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3月30日,在生態環境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任勇說,從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環境風險管理角度看,新污染物是指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對生態環境或人體健康存在較大風險,但尚未納入環境管理或現有管理措施不足。
什么是新污染物?“新”在哪?治理上難在哪?如何發力?在生態環境部3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任勇對新污染物治理進行了解讀。
一問:什么是新污染物?
任勇介紹,從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環境風險管理的角度看,新污染物是指那些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
這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對生態環境或者人體健康存在較大風險,但尚未納入環境管理或者現有管理措施不足。
目前,國際上廣泛關注的新污染物有四大類:一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二是內分泌干擾物,三是抗生素,四是微塑料。
二問:新污染物“新”在哪?
任勇說,新污染物之所以稱為“新”,一方面是相對于大家熟悉的,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常規污染物而言的;另一方面是新污染物種類繁多,并且還可能會持續增加。
他表示,隨著對化學物質環境和健康危害的認識不斷深入,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可能被識別出的新污染物還會持續增加。
三問:新污染物治理難在哪?
新污染物的特點決定了其治理難度。任勇表示,新污染物有五個方面的特征:一是危害比較嚴重。新污染物對器官、神經、生殖發育等方面都可能有危害,其生產和使用往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存在較大風險。
二是風險比較隱蔽。多數新污染物的短期危害不明顯,可是一旦發現其危害性時,污染物可能通過各種途徑已經進入環境中。
三是環境持久性。新污染物大多具有環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在環境中難以降解并在生態系統中易于富集,可長期蓄積在環境中和生物體內。
四是來源廣泛性。我國是化學物質生產使用大國,在產在用的有數萬種,每年還新增上千種新化學物質,其生產消費都可能存在環境排放。
五是治理復雜。對于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的新污染物,即使以低劑量排放到環境,也可能危害環境、生物和人體健康,對治理程度要求高。
他指出,新污染物涉及行業眾多,產業鏈長,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研發較難,需多部門跨領域協同治理,實施全生命周期環境風險管控。
四問:新污染物治理如何發力?
任勇介紹,新污染物治理總體思路是通過對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篩查和評估,“篩”“評”出需要重點管控的新污染物。然后對重點新污染物實行全過程管控,包括對生產使用的源頭禁限、過程減排、末端治理。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推動建立法規標準體系,加強源頭準入管理,推動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控,并積極參與全球化學品履約行動,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在他看來,開展新污染物治理是污染防治攻堅戰向縱深推進的必然結果,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進程中的內在要求。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總體要求、主要目標、行動舉措和保障措施。
我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植物葉片對大氣微塑料的吸收與積累現象在環境中廣泛存在,葉片吸收大氣微塑料是微塑料進入食物鏈和人體的重要途徑,全面認識微塑料的環境行為,對于此類新污染物的管控非常重要。這一科研成果由......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污染物協同治理和環境風險管控。從2022年起,新污染物治理連續四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新污染物對于身體健康可能造成哪些危害?可以防范嗎?新污染物治理有哪些難點?有何建議?......
2025年2月21日,由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與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環境研究合作實驗室技術交流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匯聚了來自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北京市各區縣環保局、國家地......
2024年12月8-9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新污染物治理研討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順利召開,旨在推動新污染物治理與環境風險防范,促進新污染物治理......
11月19日至20日,香山科學會議“新污染物治理的基礎研究與國家需求”學術討論會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桂斌指出,新污染物數量龐大,其健康危害目前難以準確監測和評估。江......
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新污染物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體系表(2024年版)》(完整版見附件),以供開展新污染物調查監測、監督管理等工作參考。《體系表》中主要新污染物指標對標《新污染物治理......
由天津市分析測試協會標準物質與檢測技術分會、天津市標準物質與穩定同位素標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阿爾塔)、北京國實檢測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阿爾塔有約—環境專題【新污染物:PFAS】技術研討會”已于6月......
7月2日,在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協發布2024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其中,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推薦的“對多介質環境中新污染物進行識別、溯源和健康風險管控”問題入選為......
聚焦新污染物與人類健康相關生物有害物質研究2024年5月27日,中國香港——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與香港浸會大學(簡稱“浸大”)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基于浸大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探明了微塑料與液晶單體等新污染物的微生物毒性效應。相關成果分別發表于《環境科學-納米》(E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