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1-09-09 17:14 原文鏈接: 扁平苔蘚1例診斷及治療

    【一般資料】
    男性,69歲,居民

    【主訴】
    性,69歲,無業
    周身起紫紅色斑疹鱗屑伴癢2個月。

    【現病史】
    患者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周身開始出現片狀紫紅斑,部分上見少量脫屑,伴癢瘙癢。口服外用多種藥物(具體名稱不詳),未見好轉,今日來診,門診以“扁平苔蘚?”、“銀屑病?”收入院。

    【既往史】
    平素身體健康狀況差,糖尿病10年,胃癌術后4個月,化療4次。無食物藥物過敏史。

    【個人史】
    生于原籍,無冶游史,無飲酒史,無吸煙史。

    【查體】
    T:36.1℃,P:88次/分,R:20次/分,BP:139/84mmHg。發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膚粘膜無黃染,各淺表淋巴結未觸及。頭顱無畸形,雙眼瞼無水腫,結膜無充血,鞏膜無黃染,雙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耳鼻通暢無畸形,聽力正常,副鼻竇無壓痛,口唇無紫紺,咽腔無充血,雙側扁桃體無腫大。頸軟,無抵抗,甲狀腺無腫大,胸廓無畸形,語顫兩側正常,叩雙肺清音,聽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心律88次/分,律齊,各瓣膜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中腹部見一長約15厘米瘢痕,肝脾肋下未觸及,雙腎區無叩擊痛,腸鳴音正常。肛門及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及四肢無畸形,雙下肢無水腫,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皮膚所見:軀干、四肢泛發蠶豆至硬幣大小紫紅斑、斑塊,其上見少量鱗屑,部分皮疹融合成片,可見wickham紋,分布大致對稱。

    【輔助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9.01*10^9/L,中性粒百分比79.7%,血糖6.56mmol/L,甘油三酯3.11mmol/L,CRP、肝功、腎功、離子無異常。病理回報符合扁平苔蘚。

    【初步診斷】
    扁平苔蘚

    【診斷依據】
    1.皮疹為紫紅色斑疹,部分可見wickham紋。2.瘙癢明顯。3.病理檢查符合本病。

    【鑒別診斷】
    1.銀屑病,本病為紅斑基礎上銀白色鱗屑,可有薄膜現象和蠟滴現象。 2.副銀屑病,本病鱗屑菲薄,自覺癥狀輕。 3.玫瑰糠疹,有前驅癥狀,先出現母斑,皮疹沿皮紋長軸分布,有自限性。

    【診治經過】
    入院予復方甘草酸單銨s160毫克日1次靜滴,盧帕他定片10毫克早1次口服,左西替利嗪片5毫克晚1次口服,糠酸莫米松乳膏適量日1次外用,建議患者低脂肪飲食,共治療15天。患者瘙癢減輕,周身紅斑丘疹大部分消退后出院,繼續口服外用藥物治療,隨診。

    【診斷結果】
    1.扁平苔蘚2.高脂血癥

    【分析總結】
    扁平苔蘚是一種發生于皮膚、毛囊、黏膜和指甲的常見得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癥性疾病,皮損通常為紫紅色多角形瘙癢性扁平丘疹,有特征性組織病理學變化。扁平苔蘚的原發性損害是紫紅色扁平丘疹,呈多角形或類圓形,邊界清楚,表面有光澤并保留皮紋。損害密集成群或散在、局限性或泛發性分布。部分丘疹表面可見白色帶有光澤的小斑點或白***狀條紋,即wickham紋。病理上的典型表現為表皮角化過度,局灶性呈楔形顆粒層增厚,棘細胞層不規則增厚,表皮突呈鋸齒狀,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及真皮上部以淋巴細胞為主的帶狀浸潤,本病例均符合以上改變。治療上復方甘草類制劑抗炎,如病情未能控制,可予糖皮質激素口服或靜滴加強抗炎抗免疫治療。抗組胺藥物對癥止癢。外用糖皮質激素也很有效,對某些肥厚性皮損,可予強效或超強效激素,如丙酸氯倍他索、鹵米松或糠酸莫米松。對于皮疹頑固患者,還可以考慮應用阿維A治療,但本患者血脂高,且常規治療已有效,故未采用。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