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0-09-07 17:34 原文鏈接: 常用生化實驗技術:分光光度法1

    有色溶液對光線有選擇性的吸收作用,不同物質由于其分子結構不同,對不同波長光線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每種物質都具有其特異的吸收光譜。有些無色溶液,雖對可見光無吸收作用,但所含物質可以吸收特定波長的紫外線或紅外線。分光光度法主要是指利用物質特有的吸收光譜來鑒定物質性質及含量的技術,其理論依據是Lambert和Beer定律。

    分光光度法是比色法的發展。比色法只限于在可見光區,分光光度法則可以擴展到紫外光區和紅外光區。比色法用的單色光通過濾光片產生,譜帶寬度為40~120nm,精度不高,而分光光度法則要求近于真正單色光,其光譜帶寬最大不超過3~5nm,在紫外光區可到l nm以下。單色光通過棱鏡或光柵產生,具有較高的精度。

    第一節基本原理

    一、光的基本知識

    光是由光量子組成的,具有二重性,即不連續的微粒性和連續的波動性。波長和頻率是光的波動性的特征,可用下式表示:

    λ=C/υ

    式中λ為波長,具有相同的振動相位的相鄰兩點間的距離叫波長。υ為頻率,即每秒鐘振動次數。c為光速,等于299 770±4km/s。光屬于電磁波。

    自然界中存在各種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列成表l-l所示的波譜圖。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光譜范圍在200nm~10μm(1μm=1 000nm)之間。其中200~400nm為紫外光區,400~760nm為可見光區,760~10 000 nm為紅外光區。

    二、朗伯一比爾(1ambert—Beer)定律

    朗伯—比爾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這個定律是討論有色溶液對單色光的吸收程度與溶液的濃度及液層厚度間的定量關系。此定律是由朗伯定律和比爾定律歸納而得。

    1.朗伯定律一束單色光通過溶液后,由于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光能,光的強度就要減弱:若溶液濃度不變,則溶液的厚度愈大(即光在溶液中所經過的途徑愈長),光的強度減低也愈顯著。



    設光線通過溶液前的強度為Io(入射光的強度),通過液層厚為L溶液后.光的強度為It(透過光的強度),則表示透過光的強度是入射光強度的幾分之幾,稱為透光度(transmittance),用T表示。透光度隨溶液厚度的增加而減少,但實踐證明,透光度和溶液層厚度間并不存在簡單的定量關系,只有透光度的負對數(-lgT)才隨著溶液厚度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即

    將上述比例寫成等式,得到

    式中稱為吸光度(A)(absorbance),又稱為消光度(E)(degree of extinction)或光密度(D)(optical density)。所以

    A=K1L

    式中K1為比例系數,其值取決于入射光的波長,溶液的性質和濃度以及溶液的溫度等。

    上式表明,當溶液的濃度不變時,吸光度與溶液液層的厚度成正比,這就是朗伯定律。

    表1-1 電磁波譜

     

    >區域 >波長 >來源
    >M >常用單位

    y射線 10-12~10-10 10-3~0.1nm 原子核
    X射線 10-10~10-18 0.1~10nm 內層電子
    遠紫外 10-8~2×10-7 10~200nm 中層電子
    紫外 2×10-7~4×10-7 200~400nm 外層價電子
    可見 4×10-7~7.6×10-7 400~760nm 外層價電子
    紅外 7.6×10-7~5×10-5 0.76~50μm 分子振動與分子轉動
    遠紅外 5×10-5~10-3 50~1 000μm 分子振動與分子轉動
    微波 10-3~1 0.1~100cm 分子轉動
    無線電波 1~103 1~1 000m 核磁共振

     

    2.比爾定律當一束單色光通過有色溶液后,溶液液層的厚度不變而濃度不同時,溶液度愈大,則透射光的強度愈弱,其定量關系如下:

    A=K2C

    式中C為有色物質溶液的濃度;K2為比例系數,其值取決于入射光的波長,溶液的性質和液層的厚度,以及溶液的溫度等。

    上式表明,當溶液液層的厚度不變時,吸光度與溶液的濃度成正比,這就是比爾定律。


    相關文章

    關于公開征求兩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的通知

    關于公開征求《水質黃磷的測定鉬酸銨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見稿)》等兩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的通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水質黃磷的測定鉬酸銨分光光度法》等......

    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通則2321鉛、鎘、砷、汞、銅測定法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中藥中的鉛、鎘、砷、汞、銅,所用儀器應符合使用要求(通則0406)。除另有規定外,按下列方法測定。......

    水質分析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

    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財富,而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及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水污染問題逐漸加劇。因此,水質檢測是關乎民生的大事。小編精選了一些水質分析的技術實例,如分光光度法、共振散射光譜法、氣相色譜-質......

    總磷的測定——分光光度法篇

    總磷作為水質檢測的重要指標之一,測定方法一般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快速檢測包法,今天小編來交大家檢測結果相對精準、操作相對簡便的分光光度法。一、測定原理在中性條件下用過硫酸鉀使試樣消解,將所含磷全部氧......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含量要怎么做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在190~760nm波長范圍內測定物質的吸光度,用于鑒別、雜質檢查和定量測定的方法。通過測定物質在不同波長處的吸光度,并繪制其吸光度與波長的關系圖即得被測物質的吸收光譜。紫外可見吸......

    分光光度法測定磺基水楊酸合鐵

    磺基水楊酸是分光光度法測定鐵的有機顯色劑之一。磺基水楊酸與正三價鐵離子可以形成穩定的配合物,因溶液pH不同,形成配合物的組成也不同。在pH=9-11.5的NH3·H2O-NH4Cl溶液中,正三價鐵離子......

    分光光度法檢測食品中二氧化硫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測定方法測定二氧化硫的主要方法有:鹽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蒸餾滴定法、碘量法等。2.1 鹽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測定二氧化硫2.1.1原理:二氧化硫(或來自亞硫酸鹽)被四氯汞鈉吸收......

    分光光度法測定二氧化氯的含量

    (1)    二氧化氯標準貯備溶液制備: 在A瓶中放入300ml水,將A瓶一端玻璃管與空氣壓縮機相接,另一玻璃管與B瓶相連。B瓶為高強度硼硅玻璃瓶,瓶......

    濁度的測定——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適用于循環冷卻水中濁度的測定,其范圍0~45mg/L。1.0原理 六次甲基四胺與硫酸肼二者之間能定量地締合為不溶于水的大分子鹽類混懸液,本方法以此混懸液作為濁度標準,用分光光度法測定。......

    總磷總氮聯合測定實驗報告

    1. 實驗概述 1.1實驗目的及要求通過實驗,初步了解水體營養元素(氮、磷)聯合測定的原理與方法,對湖塘水質監測規范和要求有較直觀的認識。同時,認識到要在水質監測領域有創新,必須關......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