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3-01-14 13:41 原文鏈接: 工業綠色發展有四大突破點節能減排將法制化

        未來的競爭將是能源利用效率的競爭,誰掌握了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誰就有了發展權,誰就搶占了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我們的工業文明正處在十字路口……人為原因造成的氣候變化正醞釀著一場巨大的全球危機。”美國學者杰里夫?里夫金在其新著《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開篇就預測當下的工業發展模式將走向終結,并宣告以互聯網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勃興。

      幾乎同時,中國政府出臺了《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要求堅持把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以下簡稱“兩型”)工業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日前,在國有骨干企業領導人工業轉型研討班上,《t望》新聞周刊了解到,如何實現工業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高層對未來競爭力提升最為關注的研究課題。

      授課專家和學員一致認為,節能減排重點在工業,難點也在工業,推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是實施綠色增長戰略的重要途徑,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具體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推廣先進節能減排技術,加快推動資源利用方式向綠色低碳、清潔安全轉變。”

      綠色壁壘倒逼轉型

      “能源資源形勢的緊張和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是中國工業化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只有大力推進工業領域節能減排,才能緩解工業發展與能源資源環境的沖突矛盾。”這是學員們一個共同的觀點,在當下中國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階段,資源需求量進入了一個飛速上升的時期。

      其中一位授課專家告訴本刊記者,“13億人進入工業化中后期所消耗的資源,即使是使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規模也是前所未有的。”來自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能源消費量高達34.8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7.1%,已占世界總能耗的20.3%。而且,“十二五”期間工業發展任務仍很重,資源需求還將不斷增加,產業結構偏重趨勢還在延續,工業發展的資源、能源強度仍處于高位。

      高能耗的同時是資源產出和利用效率的低下,目前,中國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發達國家的3~4倍。授課專家之一、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介紹說,“我們消耗了世界45%的鋼、46%的煤炭、50%的水泥、11%的石油,創造了世界9.5%的GDP。”

      來自工信部的一位官員指出,近年來“血鉛”、鉻渣等污染事件頻發,表明工業發展在常規污染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的同時又面臨非常規污染、重金屬污染,環境風險進一步加劇,“改變我國工業增長過分依賴物質資源投入、不計環境成本和生態代價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必須加快工業向節約、清潔、低碳、高效生產方式轉變。”

      部分學員還從國際視角分析,推進節能減排、促進綠色發展是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新趨勢,“中國制造業總體上處于價值鏈中低端,長期依賴低成本比較優勢,資源能源消耗占成本比重過大,環境成本內部化又相對不足。在國內主要原材料價格逐漸與國際市場接軌,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的情況下,中國傳統比較優勢正趨于減弱,迫切需要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降低消耗,提高產品競爭力。”

      這一視角的背景是,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紛紛提出“低碳經濟”、“綠色發展”理念,以能耗、環保及低碳等標準為技術壁壘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強,中國工業品出口面臨壓力加大。因此,適應國際產業和貿易發展的新趨勢,提高工業競爭力,對工業節能減排、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大突破點

      授課者和學員們認為,促進工業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增強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具體努力方向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尋求突破:

      其一,大力推進工業節能降耗。節能降耗被認為是促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最主要支撐。“十一五”在此方面的進展已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從2005年的2.59噸標準煤下降到2010年的1.91噸標準煤,5年累計下降26%,實現節能量6.3億噸標準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11.4%的工業增長。

      “十二五”期間,工業節能降耗主要以提升工業能源利用效率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堅持突出重點與全面推進相結合,堅持過程節能與產品節能相結合,堅持優化存量與控制增量相結合,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其二,促進工業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措施,也是世界各國推進工業可持續發展所采取的一項基本策略。就當下國內工業發展現狀而言,推進清潔生產需要在清潔生產審核、清潔生產技術水平、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和園區、產品生態設計等方面著力突破。

      本刊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間,相關部門將圍繞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及重金屬污染防控要求,綜合分析工業行業污染物排放水平和清潔生產成熟技術發展現狀,實施汞、鉻、鉛氨氮、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減等七項重點工程。

      其三,力爭在循環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突破。循環經濟是促進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建設“兩型”工業體系的重要保障。為此,“十二五”期間,要以提高資源產出率為核心,重點推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規模化高值利用、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加強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實施循環經濟重大技術示范工程和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五大任務。

      其四,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工業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是推進產業優化升級的有力支撐,要把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轉化成對節能環保產業的市場要求,依托國家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大力推進節能環保低碳技術、裝備及服務業發展。為此,要加大在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要增加在這兩方面技術研發的投入。

      上述授課專家說,他希望企業整合資源,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組建技術創新聯盟,加強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研發以及先進適用技術的掌握和應用,增強企業在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方面自主創新的能力。

      節能減排法制化

      “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要切實轉變發展觀念,摒棄過去那種不顧資源環境條件片面追求擴大生產能力的做法。”周長益對學員們說:“大家要樹立一種新的環保理念,那就是垃圾是扔不掉的,污染也是排不掉的;治污首先是為了企業和員工,其次才是當地群眾;企業必須擁有高于地方甚至國家的排污標準,才能穩定達標。”當然,為了保證工業綠色和低碳發展方略能夠落到實處,他認為還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

      其一,加強工業節能減排立法工作,推動工業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節水管理等法規制定,盡快形成推進工業節能減排的法制環境。譬如,要推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管理條例》立法進程,將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納入法制化軌道,研究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明確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和利用企業的責任和義務。又如,制訂《工業清潔生產審核咨詢機構管理辦法》《工業清潔生產評估管理辦法》,規范清潔生產審核服務和評估管理。

      其二,強化財政、稅收政策和金融信貸政策引導作用。把節能降耗、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等作為技術改造的重要方向,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引導作用。

      其三,強化標準支撐引領作用。健全高耗能產品(工序)能耗限額強制性標準,制定和發布超前性能耗限額標準,定期開展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探索建立基于能耗限額標準差別電價制度。推動工業節能環保標準的國際協調和統一。

      其四,加強行業準入管理制度建設。嚴格能耗、水耗、環保、綜合利用等行業準入標準,加強重點耗能、耗水、污染危害嚴重行業的準入管理。

      其五,建立健全重點行業節能減排監測和考核體系。充分發揮工業和信息化系統的特點和優勢,按照“兩化”深度融合的要求,加強能源管控、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把信息化技術應用和數字化節能減排系統建設作為降低工業發展能耗需求的重要舉措。

      其六,推進“兩型”工業的長效機制。研究制定促進“兩型”企業創建的政策措施。加快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兩型”企業創建試點。實施有利于“兩型”企業發展的稅收扶持引導政策。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培育一批示范企業,引導工業行業和大多數企業形成綠色發展的新思路,促進工業由大變強。引導銀行綠色信貸支持企業節約清潔發展,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

    相關文章

    2025年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

    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5年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情況。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1%,環比增長0.22%。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分行業看,4月份,41......

    《工業智能創新發展報告(2024—2025)》藍皮書編制啟動會召開

    2025年4月11日,《工業智能創新發展報告(2024—2025)》藍皮書編制啟動會在上海召開,圍繞藍皮書編制工作開展座談交流。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毛俊鋒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

    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將制定行業標準1800項以上

    記者8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根據日前印發的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今年將圍繞健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完善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制定行業標準1800項以上,組......

    “工業味精”突破18萬元/噸銻價能否持續“狂飆”

    突破17萬元/噸不到一周,銻價再創歷史新高。3月10日,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銻業分會(下稱“銻業分會”)消息,99.65%純度銻錠平均報價從3月6日的17萬元/噸突破至18萬元/噸。同時,海外銻價持......

    我國牽頭制定!工業過程控制的“黑匣子”有新國際標準了

    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EC63206《工業過程控制系統記錄儀試驗和性能評定》近日正式發布。該標準是當前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記錄儀標準的一次重要革新,旨在為各類記錄儀技術規范建立統一基礎,推動全球制造......

    11月工業增速穩中有升高技術制造業和產業投資表現突出

    2024年12月16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付凌暉出席會議,詳細介紹了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工業生產一直是......

    由點向面的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理論框架探析

    一、研究背景在供應鏈環境下,工業產品從生產到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的全過程需要由供應鏈網絡的成員企業共同完成,工業產品質量客觀上是由供應鏈網絡上全體成員共同保證和實現的,也就是說工業產品質量的形成和實現過程......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實現“雙碳”目標需要百萬億級別的綠色低碳投資

    12月2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2024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今后十年,是大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加快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的關......

    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鍋爐安全與節能監管工作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以視頻會議方式召開鍋爐安全節能監管模式創新座談會。會議通報了2024年鍋爐安全與節能工作進展,交流落實《鍋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創新經驗,宣貫《鍋爐安全技術規程》第1號修改單......

    一圖讀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事件應急預案(試行)》

    日前,工信部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事件應急預案(試行)》。為建立健全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事件應急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提高數據安全事件綜合應對能力,確保及時有效地控制、減輕和消除數據安全事件......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