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根據流行病學統計數據,近年來我國的甲狀腺疾病發生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 根據《中國十城市甲狀腺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甲亢患病率為3.7%,20~45歲的青年女性相對多見,男女發病比率約為1:6~1:4。
- 值得注意的是,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的確在不斷攀升:1999年為2.73%,2011年為12.80%,而2017%最新患病率為20.43%。
- 其中80%-90%甲狀腺結節為良性,5%-15%為惡性,準確區分甲狀腺結節的性質是臨床首要任務之一。
- 甲狀腺癌是目前我國內分泌系統發病率第一的惡性腫瘤,美國的甲狀腺癌五年生存率高達98.7%,而我國僅有84.2%,其診療現狀仍有待提升。
甲狀腺功能紊亂或激素分泌異常可引起人體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多系統出現異常癥狀,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早檢測、早診斷,有助于甲狀腺功能紊亂的及時評估及治療。隨著血清學檢測性能的不斷提升,血清標志物檢測在甲狀腺疾病診療中的應用價值日益凸顯。 臨床上,甲狀腺功能檢測指標包括促甲狀腺激素(TSH)、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與游離T3(FT3)、反三碘甲狀腺原酸(rT3)、甲狀腺素(T4)與游離T4(FT4)、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TRAb)、甲狀腺球蛋白(Tg)、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降鈣素(CT)等等血清學指標。TSH是腺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糖蛋白激素,主要負責調節甲狀腺細胞的增殖、甲狀腺血液供應以及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進甲狀腺組織細胞的代謝,在維持正常甲狀腺功能中起最重要的調節作用,特別適合于早期檢測或排除下丘腦-垂體-甲狀腺中樞調節環路的功能紊亂。TSH是甲狀腺癌術后或放療以后采用甲狀腺素抑制治療監測的重要指標。也是妊娠甲狀腺疾病重要監測指標之一。
- 增高:原發性甲減,垂體TSH瘤,亞急性甲狀腺炎恢復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等。
- 降低:甲亢,亞臨床甲亢,第三性(下丘腦性)甲減,藥物(糖皮質激素),庫欣綜合征,肢端肥大癥等。
T4是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合成及分泌的主要激素之一,于細胞基底部被酶分解后以游離形式釋放入血循環中并迅速與血漿蛋白相結合進行運輸,是構成下丘腦-垂體前葉-甲狀腺調節系統完整性不可缺少的部分。T4是甲狀腺分泌最多的激素。
- 增高:甲亢,T4型甲亢,高TBG血癥(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藥,家族性),亞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激素不敏感綜合征,藥物(胺碘酮、造影劑等),高原反應。
- 降低:甲減,地方性甲狀腺腫,低TBG血癥(腎病綜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丟失性腸病,遺傳性低TBG血癥等),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早期,危重患者。
游離甲狀腺素(FT4)是甲狀腺素(T4)的生理活性形式。血清中的T4大多數與結合蛋白結合,僅有少量為游離甲狀腺素FT4。FT4一般不受外源碘的影響,且不受結合蛋白質濃度和結合特性變化的影響,所以血清中FT4的測定對診斷甲狀腺功能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 增高:甲亢,T4型甲亢,甲亢危象,甲狀腺激素不敏感綜合征,無痛性甲狀腺炎,低T3綜合征,藥物(胺碘酮),非甲狀腺疾病(急性發熱、危重患者等)。
- 降低:甲減,亞臨床甲減,甲亢治療中,腎病綜合征,藥物(糖皮質激素等)。
三碘甲腺原氨酸(T3)是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合成及分泌的主要激素之一,,血清中的T3 20%來自甲狀腺直接分泌后釋放到血液中,80%來自血漿T4在外周組織的脫碘轉化。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在體內主要參與三大營養物質(糖、脂類和蛋白質)的代謝,維持甲狀腺的功能。
- 增高:甲亢,T3型甲亢,高TBG血癥,醫源性甲亢,甲亢治療中及甲減早期TT3呈相對性增高,亞急性甲狀腺炎等。
- 降低:甲減,低T3綜合征(見于各種嚴重感染,慢性心、腎、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癥等。
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是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生理活性形式。血清中的T3大多數與結合蛋白結合,僅有少量為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只有FT3才能進入靶細胞,與T3受體結合,發揮生物效應,是機體發揮甲狀腺激素生理效應的真正活性部分。FT3不受其結合蛋白質濃度和結合特性變化的影響,不需要另外測定結合參數,可直觀反映甲狀腺激素活性及甲狀腺代謝狀態。
- 增高:甲亢,亞臨床甲亢,T3型甲亢,甲狀腺激素不敏感綜合征,結節性甲狀腺腫等。
- 降低:甲減,低T3綜合征,甲亢治療中,藥物(糖皮質激素、多巴胺等)。
反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又稱3,3',5'-三碘甲腺原氨(rT3),是分子量為651,存在于血清和甲狀腺組織中的一種無激素活性的碘化甲腺氨酸。血清中的rT3
97%以上是由甲狀腺素(T4)在外周代謝脫碘而來,3%以下由甲狀腺直接分泌。生理研究
rT3雖無明顯的生物學活性,但被看作是甲狀腺激素代謝的重要控制點,rT3的血清定量測定有很大的價值。rT3測定對判斷肝硬化患者預后有一定參考價值。如T3/rT3比值<3,預示肝功能極差,死亡率較高(正常比值為5~8)。
- 升高: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佳、肝硬化、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均有rT3的顯著增高,此時TT3降低,而TT4正常。
TgAb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病人血清中常見的一種自身抗體,主要由lgG1、lgG2和lgG4組成,少部分為lgA和lgM。TgAb與甲狀腺球蛋白結合后,可通過Fc受體與結合的抗體相互作用激活NK細胞,而攻擊白細胞,導至甲狀腺細胞損壞。TgAb是甲狀腺組織損傷的重要標志性抗體,廣泛應用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臨床診斷。
- 升高: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Graves病、甲亢等。
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PO)是甲狀腺微粒體的主要抗原成分,TPO不僅是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中的關鍵催化酶,還具有特殊的免疫學特性。當甲狀腺發生病變時,濾泡細胞結構受到破壞導至TPO溢漏,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并且通過激活補體和抗體依賴性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對甲狀腺造成免疫性損害。TPOAb是主要的甲狀腺組織自身抗體之一,可作為甲狀腺組著損傷的重要標志抗體。
- 升高:對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甲亢、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橋本氏甲狀腺炎、彌漫性甲狀腺腫等
TRAb又分為兩類:甲狀腺刺激抗體(TSAb)和甲狀腺刺激阻斷抗體(TSBAb),前者是導至Graves病的主要原因,后者可能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
- 升高:Graves、橋本氏病、預測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球蛋白(Tg)是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絕大多數由甲狀腺細胞合成并釋放進入甲狀腺濾泡的殘腔中。甲狀腺球蛋白也被認為是甲狀腺體形完整性的特殊標志物,是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腫瘤標志物,可作為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治療后隨訪的重要參考指標。也可用于鑒別亞急性甲狀腺炎和假的甲狀腺毒癥。
- 升高:TSH、甲狀腺體內碘缺乏和甲狀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等因素可刺激其產生;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等。
CT是由甲狀腺濾泡旁細胞(C細胞)分泌的一種多肽激素。CT是用于診斷和監測甲狀腺髓質癌的特異且敏感的腫瘤標志物。
- 升高:甲狀腺髓質癌,以及其他癌癥;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等。
- 降低:甲狀腺發育不全或甲狀腺全切除者、重度甲狀腺功能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