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1-04-15 15:46 原文鏈接: 第三屆國際獸醫檢測診斷大會首輪演講嘉賓

    第三屆國際獸醫檢測診斷大會首輪演講嘉賓新鮮出爐,權威大咖齊聚杭州!

    為促進行業發展、提升獸醫檢測診斷水平和能力,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及世信朗普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國際獸醫檢測診斷大會將于2021年6月25-27日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大會將繼續秉承“強有力的獸醫診斷,以提高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的辦會宗旨,為參會代表帶來全球獸醫檢測行業先進的科學解決方案,分享行業最新資訊和研究成果。

    本屆大會嘉賓現已新鮮出爐,小編帶大家先睹為快~

    圖片.png

    白建法
    博士,堪薩斯州立大學

    白建法博士,堪薩斯州立大學堪薩斯州獸醫診斷實驗室(KSVDL)教授兼分子研究與開發主任。白博士在中國楊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在LosBa?os的菲律賓大學獲得碩士;并在堪薩斯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在分子微生物學,基礎生物信息學和基因組學方面經驗豐富。白博士在堪薩斯州獸醫診斷實驗室負責分子檢測開發和驗證。他和他的團隊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建立了50多種分子診斷試劑,包括多種動物的綜合征診斷試劑。白博士是美國獸醫實驗室診斷學家協會(AAVLD)實驗室技術委員會的前任聯合主席,發表SCI論文100余篇。

    圖片.png
    常玲玲
    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常玲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講師。2014年獲得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動物病理學方向博士學位,畢業后入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任碩士生導師。目前主要從事家畜病毒性疫病的致病機制、野生動物疾病診斷和防控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校級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及基本科研業務費等科研項目。近年來,在BMC Veterinary Research、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Reproductive Toxicology、Toxicology Letters、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以副主編參編專著《動物超微結構及超微病理學》一部。社會服務方面從事包括畜禽、寵物、野生動物及實驗動物的病理學診斷。

     

     

    圖片.png
    陳霞
    副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陳霞,副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細菌耐藥室工作,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主要從事多種類耐藥病原菌檢測、監測和分子耐藥機制研究工作,新冠肺炎的社區防控督導和流行病學調查指導工作,《疾病監測》雜志編委成員,中華預防醫學會旅行衛生專業委員會學組委員。曾派駐至非洲援塞拉利昂固定生物安全實驗室從事當地人群與環境中腹瀉相關病原菌的監測與耐藥性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及參與國家自然基金委、國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國際合作交流等課題多項,發表科研論文30余篇,SCI收錄論文10余篇,參與編寫、編譯動物藥典、動物耐藥性、食品安全標準專著4本。

     

     

    圖片.png
    吉賽爾·西諾
    博士,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

    西諾博士是一位委員會認證的解剖病理學家,目前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俄克拉荷馬動物疾病與診斷實驗室(OADDL)擔任助理教授和病理服務主管。她在巴拉圭亞松森國立大學獲得獸醫學位(2009年),在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獲得解剖病理學委員會認證(2014年)和博士學位(2016年)。她在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擔任解剖病理學家,主要從事診斷服務和教學工作。她的診斷和研究興趣集中在食用動物傳染病的免疫病原學方面,重點是豬種和新發和外來動物疾病。她還對所有動物種類的眼病學有特殊興趣。她是ACVP、AAVLD和AASV的成員。


    圖片.png

    范偉興
    博士,南京農業大學

    范偉興,博士、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人獸共患病監測室主任專家,國家人畜共患病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主任,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細菌性傳染病與用藥)崗位科學家,中國地病協會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現從事布病、牛結核病等人獸共患病調查監測與診斷控制。承擔完成農業行業專項、863項目、948項目、科技支撐項目和科學基礎性工作專項、農業部國際合作項目等15項。參與制訂《國家布病防治計劃(2016-2020)》、《國家牛結核病防控指導意見(2017-2020)》,主持修訂《動物布病診斷技術國家標準(GB18646-2017) 》,制修訂國家與行業標準8項,向農業部提交報告和政策建議30余份,獲省部級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主編著作8部,發表論文90篇,其中SCI論文10篇。

     

    圖片.png
    馮力
    博士,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院

    馮力,博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副所長,豬消化道傳染病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首批龍江科技英才,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省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中國獸藥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免疫學會獸醫免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豬冠狀病毒、輪狀病毒、細小病毒等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先后主持國家及省部級課題20余項。獲得國家新獸藥證書3項、國家發明ZL4項;制定行業標準2項。獲得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獎勵10項。出版專著14部。在JVI,JBC,EMI等雜志發表SCI文章69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SCI文章60篇。培養研究生47名。

     

     

     

    圖片.png
    理查德·弗蘭馳
    博士,全球動物健康伙伴有限公司

    理查德·弗蘭馳博士是一位獸醫病理學家,服務于全球動物健康需求。他是全球動物健康伙伴有限公司公司的負責人,最近在中國CN擔任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健康管理中心負責人。他最近在中國CN擔任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健康管理中心負責人。此前,他曾擔任CP集團中國區動物保健-診斷服務副總裁。曾任貝克爾學院動物研究學院院長和動物健康科學阿勒頓主席。弗蘭奇博士擁有伊利諾伊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他在小動物診所工作了幾年,然后回到學術界,獲得了寄生蟲學碩士學位和神經病理學博士學位,并完成了解剖病理學的住院醫師培訓。隨后,弗蘭奇博士在康涅狄格大學擔任終身教職,并在康涅狄格獸醫醫學診斷實驗室擔任病理學家。隨后,弗蘭奇博士擔任新罕布什爾州獸醫診斷實驗室主任。弗蘭奇博士是美國農業部國家動物衛生應急反應團的成員,并曾在國內和國際疾病爆發中服務。弗蘭奇博士的主要興趣是新出現的、人畜共患的和跨界的動物和公共衛生重要疾病。他發表了許多文章,涉及領域廣泛,其中包括西尼羅河病毒在北半球的首次報告。


    圖片.png
    查蘭·甘塔
    博士,堪薩斯州立大學

    查蘭-甘塔博士是堪薩斯州立大學診斷醫學/疾病生物學系的兼職教師,目前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ILS的調查病理學家。甘塔博士于2002年移居美國,攻讀神經免疫學博士學位,隨后在堪薩斯州立大學擔任解剖病理學住院醫師。他于2011年成為ACVP文憑。他是ACVP、ISVD、STP和AAVLD的成員。 

    他的專業經驗包括:

    2011年 埃默里醫學院病理和實驗室醫學系和耶克斯靈長類研究中心 助理教授/解剖病理學家。

    2012年- Abaxis獸醫參考實驗室首席病理學家。

    2013年至今,堪薩斯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2019- 堪薩斯州立大學皮膚病理學副教授,比較和實驗病理學服務主任。

    2020- 堪薩斯州立大學診斷醫學病理學兼職副教授。美國北卡羅來納州ILS調查病理學家。

    甘塔博士自2017年起為美國、北京、上海和中國廣州的私人診斷實驗室提供解剖病理學咨詢服務。 

     

    圖片.png

    高玉龍
    博士,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艾默里大學(Emory)微生物與免疫學博士后,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分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國家動物疫病凈化評估專家。先后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20余項科研項目。主要從事禽白血病等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致病機制、防控與凈化技術等研究。研制了系列禽免疫抑制病診斷試劑盒,均實現了產業化,獲國家新獸藥注冊證書3項,包括1項一類型獸藥注冊證書。發表SCI論文86篇。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發明ZL16項。

     

     

    圖片.png

    道格拉斯·格拉杜
    博士,美國農業部梅花島動物疾病中心

    道格拉斯-格拉杜博士是美國農業部梅花島動物疾病中心的高級科學家,主要研究包括非洲豬瘟病毒(ASFV)在內的國外豬病的合理設計疫苗。格拉杜博士于2007年開始研究豬病,主要研究開發一種新型的合理設計的非洲豬瘟病毒疫苗。目前,他是四個有效的A非洲豬瘟病毒減毒活疫苗平臺的共同發明人。他最近的成就包括將非洲豬瘟病毒疫苗適應于穩定的細胞系,從而實現商業化。確定了用于非洲豬瘟病毒診斷的穩定細胞系。非洲豬瘟病毒蛋白的功能表征,以及非洲豬瘟病毒基因組獨立多重缺失的新方法的開發,使得非洲豬瘟病毒疫苗設計策略更加安全。格拉杜博士當選為非洲豬瘟病毒全球聯盟(GARA)的科學主任。目前,他正與選定的商業伙伴合作,將其實驗性非洲豬瘟病毒疫苗推向商業化。  

    除了非洲豬瘟病毒,他的研究興趣還包括經典豬瘟病毒(CSFV)和口蹄疫病毒(FMDV),他專注于病毒發病的分子機制和病毒-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并將這些發現應用于合理的疫苗設計。他已經發現了一百多個宿主-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并利用這一發現與涉及生物信息學和功能基因組數據的定制計算流水線相結合,確定病毒蛋白的關鍵域。格拉杜博士曾在多個科學委員會、基金評審小組任職,并撰寫了大量同行評審的科學出版物。他目前擔任多個科學期刊的編輯,并擔任世界病毒學學會的候任秘書長。

    圖片.png
    郭愛珍
    教授,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二級崗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動物結核病專業實驗室(武漢)主任,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牛病防治基礎與技術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疾病防控研究室主任。從事牛結核病等重要牛病流行病學、致病和免疫機制、新型疫苗和診斷技術的研究,研制了4種牛用新型疫苗和5種牛病新型診斷試劑盒。獲新獸藥注冊證書3個、轉基因安全證書1個;申報國家發明ZL57項,獲授權28項;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3項、地方標準9項;獲軟件著作權5個;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收錄95篇;出版專著26部,其中主編/副主編8部。

     

    圖片.png
    何啟蓋
    博士,華中農業大學

    何啟蓋,博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疾病控制崗位科學家、亞洲豬病學會(Asian Pig Veterinary Society, APVS)國家理事。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畜傳染病分會和養豬學分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動物傳染病學的教學、科研和臨床技術服務。主要開展非洲豬瘟、豬流行性腹瀉、豬偽狂犬病、豬圓環病毒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的診斷技術與綜合防控措施研究。目前承擔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項目CARS-3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重點研發專項(重點開展豬流行性腹瀉sIgA-ELISA試劑盒研制)、武漢市和湖北省國際合作(荷蘭和英國)課題和多項國內外企業合作(委托)課題。本人負責的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疫病診斷中心獲得CMA檢驗檢測資質和CNAS認可,能為產業提供豬病、牛病和禽病的診斷服務和技術培訓。本人深入養豬生產第一線,提供技術服務,助推養殖業健康發展。

     

     

    圖片.png
    蘭鄒然
    博士,山東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1997年參加工作以來到2008年一直在獸醫實驗室從事動物疫病檢測與診斷工作,2008年至今從事動物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工作期間還從事科研工作,于2008年取得南京農業大學校外碩士生導師資格。主要取得以下成績:一是圓滿完成了單位布置的本職工作,在動物疫病檢測和診斷方法為單位和養殖者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報務;二是主持《豬、雞主要疫病綜合免疫技術研究與示范》、《牛羊結核病和布魯氏菌病監測凈化技術》、《豬瘟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及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研究》、《抗新城疫病毒中藥成分復方的導向分離及其機制研究》等4項科研工作,并參與《規模化豬場疫病監控》、《規模化雞場疫病監控》、《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遺傳進化和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等多項科研工作;三是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華農業科技獎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農業部豐收獎二等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3項,山東省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四是參與制定1個行業標準和6個地方標準;五是參與取得5項ZL。

    圖片.png
    劉斐
    博士,南京農業大學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教育部“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生理生化學分會理事。劉斐教授長期從事動物免疫及疫病防控技術以及單分子檢測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基礎前沿科學和工程技術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在PNAS,Biosens Bioelectro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ell,Sensor Actuat B: Chem,Food Chemistry, Analytica Chimica Acta 等刊物發表SCI論文35篇,累計影響因子201.55(IF>8的8篇),累計引用次數超過660次,其中,ESI高被引論文3篇;申請ZL10項,授權2項。

     

    圖片.png
    劉華雷
    博士,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

    劉華雷,博士、研究員,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禽病監測室主任,國家新城疫參考實驗室和國家禽流感專業實驗室負責人,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核心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農業農村部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免疫學會獸醫免疫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獸醫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導師。主要從事新城疫、禽流感等重大禽病以及新發病的監測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農業部動物疫情監測與防治專項等科研項目5項,主持制修訂國家標準和農業行業標準4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主編參編論著譯著10余部,發表研究論文100余篇,其中SCI論文40余篇。

     

     

    圖片.png
    劉洋
    博士,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劉洋,高級獸醫師,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獲得獸醫學博士。2013年進入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要從事非洲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鴨病毒性腸炎等多種動物疫病診斷方法及測序技術的研究工作。參與科研課題5項,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30余篇;獲得科研獎勵1項,新獸藥注冊證書2項,ZL2項。

     

     

    圖片.png
    劉河冰

    博士,北京明日達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高級獸醫師,博士就讀于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基礎獸醫專業,畢業后進入浙江大學化學系從事2年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檢測技術,特別在大分子抗原的異源表達,熒光標記技術以及實時熒光PCR檢測方面有深入研究。目前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2項,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作為中國農業大學和西南大學的校外導師培養碩士研究生2名。近3年發表學術論文12篇,其中SCI論文3篇。

     

    圖片.png

    布萊恩·盧伯斯
    博士,堪薩斯州立大學

    布萊恩·盧伯斯博士目前是堪薩斯州立大學食用動物治療學的副教授。布萊恩·盧伯斯博士在加州和愛荷華州以私人醫生的身份開始了他的獸醫生涯,主要為奶牛和牛肉生產商工作。2005年,他回到堪薩斯州立大學,在那里完成了微生物學(藥理學)的博士學位。他在堪薩斯州獸醫診斷實驗室擔任了10年的臨床微生物學主任。他持有美國獸醫臨床藥理學學院的文憑,目前擔任CLSI-獸醫抗菌素敏感性測試小組委員會的主席。他的教學和研究興趣是抗菌素管理和治療,抗菌素耐藥性和抗菌素敏感性測試在食用動物中的應用。

    圖片.png

    馬衛麗
    技術主管,上海微譜動物醫藥事業部

    動物醫藥事業部-技術主管  ,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目前負責動物醫藥的技術積累和研發工作。

     

    圖片.png
    納噶拉吉
    博士,堪薩斯州立大學

    納嘠拉吉博士是大學獸醫學院診斷醫學/疾病生物學系的微生物學杰出教授,他的研究專長是牛和豬的腸道微生物學。他的研究專長是牛和豬的腸道微生物學。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瘤胃微生物在肉牛瘤胃功能和功能障礙中的作用,以及食源性病原體,特別是牛和豬的志賀毒素生產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承擔的教學任務包括為獸醫專業學生開設的《獸醫細菌學與霉菌學》課程、為獸醫專業學生開設的《反芻動物消化生理學》課程、《瘤胃代謝》和《瘤胃微生物學》兩門研究生課程。

    納嘠拉吉的研究融合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涉及與流行病學家、分子生物學家、病理學家和反芻動物營養學家的合作互動。納嘠拉吉博士和他的同事在以下領域進行了研究。使用離子體抗生素的牛,原因,發病機理和疫苗的開發 在飼養場的牛的肝膿腫,原因和預防 瘤胃疾病,如酸中毒和腹脹,生態學 志賀毒素生產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牛, 抗菌性和抗菌替代品的牛和豬, 和志賀毒素生產大腸桿菌及其公共衛生影響。他的校外研究支持(超過1200萬美元)主要來自美國農業部和動物健康公司

    他曾指導過21名博士生、20名碩士生、4名碩士生以及多名博士后和訪問學者。他的研究已獲得7項美國ZL。

    Nagaraja和他的同事們發表了多篇書籍章節(22篇)、評論論文(15篇)和專題討論會論文集(5篇)以及225篇同行評審期刊論文。

     

    圖片.png

    卡拉克里特·龐蘇克
    博士,內布拉斯加大學

    卡拉克里特·龐蘇克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獲得獸醫病理生物學獸醫學博士和碩士學位,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獲得獸醫微生物學博士學位,曾在朱拉隆功大學和愛荷華州立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擔任研究助理、博士后研究助理和技術員。我目前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內布拉斯加獸醫診斷中心的病毒學/血清學實驗室經理。我在北美和東南亞的研究和臨床經驗包括處理各種地方性和新出現/再出現的外來牲畜疾病。我的研究重點是傳染病的診斷檢測開發。我開發并改進了幾種傳染病的抗體檢測方法,如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胸膜肺炎放線菌、偽狂犬病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

    圖片.png

    仇華吉
    博士,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仇華吉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豬傳染病研究室主任、豬烈性傳染病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豬瘟、非洲豬瘟和偽狂犬病等烈性傳染病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先后主持國家863項目、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歐盟國際合作項目等20余項,以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70余篇(其中8篇發表在JVI上),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發明ZL9項、農業轉基因產品安全證書2個,主編或參編學術專著8部。兼任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專家、農業部獸藥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常務理事和獸醫生物技術分會理事、中國免疫學會獸醫免疫分會委員、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傳染病分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生物工程學報》、《微生物學報》等核心期刊編委,《Gene Therapy》、《Journal of Virology》、《Vaccine》等國際期刊審稿專家。

     

     圖片.png

    邁克爾·蕾切爾
    博士,澳大利亞獸醫學院

    蕾切爾博士最初畢業于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獲得獸醫學位,然后主要在南半球的新西蘭、福克蘭群島和澳大利亞從事專業工作。他的工作涉及政府服務和實驗室(包括公共和私人),以及最近的學術界,最初與其他人一起成功地在南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設立了一個國際認可的獸醫學位,并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擔任獸醫醫學和生命科學學院的創校院長,進行一個與康奈爾大學獸醫學院合作的項目。蕾切爾博士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獸醫公共衛生,包括傳統的肉類、食品安全和人畜共患病方面,以及公眾健康,他是這些學科的注冊獸醫專家,不僅在歐洲,而且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蕾切爾博士在牛的墮胎劑、新孢子蟲病和牛病毒性腹瀉等方面發表了大量文章,根據斯坦福大學的統計,他的引用率在獸醫學領域的科學家中位列前1%。他被皇家獸醫學院(倫敦)授予研究金,并且是澳大利亞獸醫學院的

    研究員。

    圖片.png 

    萊斯利·夏基
    博士,塔夫茨大學

    夏基博士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了她的獸醫醫藥博士學位、專業博士學位和臨床病理學住院醫師培訓。她曾在俄亥俄州和佛蒙特州從事小動物初級保健實踐,在加入塔夫茨大學的教師隊伍五年之前,她曾在俄亥俄州和佛蒙特州從事過兩年的救濟工作。夏基博士曾在明尼蘇達大學任教14年,之后于2017年12月再次回到塔夫茨擔任臨床科學系主任。夏基博士繼續作為臨床病理學家提供服務,并積極參與馬薩諸塞州和明尼蘇達州的推廣活動。她的研究興趣包括評估臨床病理檢測的技術和診斷性能特點,特別是凝血、血液學和細胞學。她是2020年9月發布的《獸醫細胞學》教科書的主編。夏基博士是西門子公司血液學專家顧問團成員。在空閑時間,她喜歡園藝、徒步旅行和去明尼阿波利斯看望她的孩子。她和另外兩位獸醫住在馬薩諸塞州的舒爾伯里,家里有三只混種狗、四只貓、九只雞、一條魚和一只名叫蒂亞戈的蝸牛。

     

    圖片.png

    珍妮弗·斯坦伯格
    博士,拉庫納診斷/赫斯卡

    1997年,珍妮弗-斯坦伯格博士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獲得分子和綜合生理學學士學位,2001年在塔夫茨卡明斯獸醫學院獲得獸醫博士學位。在紐約市動物醫學中心完成了小動物醫學和外科的輪轉實習后,她又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和塔夫茨大學完成了臨床病理學的住院醫師培訓。2005年,珍妮弗-斯坦伯格獲得了委員會認證,并在塔夫茨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林肯紀念大學的獸醫學院任教。斯坦伯格博士曾為幾本關于細胞學、血液學和診斷技術的獸醫教科書撰寫章節。在加入拉庫納診斷/赫斯卡擔任高級臨床病理學家之前,她曾在Idexx公司實驗室擔任診斷病理學家11年半。

    圖片.png

    田克恭
    博士,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農業大學特聘教授、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參考實驗室首席專家、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副理事長、全國動物防疫專家委員會委員等20余項學術兼職。

    田克恭教授長期在一線從事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產品與應用研究。先后主持/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科研項目38項;獲發明ZL78項(國際發明ZL8項),新獸藥證書26個(疫苗類14個);主持/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25項;發表SCI論文65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ZL金獎、中華農業科技獎等11項獎勵。


    圖片.png 

    王海
    客戶經理,Oxford Nanopore

    王海,先后就職于KAUST三代測序中心和華大基因,曾赴美國Complete Genomics公司交流,現任Oxford Nanopore中國區戰略客戶經理。

    圖片.png

    王金玲
    博士,內蒙古農業大學

    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內蒙古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基礎獸醫學系主任。主講動物病理學和家畜病理解剖學等課程,研究方向為動物傳染病與免疫病理學,主持2項自治區級科研項目和參加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0余篇,參編全國十三五規劃教材《家畜病理學》(第五版)和《獸醫病理學》(雙色版),參編9部專著和1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國家發ZL1項,參與“家畜病理學”國家精品課程、“家畜病理學”自治區級教學團隊和“家畜病理學”在線課程的申報和建設工作。

     

    圖片.png

    王君瑋
    博士,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

    研究員,現任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致病微生物監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畜禽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青島)常務副主任,中國海洋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碩士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致病微生物風險監測、溯源、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風險評估模式研究。

    兼任: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微生物專業委員會委員,OIE動物源食品安全定點聯絡人,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生物安全專委會委員、主任評審員,國家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專委會委員、農業農村部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

    曾作為農業部動物檢疫所外來病中心副主任負責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運行,組建了獸醫系統最早的ISO/IEC 17025質量體系和GB 19489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并持續多年承擔豬病、毛皮動物病等的診斷檢測與研究工作。2007年,作為援非項目駐巴馬科專家組組長在非盟非洲動物資源局(AU/IBAR)工作,協助馬里、多哥、貝寧、加納4個國家建設獸醫診斷實驗室,完善其動物傳染病防控體系。近年來,主持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省部級課題、職能專項10余項,主編《非洲豬瘟》《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與運行控制指南》《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風險管理手冊》等著作9部,主持/參與制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風險管理指南》《獸醫實驗室 質量和技術要求 》《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則》等行業標準6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60余篇。

     

    圖片.png

    王琴
    博士,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

    王琴,博士,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二級研究員,OIE/國家豬瘟參考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長期致力于豬瘟流行病學、信息系統建立、診斷新技術研發、致病機制以及豬瘟防控凈化技術研究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我國豬瘟防控及凈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先后獲得6項國家級、省部級獎勵,發表學術論文60篇,主編《豬瘟》著作。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振興中國畜牧貢獻獎十大杰出人物和新中國60年畜牧獸醫科技貢獻獎(杰出人物)榮譽稱號。現擔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傳染病分會常務理事、北京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

     

     

    圖片.png
    王曉鈞
    博士,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馬傳染病和慢病毒病研究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國家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首屆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兼任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馬傳染性貧血參考實驗室主任、國家馬鼻疽參考實驗室主任、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專家、OIE馬傳染性貧血參考實驗室主任、全國動物防疫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病毒學專業委員會青年病毒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馬學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馬業協會理事、全國動物衛生標準委員會委員等職。一直從事馬屬動物傳染病及慢病毒病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病毒與宿主天然免疫相互作用機制及馬屬動物傳染病的防控策略。近年來在Autophagy、PLoS Pathogens、JVI、JBC等國際著名同行評議期刊發表SCI科研論文6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7部。獲得中國農業科學院杰出科技創新獎等獎項4項,主持科技部、農業部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多項。

    圖片.png
    吳星亮
    技術服務,北京金諾百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碩士,執業獸醫。

    從業8年,曾在集團化養豬企業從事實驗室管理、豬場生產及豬群健康管理方面的工作。

    目前從事技術服務與咨詢工作。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