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南方電網貴州遵義電網覆蓋的774萬人口中,84%人口零散地分布于農村,之前由于網點少,有些村民甚至要走幾十里的山路才能繳電費。“繳電費遠、繳電費難,路費更比電費貴”成為村民生活中的一大難題。

      2010年,遵義供電局與當地有關部門攜手構建“村電共建”服務模式,在交通不便的偏遠村寨,設立“村電共建”服務窗口,讓廣大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辦理電費繳納、業務咨詢、故障報修等服務。

      2010年12月8日,第一個“村電共建”服務窗口在遵義仁懷市魯班鎮尚禮村正式落戶。村支書徐富權算了一筆賬,“村電共建”實施以前,村民從家到供電所繳費平均距離約為8.2公里,每次繳費平均往返路費約10元,誤工費約15元,常常出現路費比電費貴的情況。

      “現在,‘村電共建’服務窗口距離自己家也就幾百米,不光能繳費,用電上有點啥事,也隨時可以找他們解決,很方便。”尚禮村村民杜祥貴發出感慨。

      試點初見成效,遵義供電局進一步對人員培訓、服務流程、服務行為、業務范疇、職責要求等進行統一規范,并在遵義網區的13個縣市按照“窗口建設一體化、工作標準一體化”的統一模式進行推廣。

      截至2013年4月,遵義供電局共建成“村電共建”服務點284個,直接服務38.46萬戶農村家庭。按每月為每戶節約25元計算,可為村民節約費用約962萬元。

      貴州電網公司總經理唐廣學說,“村電共建”是央企關注民生,服務、支持“三農”工作的又一創新舉措,改善了農村用電環境,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公司將把它作為為民服務的一項長效機制,實實在在做下去。

      “哪里用電‘卡脖子’、哪里需要抗旱抽水、哪里新建了農家樂、哪里計劃建設加工廠……”在黔北大山深處,“村電共建”點成為第一時間獲知群眾用電需求、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的“前沿哨”。

      遵義市湄潭縣是全國著名的產茶大縣,全縣個體茶葉加工戶達407家。每到采茶制茶時節,“村電共建”點上的工作人員就會到各個廠為制茶設備進行“體檢”。 “制茶機器可以正常運轉,每天采收下來的茶葉都能得到及時加工,我們可以安心種好茶、做好茶了。”湄潭縣龍鳳村紅茶制茶廠負責人艾興華說起“村電共建”點的設立,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隨著共建點功能的日益完善,服務站逐漸成為村民與供電人情感紐帶的“連心橋”。2011年,遵義供電局陸續在各“村電共建”服務點開展“南網連心橋”活動,免費上門為空心家庭及困難家庭提供裝表接電、隱患排查等服務;成立“南網使者”志愿者服務隊,深入山區學校,向留守兒童贈送書籍和學習用具;在共建點設立免費視頻聊天站,讓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與遠在他鄉的親人進行視頻交流。

      據介紹,今年遵義供電局將繼續新建130個共建點,預計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蓋全市偏遠客戶的服務網絡。

    相關文章

    電網故障?找“貼身保鏢”

    “我們把它稱為電網的‘貼身保鏢’,這個‘保鏢’的動作既要準、又要快。”近日,在南京舉行的全省科技獎勵大會上,南瑞集團電網應用研發中心副主任吳通華,憑借著在大電網繼電保護領域的創新成果,榮獲2021年度......

    高文:像建立電網般建設國家算力網

    ·中國已成為世界算力發展漲幅的領跑者。算力不僅僅和GDP有關,它也帶來了科學創新模式的新突破。·展望中國算力網的建設,要像建立電網一樣建設國家算力網,像運營互聯網一樣運營算力網,用戶也可以像用電一樣使......

    兩會簡訊|數字電網應為重要基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支撐,數字電網對實現能源......

    柔性直流海上風電項目首批機組正式并網發電

    11月8日20時08分,在江蘇如東海域離岸直線距離約50公里的海面上,隨著7號風電機組葉輪緩緩轉動,三峽集團江蘇如東海上風電項目首臺機組正式向江蘇電網送電,標志著我國首個柔性直流海上風電項目首批機組成......

    研究在智能電網數據分析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智能電網數據分析領域取得新進展,提出了一種用于智能電網數據分析的單分類支持向量機異常數據檢測模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IEEEAccess上。沈陽自動化所智能電......

    研究顯示氣候對電網影響微弱

    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研究氣候變化對天氣依賴型電力系統影響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線希望:即使氣溫和海平面可能會升高,但在那些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較多的國家,照明(甚至空調)系統仍能繼續工作。這項日前發表于《焦耳》的研......

    摘得今年國家科技大獎的成果如何賦能百姓生活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月8日在京舉行。無苦味黃瓜培育、電網山火災害帶電防治、水力式升船機……這些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獲獎科研成果突破了哪些技術難題,又將如何影響和改變現實生產生活?圖片來源于網絡基因研......

    “電網側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的關鍵技術”項目驗收

    近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電網側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的關鍵技術”通過了科技部高新司組織的專家驗收。該項目以電網側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為研究目標,突破了熱網、電網聯合運行,高壓電制熱儲熱......

    “智能電網”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座談會在京召開

    為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近日,在科技部召開了“智能電網”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大項目座談會。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并主持會議。科技部副部長李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趙憲......

    新型液流電池或成電網設施標配

    美國科研人員日前在《美國化學學會·能源通訊》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研發出一種新型液流電池,可通過溶解在中性ph值水中的有機分子來存儲電能。這項成果使無毒、無腐蝕性且使用壽命超長的電池成為可能,并有望大幅降......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