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數小時至數天、數周。多急性起病,少數起病較緩慢。臨床表現輕重不一,以胃腸道癥狀最突出,出現納差、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可伴里急后重,腹瀉次數可多至十幾、二十多次,甚至不計其數,糞便呈水樣便、黏液便、膿血便,分泌性腹瀉一般不出現腹痛,侵襲性腹瀉多出現腹痛。常伴畏寒、發熱、乏力、頭暈等表現,病情嚴重者,因大量丟失水分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病程為數天至1~2周,常為自限性,少數可復發。不同細菌所致腹瀉的臨床類型不同,現將常見類型分述如下:
1.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
往往急性起病,輕者水樣瀉,典型者突起劇烈腹痛、水樣便,數天后出現血性便,發生腹痛、腹瀉、低熱或不發熱。
2.耶爾森菌感染
嬰幼兒及兒童胃腸炎癥狀突出,成人以腸炎為主。起病急,以發熱、腹瀉、腹痛為主要表現,熱程多為2~3天,腹瀉一般1~2天,重者達1~2周,糞便多水樣,帶黏液,可有膿血便,腹痛常見,可局限在右下腹,并且伴肌緊張和反跳痛。
3.變形桿菌感染
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多種感染,如化膿性感染、尿路感染、胃腸炎、急性胃炎、心內膜炎、敗血癥等。主要表現為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腹痛部位在上腹和臍周,腹瀉輕者每日數次,重者20~30次。
4.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大多數表現為輕到中度水樣腹瀉、發熱、腹脹、下腹或全腹散在痙攣性疼痛。嚴重者也見黏液便,血便少見,嚴重的并發證有脫水、低蛋白血癥、電解質紊亂、腸麻痹和腸穿孔。
5.旅游者腹瀉
通常情況下該病起病較急(數小時至數天),約40%的旅游者腹瀉患者癥狀輕微,重者出現明顯腹瀉癥狀,伴有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以及發熱等癥狀。
6.AIDS相關性腹瀉
腹瀉常是AIDS的首發癥狀和死亡原因,患者常伴有發熱、周身不適、惡心、嘔吐、厭食和體重下降等癥狀。急性腹瀉的病程一般不超過兩周,慢性腹瀉通常持續數周或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