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本身臨床表現無特殊,主要是原發病相應表現或血尿相關伴隨癥狀。
病史
① 有無前驅感染及時間關系,如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常有較明確的前驅病史,于感染后10~14 d出現血尿;而IgA腎病,呼吸道癥狀與血尿幾乎同時發生,一般不超過3 d。② 近期有無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磺胺類等藥物史。③ 有無外傷史。④ 有無與鼠類接觸史,對流行性出血熱診斷極為重要。⑤ 有皮膚紫癜史支持紫癜性腎炎。⑥ 有肝炎病史者要除外肝炎相關性腎炎。⑦ 家族中有無血尿、腎衰、耳聾、眼疾患者,為遺傳性腎炎、 家族性良性血尿提供線索。⑧ 家族中出血史對血友病診斷有幫助。
伴隨癥狀
① 明顯的尿路刺激癥狀多見于泌尿系統感染(但小嬰兒可僅有發熱、拒食、哭鬧及體重不增等),其次要注意除外腎結核累及下泌尿道、高鈣尿癥。② 腎區絞痛要考慮泌尿系結石。③ 瘦長體型有時左側腹痛和腰痛者,要考慮特發性腎出血。④腎區腫塊要考慮腎臟腫瘤、多囊腎、腎積水等。⑤ 肝脾腫大、角膜K-F環者要考慮肝豆狀核變性。⑥ 有全身多系統損害者要考慮系統性紅斑狼瘡等。⑦ 伴有不明原因發熱、消瘦、貧血及咯血者應疑為肺出血腎炎綜合征。⑧ 發熱伴面、頸、上胸部潮紅,并漸出現皮膚出血點、低血壓、休克、少尿應考慮流行性出血熱。⑨ 有胃腸炎表現,隨后出現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者要考慮溶血尿毒綜合征。⑩ 伴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要考慮腎小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