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血脂異常對心血管系統具有嚴重不利影響,但只要加強預防,就可以顯著降低血脂異常發生率,進而減少其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血脂異常有效且必要的手段。主要包括合理飲食、增加有氧運動(如快步行走或慢跑等)、控制體重、戒煙限酒等。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措施不僅有助于防治血脂異常,對于降低血壓與血糖、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有重要作用。
人體內的膽固醇主要來自于兩種途徑,即體內合成與飲食攝入。因此,通過合理飲食減少膽固醇攝入可有效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同食物中膽固醇的含量不同。常見的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有肥肉、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禽蛋等,不宜進食過多;蔬菜、水果、豆類、全麥食物、禽肉、魚類(特別是海魚)中膽固醇含量較低,建議作為日常飲食的主要成分。通過表1可以粗略評估日常飲食結構是否合理。總分<3為合格;總分3~5為輕度膳食不良;總分>6為嚴重膳食不良,需要積極糾正。
規律而適量的體育運動也是預防血脂異常的有效措施之一。運動強度須因人而異。按科學鍛煉的要求,運動強度指標可應用運動過程中的心率來評估,一般認為運動時心率應保持在(220-年齡)×60%~85%為宜。運動頻度一般要求每周 3~5次,每次持續 30~60 min。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氣功等均是值得提倡的運動方式。若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癥狀,應停止運動并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處理。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者尤需注意。
對于肥胖或超重者應積極減輕體重,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建議將體質指數(BMI,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出,單位kg/m2)控制在 24 以下。減重的方法是減少總熱量的攝入和增加體育鍛煉,即“少吃多動”。由于多數減肥藥物均可對身體產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因此不提倡服用市售的減肥藥物控制體重。
雖然少量飲酒可能無害,但是大量飲酒可誘發并加重血脂異常。因此對于常大量飲酒者應建議其戒酒或嚴格控制飲酒量(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 g——相當于1兩50度白酒)。吸煙也可能對血脂參數產生不利影響,并通過多種其他機制危害心血管健康,有吸煙習慣者應積極戒煙。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上述預防措施,就可以顯著降低發生血脂異常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