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3-02-26 09:25 原文鏈接: 中國200城55%地下水質差污染致癌高發牛羊絕育

      日前山東濰坊被疑有企業往深層地下排污的消息,引發了公眾對地下水現狀的關注和憂慮。

      在多種污染源作用下,我國淺層地下水污染嚴重且污染速度快。2011年,全國200個城市地下水質監測中,“較差―極差”水質比例55%,并且與一年前比15.2%的監測點水質在變差。

      根據國土資源部十年前的調查,197萬平方公里的平原區,淺層地下水已不能飲用的面積達六成。f

      地下水形勢已刻不容緩。按環保部等部門制定的規劃,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實現全面監控。

      山東濰坊地下排污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中。

      在傳出有工廠將污水通過高壓井排到1000多米地下的消息后,濰坊市稱未排查到相關問題,并懸賞10萬元征集線索。

      2月21日,濰坊對媒體稱尚未發現有價值的舉報線索。而事件仍進一步發酵。網絡上關于地下排污線索也不斷涌現。媒體日前又曝出,濰坊下轄的壽光市存在打井排污現象,當地一個工業園區普遍存在地下排污。

      環保機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22日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認為,有關部門不必糾纏“1000米”的字眼,民眾對地下水污染的焦慮,折射的是地下水嚴重污染的現狀。

      民間環保組織“未來綠色青年領袖協會”的理事長趙亮昨天告訴記者,他們在海河流域做環境調查,發現已經難以找到一條干凈的河流。污染的河流會滲入地下水源。而各地企業利用滲坑、滲井排污也已近20年。

      2011年發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下稱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初步判斷我國地下水污染正在由點狀、條帶狀向面上擴散,由淺層向深層滲透,由城市向周邊蔓延。

      嚴峻現狀

      200城市五成地下水質差

      “這里沒有污水處理廠,沒有環保監管,有的是祖輩飲用地下水的傳統!”趙亮對地下污染威脅農村飲水安全的狀況,非常擔憂。

      清澈的小河,透亮的井水,已成為記憶。趙亮2012年7月在對海河流域調查時,發現村民大都被迫放棄了飲用井水。

      2000年-2002年國土資源部進行了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按照《地下水質量標準》,37%已是不能飲用的Ⅳ類、Ⅴ類水。

      2011年,全國共200個城市開展了地下水質監測,其中“較差―極差”水質監測點比例為55%。與2010年相比,15.2%的監測點水質在變差。

      在地表水資源不足,且部分污染嚴重的情況下,地下水曾被認為是清潔穩定水源。

      根據《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09年中國地下水開采總量1098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18%。在全國655個城市中,400多個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約占城市總數的61%。

      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地下水。

      在沒有新水源的情況下,失去了地下水,也就意味著生存危機。

      多種源頭

      平原地下優質水僅4.98%

      2月18日晚,中國青年報記者丁先明在山東茌平縣干韓村采訪,村民十多米深的自備井,打上來的水發黃,水面有薄薄油花。村民不敢再飲地下水。

      干韓村東南角,500多畝土地,被一家鋁電企業用于污染性廢渣赤泥。

      近些年,很多平原農村地區井水變味、變色的新聞,屢見于報端。

      農村水井主要抽取淺層地下水,而地表水可直接滲入淺層,受污染侵害最為嚴重。根據2001-2002年國土資源部第二輪地下水資源調查,在197萬平方公里的平原區中,淺層地下水Ⅰ類和Ⅱ類水質分布僅為4.98%,已不能飲用的Ⅳ、Ⅴ類面積高達59.49%。

      2012年7月,趙亮在河北霸州調查時,很多村民把污染源指向當地的一些軋鋼廠。許多年來,城鎮、城郊和農村的一些工業企業用滲坑、滲井和縫隙排放廢水,對地下水的污染非常嚴重。

      城市也是污染的源頭之一。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但處理能力不足,甚至市政管網滲漏,都會造成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也在農村發生著。過量使用化肥農藥,用城市污水灌溉等,都讓土壤受到污染,形成最大的面狀污染源。

      而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會直接滲透到地下水源。

      相對于淺層地下水,深層地下水質量要優良,這也是很多城市用水的主要來源。但一些地帶的隔水層很薄,甚至開了天窗,使已受污染的淺層水進入到深層水。

      危害顯現

      污染致飲用水危機

      一份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國癌癥村地圖”正在互聯網上被關注,村子數量被認為超過200個。

      環保部2月20日發布《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稱個別地方因環境污染出現癌癥村。

      此前,地下水污染導致癌癥高發甚至牛羊絕育的報道,在諸多地區出現。

      在一些地區,污染已危及公共用水安全。

      據國土資源部網站資料,遼寧海城市污水排放造成地下水大面積污染,附近一個村160人因水而亡;由于地下水的嚴重污染,淄博日供水量51萬立方米的大型水源地面臨報廢。即使是北京,淺層地下水中也普遍檢測出了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物質。這些“三致”有機物在我國東部其他城市和地區,很可能同樣存在。

      地下水污染隱蔽難以監測,發現時往往已造成嚴重的后果。根據2000年-2002年國土資源部的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全國195個城市監測結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污染趨勢加重;北方17個省會城市中16個污染趨勢加重,南方14個省會城市中3個污染趨勢加重。

      宣戰污染

      欲全面監控典型污染源

      “我們的情況很嚴峻,這是一個機會,希望不要再錯過。”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希望這次濰坊排污事件引發的關注,能夠推動整體環境制度的完善。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介紹,類似地下水污染問題,上世紀五十年代日本、美國也遇到。當時這些國家都提高了排放標準等。不過污染得到緩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工業化完成后的產業轉移,很多污染源消失。而中國還處于工業化進程中,污染源難以消除。

      馬中介紹,地下水雖屬可再生資源,但地下水更新和自凈非常緩慢,一旦被污染,所造成的環境與生態破壞,往往長時間難以逆轉。

      人類還沒有找到一個十分有效的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技術。無法承受的治理成本也使得地下水污染陷入困局。有報道稱,上世紀80年代,日本測算治理地下水污染需要800萬億美元,只好扼腕嘆息。

      2011年,環保部、國土部與水利部聯合公布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中,預計2015年年底前,中國將完成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和評估工作。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實現全面監控,地下水污染防治體系基本建成。

    相關文章

    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實施取用水領域信用評價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水務)廳(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水利部各流域管理機構及相關直屬單位:取用水領域信用評價是加強取用水監管、規范取用水......

    中國工程院“我國高水效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通過結題驗收

    2024年5月11日,由康紹忠院士主持的“我國高水效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驗收會在新疆阿拉爾市召開。驗收組由陳學庚、尹飛虎、鄧銘江院士及相關業務和財務專家共10人組成。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共計30余人......

    江西規范管理1375臺套污染源水質自動采樣系統

    日前,記者從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江西省《污染源水質自動采樣系統技術規范》即將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江西省范圍內污染源水質自動采樣系統建設、驗收、運行及水樣有效判別的推薦性地方標準,也是全國首......

    水利領域院士專家齊聚武漢,共謀全國重點實驗室未來發展

    近日,水資源工程與調度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20年暨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舉行。本次會議旨在回顧實驗室二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總結成果,展望未來,推動實驗室在新時代背景下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為水......

    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表《2022年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這份對全球水資源進行廣泛評估的報告指出,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水文循環正在失去平衡。報告指出,2022年期間,全球......

    兩部門:加大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力度

    中新經緯7月1日電據“中國水利”微信號1日消息,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進一步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近日,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寧夏:科技賦能,“治水”變“智水”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均水資源量是我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做好水治理文章是永恒主題。然而,從“治水”到“智水”的進程中,諸多技術瓶頸令人棘手。何以破題?唯有科技。錨定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聯合國水事會議開幕古特雷斯:水資源正處于重重問題

    當地時間3月22日,聯合國水事會議開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開幕辭中表示,“水資源正處于重重問題中”。古特雷斯表示,人類正在通過過度消費、不可持續利用及全球變暖,加速消耗水資源這一“人類命脈”。古特......

    陳亞寧:塔克拉瑪干沙漠為何出現眾多“湖泊”

    不久前,“塔克拉瑪干沙漠出現眾多湖泊”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輿論熱議。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在水資源利用方面帶給人們哪些思考?為此,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陳亞寧。陳亞寧介紹,......

    管好水資源,仍需加大科學研究

    近日,水利部制定發布《2022年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提出加快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推動以可用水量確定經濟社會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推進河湖生態環境復蘇與地下水超采治理,提高水資......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