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病屬于 “胃脘痛“、“肝胃氣痛“、“心痛“、“吞酸“等范疇。民間多稱為“心口痛“、“胃氣痛“、“胃痛“、“饑飽癆“等。
潰瘍病以反復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為臨床特點,常伴有暖氣、返酸、灼熱、嘈雜等感覺,甚至還有惡心、嘔吐、嘔血、便血。在胃腸局部有圓形、橢圓形慢性潰瘍。
1.龕影為潰瘍病的直接征象。切線位,龕影凸出于胃內壁輪廓之處,呈乳頭狀或半圓形;正位,龕影為圓形或橢圓形,其邊緣光滑整齊。
2.龕影周圍粘膜紋:切線位,龕影與胃交界處顯示1~2mm的透明細線影,見于龕影的上緣或下緣,或龕影的整個邊緣。
3.“狹頸征”:切線位,龕影口部與胃腔交界處有約0.5~1cm一段狹于龕影的口徑,稱為“狹頸征”。
4.“項圈征”:在龕影口部有一邊緣光滑細線狀密度減低區,如頸部戴的項圈。
5.龕影周圍的“日暈征”:正位,龕影周圍有寬窄不一致的透亮帶,邊緣光滑。
6.以龕影為中心的粘膜皺襞糾集;呈放射狀分布,其外圍逐漸變細消失,為慢性潰瘍的另一征象。
7.潰瘍病的其他X線征象:
(1)胃大彎側指狀切跡;(2)胃小彎側縮短;(3)胃角切跡增寬;(4)幽門管狹窄性梗阻,胃內滯留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