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生命支持
開放氣道:一旦確診心臟驟停,確認現場安全,就地進行心肺復蘇,同時呼救。
人工呼吸:迅速確定呼吸是否停止。如無自主呼吸,即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胸外按壓:檢查頸動脈搏動,如動脈搏動消失,立即胸外按壓。成人按壓胸骨的幅度至少為5cm,但不超過6cm。兒童和嬰兒的按壓幅度至少為胸部前后徑的1/3(兒童約5cm,嬰兒約4cm)。按壓頻率約100~120次/分左右,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處。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同時進行:如一人進行心肺復蘇時,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之比約為30∶2。
(2)高級基本生命支持
盡早應用簡易人工呼吸器:經面罩加壓給氧并準備氣管插管、簡易呼吸器和呼吸機。
建立靜脈通路:及時輸注各種搶救藥物。一些患者因周圍靜脈塌陷而穿刺難以成功,可選用骨髓腔穿刺、頸外靜脈或股靜脈插管。有些藥物如利多卡因、阿托品和腎上腺素等可經氣管套管內滴入。
盡早心電監護和心電圖檢查。
必要時盡早電復律或電除顫治療。
(3)復蘇后處理
心肺復蘇后需要維持有效的循環和呼吸,防治腦缺氧和腦水腫。
如有血壓下降,除對癥治療外應分析原因,予以正確的治療。
有條件者宜行血液動力學監測,以指導用藥。
對難治性休克,應注意有無心肺復蘇后的其他并發癥,如氣胸、心包填塞或腹腔臟器損傷等。
如發生左心功能不全,酌予強心、利尿和擴血管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