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氮肥是農業生產中施用最廣的肥料之一,我國氮肥用量大但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不到35%,遠低于發達國家。由于氮肥使用不合理引發的環境富營養化、地下水硝酸鹽超標等問題頻發。另外,氮肥的大量施用還導致溫室氣體N2O 大量排放而加重全球氣候變化。因此,對土壤氮素循環過程及調控機理研究一直受到國內外廣泛重視。

      土壤中氮素轉化主要是由微生物驅動的生物反應過程,其中,硝化作用是旱地土壤中氮素循環的主要過程。對硝化作用過程的研究,前期主要借助分析化學的手段,通過檢測土壤NH+4 -N、NO-3 -N 含量、硝化速率及氣體排放量的變化來反映硝化過程和環境因素變化對硝化反應的影響,但此類研究手段對于機理性的研究不能很好的給出有力、直接的判斷。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土壤分子生態研究組采集典型蔬菜土壤,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探討了氮肥在土壤中的轉化過程,從而研究硝化抑制劑DCD對氮素循環關鍵功能微生物的抑制效果及其與氮素轉化動態的聯系機制。

      結果表明,在蔬菜土壤上DCD主要抑制了氨氧化細菌的繁殖,更重要的是培養前期DCD對長期種植蔬菜土壤的amoA 數量的抑制效果高達61%—71%,而對新菜地土壤只有48%—54%。而對氨氧化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與NO-3 濃度呈很好的相關性。由此可以推斷,建立在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基礎上的蔬菜種植明顯改變了硝化微生物的組成結構,可能趨向組成單一化和氮素轉化高效化。相關研究也顯示,施加化學肥料減少了土壤中細菌群落均勻度。研究指出,長期種植蔬菜土壤氮素循環加快,氮素損失嚴重,其主要驅動因子是土壤中氮素轉化微生物組成和豐度發生了改變,結果會加快氮肥的轉化和損失。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于2012年11月出版的《生態學報》32卷第21期上。

    相關文章

    多樣化菌群共存現象有了新解釋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騰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研究成果。該研究從理論上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中廣泛存在的水平基因流動可以幫助競爭性微生物群體突破物種多樣性“極限”,促......

    安圖生物一口氣再拿16項醫療器械注冊證!

    近期,安圖生物先后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抗線粒體M2抗體IgG檢測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人CYP2......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不合格。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開展核查處置......

    新技術解讀微生物間的“談話”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搜索工具,利用由全球研究人員整理的超過6萬種微生物的數據庫,可立即將微生物與其產生的代謝物進行匹配,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相關論文5日發表在《......

    新技術解讀微生物間的“談話”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搜索工具,利用由全球研究人員整理的超過6萬種微生物的數據庫,可立即將微生物與其產生的代謝物進行匹配,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相關論文5日發表在《......

    新技術解讀微生物間的“談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287.shtm......

    這些“年貨”重金屬污染嚴重超標,快自查→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3號〕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

    改造細菌吃進塑料吐出“蜘蛛絲”

    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科學家攜手,對銅綠假單胞菌進行改造,使其能將塑料垃圾轉化為可生物降解的“蜘蛛絲”。得到的絲蛋白與蜘蛛織網用的絲相似,有望應用于紡織、醫學以及化妝品行業。這是科學家首次......

    成為酒類科技創新的引領者——五糧液深挖微生物資源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以科技創新探索產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培育新質生產力,正成為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與突破點。白酒釀造是中國傳統技藝的代表之一,近年來,五糧液系統謀劃......

    微生物變身“礦工”開采金屬

    硒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4號元素,對維持動物細胞的功能至關重要。但就像氧氣和水一樣,太高濃度的硒也會變得有毒。硒天然存在于煤炭礦床和硫化礦石中。采礦過程會產生剩余的巖石,流經這些巖石的雨水或融雪可將硒帶......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