輯兩個迥然不同的過程之間存在的聯系。

      林榮呈研究組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及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科研人員合作,以模式植物擬南芥為研究對象,對四吡咯代謝途徑中的原卟啉原氧化酶(PPO1)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發現,編碼PPO1的基因缺失使葉綠素含量明顯降低,并且葉綠體內18個RNA編輯位點(已知共有34個位點)的編輯效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從而導致參與光合作用循環電子傳遞的NDH復合物缺失及其功能喪失。科研人員通過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等手段進一步研究發現,PPO1能夠通過其中22個氨基酸與葉綠體定位的MORF家族蛋白相互結合,起到穩定MORF蛋白的作用。而MORF蛋白又與能識別RNA編輯位點的特定PPR蛋白形成復合體,該復合體可以結合到需要編輯的RNA位點上,最終實現RNA編輯,意味著RNA編輯需要多種不同性質的蛋白協同來發揮作用。

      研究首次發現四吡咯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酶參與RNA編輯,不僅拓展了人們對四吡咯合成酶功能多樣性的認識,而且揭示了RNA編輯機制的復雜性。研究同時暗示四吡咯合成酶在進化過程中既有保守的催化功能,又可衍生出其它的生物學功能。

      1月13日,研究結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以Tetrapyrrole biosynthetic enzyme protoporphyrinogen IX oxidase 1 is required for plastid RNA editing為題,報道了植物四吡咯合成酶PPO1在核糖核酸(RNA)編輯中的新功能和作用機制。研究組博士研究生張帆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林榮呈為通訊作者。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百人計劃項目資助。

      

    PPO1與MORF蛋白互作對葉綠體RNA進行編輯。(A)擬南芥ppo1突變體表現型;(B)ppo1突變使NDH復合物亞基缺失;(C)PPO1與MORF蛋白相互作用;(D)PPO1不同突變對RNA編輯的影響。

    相關文章

    科研人員開發出高效植物mRNA遞送系統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

    印遇龍等:基因編輯并不違背自然選擇規律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動物基因編輯產業促進”倡議書》發布

    近日,第二屆(2024)動物基因編輯抗病育種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現場。主辦方供圖研討會上,《“動物基因編輯產業促進”倡議書》發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

    人工智能設計的基因編輯工具來了

    在不斷探索以前未知的CRISPR基因編輯系統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從溫泉、泥炭沼澤、糞便甚至酸奶中搜尋各種微生物。現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進步,他們可能只需按一下按鈕就可以設計出這些系統。據《自然》報道......

    邁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編輯技術方興未艾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時間宣布,批準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療12歲及以上鐮狀細胞貧血病患者。這是FDA批準的首款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而11......

    遺傳發育所玉米籽粒發育機制研究獲進展

    RNA編輯廣泛存在于植物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RNA編輯作為一種RNA轉錄后加工機制,對于調控基因表達具有重要意義。RNAC-U的編輯是胞嘧啶(C)經過脫氨轉變為尿嘧啶(U)的過程。在此過程中,PPR(......

    連Science編輯都幫忙“插隊”,“拉索”再發重磅

    兩個多月前的3月29日凌晨兩點,全球科學家正在狂歡,慶祝他們聯手研究了一顆大質量恒星死亡瞬間產生的“史上最亮”伽馬射線暴(GRB221009A)。此時,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

    通過計算模型預測先導編輯效率及脫靶率,拓展應用前景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自問世以來,就展現出無可比擬的優勢,并深刻改變了基因編輯領域乃至整個生命科學的研究模式。近年來,基于CRISPR系統開發的先導編輯(PrimeEditing,PE)引起科學家們......

    首款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距美國上市咫尺之遙

    4月3日,VertexPharmaceuticals(Nasdaq:VRTX)和CRISPRTherapeutics(Nasdaq:CRSP)宣布完成了examglogeneautotemcel(ex......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提出“化學剪刀”編輯層狀材料結構策略

    3月17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先進能源材料工程實驗室黃慶研究員等人在國際學術雜志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Chemicalscissor-mediatedstructuraledit......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