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鋇雙對比造影介紹:
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廣泛應用后,已使鋇餐檢查對胃癌診斷的準確率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對早期胃癌的發現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同時對胃潰瘍等的診斷也更準確了,還可應用到全消化道其它疾患的檢查。
氣鋇雙對比造影正常值:
(1) 腸曲充盈連續、均勻、粗細一致,走行自然、移動分布正常,腸腔直徑4cm。
(2) 腸管輪廓光滑柔軟。
(3) 小腸粘膜皺襞平直,等間隔,以直角橫貫腸腔。空腸皺襞間隔較緊密,回腸間隔寬,皺襞厚度小于2mm。
氣鋇雙對比造影臨床意義:
適應癥:(1) 吞咽困難或不適感。(2) 食管異物、破裂、穿孔者。(3) 明確食管腫瘤的性質、部位和范圍。(4) 了解門靜脈高壓病人有無食管靜脈曲張。(5) 食管先天性疾病。(6) 了解縱隔腫瘤、心血管疾病等對食管的壓迫。
行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時,胃處于松弛低張狀態,胃壁蠕動減弱,胃液分泌減少,有利于鋇劑附著;粘膜更易舒展,影像更為清楚,有利于發現更小的病變。目前,雖然纖維胃鏡已廣泛使用,但鋇餐檢查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診斷方法,特別是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法,可與胃鏡檢查互相補充。鋇餐檢查在確定病變的范圍、大小,病變與全胃的關系,以及外界腫物對胃壁的壓迫等方面具有獨到的優點。
氣鋇雙對比造影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禁水 12小時,即檢查前 1天晚上 8點以后須禁食 牛奶、湯、開水、等液體,但可以食用干糧。當天早上禁止食用一切食物;1 天晚上服用瀉藥 50%硫酸鎂溶液 50毫升,排盡糞便,不能有殘留。
檢查時要求:須臨床醫生全程陪同,以防病人可能出現危險。
不合宜人群:對造影劑過敏者,肝臟功能嚴重不全者。
氣鋇雙對比造影檢查過程:
(1) 坐位,口含開口器,經開口器把小腸造影專用導管(Bilbao-Dotter氏管)順咽喉部插入食道、胃,在透視下證實導管已進入胃腔后病人右側臥位,經導管引進導絲,注意導絲遠端不能越出導管頭,然后將導管進一步下送,待導管頭至胃幽門時,如導管不能順利通過幽門可以拔出導絲注入少量造影劑使幽門管開放,再順勢送入導管,亦可取左側臥位,胃內氣體聚于胃竇部使幽門管開放,再送入導管入十二指腸。注意導絲不能進入十二指腸,因此應當邊向外拔導絲,邊向前送導管,直至導管頭位于十二指腸空常曲處。
(2) 退出導絲將導管的體外部分用橡皮膏固定。
(3) 取左側臥位,在10-15分鐘內均勻地注入350-400ml 50W/V%鋇劑,注藥過程中根據情況改變體位,攝取充盈相。
(4) 鋇首抵末端回腸后注入空氣、并及時攝上腹部小腸雙重造影片。
(5) 小腸充氣量合適后(約需1000-1500ml,標志是扭曲的腸粘膜皺襞伸直),靜脈注射低張藥654-220mg。
(6) 拔出小腸導管,轉體兩次,再仰臥位攝腹中、下部片。
(7) 再分段檢查及攝片。
相關疾病
結腸炎,胃畸胎瘤,胃脂肪瘤,胃神經纖維瘤,老年人胃癌,吞咽困難,胃急性擴張,胃潰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腸結核
相關癥狀
胃熱疼痛,胃黏膜充血水腫,胃痙攣,胃寒疼痛,胃腸道功能不好,胃部隱痛,胃粘膜損傷,慢性胃痛,神經性胃痛,胃粘膜增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