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1-01-25 10:59 原文鏈接: Cell:維生素C真的可以抗白血病

      維生素C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我們可通過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輕松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人體有多種好處,而其在抗腫瘤中的作用,自上世紀70年代發現以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被認為在腫瘤的臨床治療中具有廣闊的前景【1】。然而,在之后的臨床試驗中,高劑量的維生素C并沒有展示出治療益處。這可能是由于口服維生素C的生物利用率太低,無法達到抗腫瘤的效果【2】。近幾年的研究發現,靜脈注射高劑量的維生素C對某些類型的實體瘤和血液瘤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其中的機制還不清楚【3】。8月18日紐約大學醫學院的Benjamin G. Neel等人在Cell上發表文章“Restoration of TET2 Function Blocks Aberrant Self-Renewal and Leukemia Progression”,首次證明恢復TET2的活性可以逆轉TET2缺失型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通過促進DNA的去甲基化,使細胞發生分化和凋亡。由于在基因水平上恢復TET2比較困難,研究者轉換思路,去尋找可提高TET2活性的藥物,最終發現添加維生素C可模仿TET2的恢復,阻礙白血病的發展,并提高白血病細胞對PARP抑制劑的敏感性【4】。

      TET(ten-eleven-translocation)蛋白家族包括TET1,TET2和TET3基因。TET2蛋白是Fe2+和α-酮戊二酸依賴的雙加氧酶,可以將DNA上的5mC催化為5hmC。5hmC可通過堿基切除修復(BER)或脫羧反應去除,從而完成DNA去甲基化的過程。TET2基因缺失或突變是造血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突變之一,多為單等位基因的突變。TET2突變后往往與DNA的高甲基化水平和不良的預后相關,被認為是正常細胞向癌細胞轉化的早期驅動者,而TET2的缺失對疾病維持的作用還不清楚。

      研究者首先構建了可逆的TET2敲低小鼠,包括四環霉素(doxycycline)誘導關(Dox-off)和開(Dox-on)兩套體系(圖1)。

      在連續再移植實驗中,發現持續敲低TET2可保持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這與前人報道的TET2缺失的表型一致,并發現在第5代移植細胞中加入Dox,恢復TET2的表達,可抑制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說明TET2的持續缺失對造血干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維持起關鍵作用,而恢復TET2的表達可阻斷造血干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圖2)

      研究者通過測序分析,發現TET2的恢復改變了DNA甲基化的水平,影響了一大批與髓系細胞分化相關的基因,并最終引起增殖減少促進分化的表型,說明恢復TET2是治療造血系統疾病的新策略。然而在基因水平上修復已突變或缺失的TET2基因有一定困難,研究者轉而尋找可促進TET2活性的藥物。已有研究表明維生素C可結合TET2,并促進TET依賴的DNA去甲基化【5-8】。研究者們假設:維生素C可促進TET家族蛋白的活性,并在TET2缺失的造血干細胞中起到模擬TET恢復的表型。

      研究者對細胞進行維生素C(L-AA)處理,發現在TET2部分缺失和完全缺失的細胞中,維生素C能顯著提高5hmC的水平,而在同時缺失TET2和TET3的情況下,維生素C的作用不明顯。(圖3)說明維生素C可通過TET3蛋白提高5hmC的水平。在功能試驗中,添加維生素C能抑制多種白血病細胞系細胞的增殖,并且維生素C的濃度越高,抑制效果越顯著。(圖3)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使用的白血病細胞系,HL60,molm13等,均是TET2野生型的細胞,說明維生素C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不局限于TET2突變型腫瘤細胞,而在這一點該研究沒有深入的探索。

      最后,研究者綜合維生素C在DNA損傷修復中的作用,將維生素C與DNA損傷的敏感藥物PARP抑制劑olaparib聯合作用,發現對白血病細胞的殺傷力均大于單一用藥。(圖4)

      值得注意的是,TET蛋白在多種實體瘤和血液腫瘤中均表現為低表達或功能缺失,該研究為TET2缺失的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未來的臨床試驗中,高劑量的維生素C可作為化療佐劑,與PARP抑制劑等聯合用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下圖)。

      此外,據The Scientist雜志報道,盡管這個工作表明了利用維生素C在治療白血病中潛在的重要價值,但是這篇文章的通訊作者之一 Benjamin G. Neel卻對將維生素C用作主要的抗癌藥物持謹慎的態度,他認為這并不是一個通用的抗癌治療手段,而是最好與其它一些去甲基化藥物聯合使用。Neel和另一位通訊作者Luisa Cimmino也表示,要警惕使用過量的維生素C,因為過量的使用并不會加大治療效果。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