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1-01-12 16:15 原文鏈接: 微生物所揭示紅光調控植物抗蟲媒病毒新機制

      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是描述疾病流行規律的理論,該理論指出“病害三要素”為致病病原生物、易感宿主和適合的環境條件,三者相互作用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大部分已知的植物病毒由媒介昆蟲傳播,植物蟲傳病毒是制約我國農作物高產穩產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往的作物病毒病害研究注重病毒和植物宿主兩方面,但實際參與病毒傳播、病害發生的因子還包括傳毒媒介昆蟲和光照、溫度、氣候、生物周期節律等環境因子。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生化反應,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并存儲為化學能,最終為人類和其他動物提供必需的食物和能量。光作為主要的環境因子,不僅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每個環節,而且與病害的流行爆發緊密相關。然而,光如何影響植物抗病性,病原微生物如何適應宿主抗性機制從而促進自身的傳播等問題,亟須得到解答。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葉健課題組在PLoS Pathoge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Red-light is an environmental effector for mutualism between begomovirus and its vector whitefl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植物雙生病毒衛星DNA編碼的βC1蛋白可以通過靶向光信號途徑的PIF轉錄因子家族調控的蟲媒病毒抗性,促進蟲媒病毒的快速傳播,揭示了光調節雙生病毒-煙粉虱-植物三者互惠共生的新機制。

      該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研究人員進一步以雙生病毒中國番茄黃化曲葉病毒TYLCCNV與衛星DNA形成的侵染復合物為研究對象,發現雙生病毒衛星感病植物和對媒介昆蟲煙粉虱的吸引作用只有在光照條件下才會發生,在黑暗條件下不會發生(圖1A和1B)。已有研究表明,βC1是病毒編碼的關鍵決定因子;進一步利用單色光LED燈箱進行昆蟲雙選擇實驗,發現βC1轉基因植物只有在紅光和含有紅光的白光條件下發生,在黑暗、遠紅光和藍光條件下無顯著差異(圖1C)。煙粉虱等大多數昆蟲的視覺系統缺乏紅光受體,是“紅色色盲”,因此,這種光依賴的煙粉虱選擇行為改變主要是病毒感染植物后影響了昆蟲嗅覺識別植物。

      當植物受到昆蟲取食后,會產生一系列的化學揮發物來調控昆蟲的行為以趨避食草昆蟲,其中,萜烯類化合物(Terpenes)是植物揮發物中較豐富的一類化合物,研究報道部分倍半萜和單萜會趨避昆蟲。該研究通過酵母雙雜交篩選實驗,鑒定到光信號中的關鍵蛋白光敏色素互作蛋白(PHYTOCHROME-INTERACTING FACTOR 3, PIF3)可與βC1蛋白互作,進一步Co-IP實驗證明,PIF3與βC1在光照和黑暗條件下均可在植物體內互作(圖2A)。PIFs蛋白可直接結合萜烯合酶(Terpene synthase,TPS)基因的啟動子促進其轉錄(圖2B和2C),因此,在PIF過表達的植物中,介體昆蟲煙粉虱的產卵量減少、偽蛹發育緩慢(圖2D和2E),說明PIFs蛋白具有直接的抗蟲作用。研究人員通過競爭性BiFC和pull-down實驗發現,βC1蛋白可通過干擾PIF蛋白二聚體的形成,不同程度地抑制其轉錄激活活性(圖2C)。

      植物激素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是一種介導植物抗蟲的重要激素,轉錄因子MYCs是JA途徑中的關鍵調控因子。MYC家族轉錄因子調控下游多種抗蟲相關次生代謝物質的合成代謝相關基因,包括TPS基因。該課題組早期研究發現,雙生病毒βC1可以靶標MYC2,通過干擾其二聚體的形成抑制MYC2-介導植物抗蟲反應,與其媒介昆蟲煙粉虱形成的互惠共生關系(Li et al. Plant Cell 2014)。PIF蛋白參與植物多個信號通路以參與發育過程及不同的脅迫響應,包括光和JA途徑。研究報道AtPIF4與AtMYC2相互作用,該研究還發現,AtPIFs-AtMYC2的互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PS基因的表達,而βC1可以促進AtPIF4-AtMYC2異源二聚體的互作,進而進一步抑制TPS的表達,促進昆蟲的取食。結合上述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提出以下工作模型:在健康植物中,PIFs和MYC2形成同源二聚體,結合在TPS基因啟動子的不同區域,共同調節TPS基因表達,從而趨避煙粉虱;當植物受到雙生病毒感染后,一方面,βC1可抑制PIFs或MYC2同源二聚體的形成,另一方面,又可促進PIF- MYC2異源二聚體的形成,最終抑制了植物對煙粉虱的抗性反應,促進煙粉虱的取食,促進病毒的傳播與擴散。該研究解析了光和JA信號共同調節病毒-昆蟲-植物三者互作的新機制,為防控蟲媒病害提供了新靶點,也為實現利用單色LED燈綠色防控雙生病毒病害提供了理論依據。

      葉健為論文的通訊作者,葉健課題組的副研究員趙平芝、助理研究員張璇和已畢業碩士研究生龔雨晴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微生物所博士研究生王端、博士后王寧、助理研究員孫艷偉、碩士研究生高連博為論文的共同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院士方榮祥、北京大學院士鄧興旺、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Daniel J. Kliebenstein、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教授周雪平、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許冬清、浙江大學教授劉樹生的支持,他們是論文的共同作者;清華大學教授陳浩東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繼剛為該研究提供了抗體材料;研究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究和發展計劃生物安全專項、國家優青等項目的資助。

      

    圖1.番茄黃化曲葉病毒引起北京地區常見的番茄病毒病

      圖2.紅光促進βC1介導的煙粉虱取食植物偏好。(A)煙粉虱在光照下取食偏好雙生病毒感染植物。(B)光照和黑暗條件下健康植物和感病植物對煙粉虱的吸引作用。(C)不同單色光條件下對照和βC1過表達植物的煙粉虱雙選擇實驗

      圖3.PIF蛋白結合TPS10發揮抗蟲作用。(A)Co-IP實驗AtPIF3與βC1在光照和黑暗條件下的互作。(B)圖C中使用的效應蛋白和報道基因的載體示意圖構建體。(C)熒光素酶實驗驗證AtPIFs對TPS10的轉錄激活作用,以及加入βC1蛋白后對AtPIFs轉錄激活活性的影響。(D-E)煙粉虱的生測實驗:Col-0和AtPIF3-OE植物上煙粉虱產卵量(D)和偽蛹數(E)的統計                

    圖4.紅光調控雙生病毒-煙粉虱-植物三者互惠共生的模式圖

    相關文章

    中國科大等在植物激素油菜素內酯運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3月2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孫林峰團隊聯合比利時根特大學EugeniaRussinova團隊,在《科學》(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eandfunctionofthe......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現第六大植物激素的首個運輸蛋白

    在日常生活中,隧道可以幫助人們翻山越嶺。在植物細胞內,當內部物質穿過細胞膜時,往往也會通過類似的“隧道”。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孫林峰團隊在第六大植物激素——油菜素內酯的運輸領域取得突破性進......

    我國揭開植物激素領域未解之謎

    油菜素內酯被學界列為第六大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長調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細胞內部進行生物合成的油菜素內酯,需要被搬運到細胞外才能發揮作用。但是,自其被發現的80多年來,誰負責搬運、其運輸過程是怎樣的,一......

    Cell:我國研究團隊發現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水稻在種植過程中,經常因為天氣等外部因素發生倒伏,嚴重影響產量甚至可能造成絕收。這一不利情況能否避免?11月19日,記者從福建農林大學獲悉,該校研究團隊在全球率先發現了生長素的胞外新受體,調控植物生長......

    科學家揭示康乃馨鮮切花采后保鮮機制

    記者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園藝林學學院張帆教授團隊通過組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驗發掘并鑒定到一批參與乙烯誘導康乃馨鮮切花采后衰老過程的候選基因,深入解析了部分候選基因的功能,拓展了人們對乙烯調控康乃馨鮮切......

    微生物所揭示紅光調控植物抗蟲媒病毒新機制

    病害三角(diseasetriangle)是描述疾病流行規律的理論,該理論指出“病害三要素”為致病病原生物、易感宿主和適合的環境條件,三者相互作用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大部分已知的植物病毒由媒介昆蟲傳播......

    研究人員在植物激素茉莉酸的信號傳導機理研究獲進展

    茉莉酸(Jasmonate,JA)激素是植物體內一類非常重要的脂類生長調節物質,參與調控植物某些重要的生長發育過程以及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如葉片表皮毛的起始、花青素的積累及抗凍害反應等。根毛是根表皮細胞......

    ThePlantCell:茉莉酸信號轉錄調控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作為一種重要的植物激素,茉莉酸不僅調控植物對于機械損傷、昆蟲取食和腐生型病原菌侵害的防御反應,還參與調控諸多生長發育過程。basicHelix-Loop-Helix(bHLH)類型轉錄因子MYC2是茉......

    我國揭示細胞分裂素調控星油藤花性別分化的基因表達

    花性別分化是植物生殖器官分化發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影響植物果實和種子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一重要的生物學過程是受遺傳因子和外源環境因素共同調控的。許多研究表明,植物激素對花性別分化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我......

    植物激素影響人類腸道菌群

    一碗沙拉里不僅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植物激素。近日,科學家發現人類腸道微生物和細胞可能會對這些植物激素產生反應,甚至產生相似的分子。在發表于《植物科學趨勢》雜志的文章中,法國研究人員探討了植物激素對......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