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數字地球重點實驗室數字農業研究室研究員吳炳方所帶領的科研團隊首次面向全球發布《全球農情遙感速報(中英雙語版)》。該報告評估了全球糧食主產區和主要產糧國2012-2013年小麥、玉米、大豆與水稻的產量,并對糧食主產區與主產國的環境和生產要素進行了細致分析。未來,全球農情遙感速報系統將面向全球同步發布中、英文季報。
《全球農情遙感速報(中英雙語版)》的首次發布,為全球與各國糧食貿易提供了重要而透明的農情信息,標志著中國成為少數幾個開展全球農情遙感監測的國家,有利于加強全球糧食安全合作。
2011年,20國集團(G20)成員發起全球農業監測計劃(GeoGLAM),致力于增強全球糧食與大豆信息的透明性。最新的《全球農情遙感速報》是GeoGLAM計劃的一部分,也是中國對G20農業市場信息系統做出的首次系統、全面的貢獻。
糧食的生產者與消費者都需要及時準確地了解糧食產量信息。當前,只有少數國際組織與國家開展全球農情監測與分析,報告將增加全球農情信息的可靠性與透明性,為全球各國提供另一個獨立的信息獲取途徑。與國際同類監測系統相比,全球農情遙感速報系統主要采用遙感數據進行評估。在此次發布的報告中,充分利用了國產風云(FY-2/3)氣象衛星與環境一號衛星(HJ-1)遙感數據,凝聚了農情監測課題組多年自主創新的監測方法。
吳炳方科研團隊自主研發了一系列的定量與定性的作物監測指標與產量估算模型,其中部分指標首次用于全球評估。如本次速報首次在不同的空間尺度上開展了定量的環境因子定量分析。全球農情遙感速報系統在監測全球糧食生產形勢的同時,更關注全球糧食安全,這是此次監測范圍擴展至全球主產國之外其他國的重要原因,如非洲的4個人口最為稠密的國家。
全球農情遙感速報系統致力于提供準確與及時的全球糧食產量信息,力圖為中國政府與國內用戶提供獨立的監測信息,也愿意為眾多的依賴糧食進口的貧困國家提供農情監測服務。這些國家目前還沒有能力開發與運行先進的農情監測系統。
吳炳方科研團隊從事農情遙感監測工作近20年,開發研制了全球農情遙感速報系統。該系統是基于遙感和地面觀測數據建立的一個獨立評估國家及全球尺度的作物長勢、產量及其相關信息的農情監測系統。經過多年的運行、開發和升級,逐漸形成了兼顧中國農業種植特點與全球主要產糧國種植模式的農情遙感監測技術體系以及規范化、系統化的運行流程,是國際上領先的三大農情遙感監測系統之一。作為該系統的重要成果,15年來累計發布中文版《全球農情遙感速報》90期,監測精度在95%以上,年度間的相對誤差在1%以內,為國家有關部門的糧情判斷、糧食調控等科學決策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的依據。監測結果也得到了聯合國糧農組織、地球觀測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的關注與認可。
中國作物長勢圖
北美洲休耕地與耕作農田分布圖
南美洲作物復種指數圖
南亞與東南亞潛在生物量距平圖
歐洲中部和俄羅斯西部植被健康指數距平聚類圖
全球農業生態區溫度指標圖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簡稱北斗)是中國自主研制的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我國很難在全球布設地面......
9月9日在長沙舉行的2024互聯網岳麓峰會上,發布了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一周年成果報告。長沙發布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周年成果。主辦方供圖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表示,去年的互聯網岳麓峰會提出把長沙打造成......
·鑒偽技術開發需要跨學科合作,當前的鑒偽技術以軟件算法為主,未來將走向軟硬一體。大模型興起為深度偽造帶來土壤,業界呼吁跨學科聯合攻堅鑒偽技術。在大模型時代,人工智能合成語音與真實語音之間的界限變得越發......
4月23日,《綠色與智能礦業工程(英文)》創刊發布會在北京舉辦。該活動由北京科技大學期刊中心和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主辦。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期刊創刊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蔡美峰,顧問委員、中國工程院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0158.shtm記者4月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骨科、老年骨關節疾病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
2023年年底,MedtechInsight發布了2024全球醫療器械100強榜單,對全球頭部醫療器械企業從多個不同維度進行了排名,其中也包括IVD。本文數據主要來自MedtechInsight,只對......
12月20日,世貿組織電子商務談判召集方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發布新聞稿及三方部長聲明,宣布包括中美歐在內的90個世貿組織成員實質性結束部分全球數字貿易規則談判,并呼吁參加方盡快在2024年全面結束談......
導讀“我們需要展示國際社會能夠傳遞并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保持1.5°C在可觸及的范圍內。”COP28主席蘇丹·阿爾·賈比爾,2023年10月30日。在1.5°C之前,曾有2°C。1995年,政府間氣候......
盡管過去30年間取得了重大進展,外科研究仍局限于比較一種技術與另一種技術益處上。近日,英國國家健康與保健研究所的專家在《柳葉刀》上發表評論,提出了3個外科領域需優先關注的挑戰。第一,必須將醫療可及性、......
2月15日上午,由自然資源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青島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我國首個“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在青島正式揭牌,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同時啟用,標志著聯合國“海洋十年”協作中心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