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02-21 10:53 原文鏈接: 雙側上頜第一、第二前磨牙3根診療分析

     

    1.病例報告

     

    患者男,32歲,因“右上前牙牙齦腫脹1年余”來我院就診。檢查:13缺失,14烤瓷冠修復,探(-),叩(+),冷(-),松動I°,齦緣無紅腫,頰側牙齦腫脹,可捫及波動感。

     

    影像學檢查:14近中根管內見高密度根充影像,樁核冠修復,14、15根尖可見大面積稀疏區,邊界尚清(圖1~2);為明確病變范圍行CB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檢查,可見14、15根尖周稀疏區,并突入到上頜竇內,橫斷位示雙側第一、二前磨牙均為3根(圖3),牙根形態與上頜第一磨牙類似,均由腭根、近頰根、遠頰根組成。診斷:右上頜骨根尖周囊腫。治療計劃:14拔除并行腫物切除術,常規病理檢查。拔除后見14為3根(圖4)。病理報告:右上頜骨根尖周囊腫(圖5)。

     

    圖1  X線示:14根尖大面積稀疏區

     

    圖2  全口曲面斷層片示:14、15根尖大面積稀疏區

     

    圖3  CBCT橫斷位示:雙側上頜第一、二前磨牙均為3根

     

    圖4  14離體牙為3根

     

    圖5  病理檢查根尖周囊腫

     

    2.討論

     

    Chaparro等(1999)研究表明,上頜第一前磨牙單根為40%,雙根為56.7%,3根為3.3%;在3根牙中,有3個根管和3個根尖孔。Tianyy等用CBCT觀察中國人群上頜第一前磨牙時發現,有3根3根管的比例為1%;而AtiehMA報道沙特人上頜第一前磨牙3根3根管的比例為1.2%。也有文獻報道上頜第二前磨牙3根3根管的病例。上頜第一前磨牙位于牙弓的最突出處,容易發生齲損、牙頸部缺損、牙髓炎及根尖周病等,而3根3根管則增加了根管治療的難度,易遺漏根管導致殘髓炎及根管治療失敗。

     

    上頜前磨牙因鄰牙且牙周膜面積僅次于磨牙往往被選作基牙來提供固位及支持力,條件差的上頜前磨牙常需制備樁核冠來增強固位及支持力,3根3根管的上頜前磨牙也因此為修復科醫生帶來了挑戰與難題。目前,對根管形態的研究主要為:①使用離體牙制作透明牙標本;②根管治療后拍攝普通牙科CT,或使用顯微CT及螺旋CT。

     

    普通牙科CT屬二維影像存在組織結構重疊而且圖像分辨率低,容易造成根管的遺漏。而CBCT可以實現圖像的三維重建且分辨率較高(0.125mm),Matherne等報道,3名牙髓病學專家通過對72個離體牙(包括多根管)使用電荷耦合器件(CCD)、光激勵熒光板(PSP)以及CBCT判斷根管數目;結果顯示,與CBCT相比,使用CCD或PSP約40%的樣本遺漏1個甚至多個根管,可見CBCT在此類牙的診斷、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上頜前磨牙行拔除術、根管治療術以及樁核冠修復時,為降低根管治療失敗率,明確前磨牙的牙根數目及根管數目非常關鍵,CBCT在診斷此類牙牙根數目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