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0-04-08 17:06 原文鏈接: PNAS:恢復期血漿治療重癥COVID19,一針見效!

      我國科學家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對于10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癥患者,從COVID-19中康復的患者血液中提取的單劑量抗體似乎可以挽救生命、縮短癥狀持續時間、提高氧含量并加速病毒清除。

      這些初步的發現來自于近日發表在《PNAS》上的一項"試點研究"。這項研究在我國三家醫院進行,科學家們從康復病人(也被稱為恢復期血漿)體內中提取免疫抗體,并將其應用于與嚴重的COVID-19病例作斗爭的病人。

      但是它的發現提供了一種希望,一種有著悠久歷史和簡單前提的治療方法可以成為治療COVID-19呼吸困難患者的強有力的方法。在20世紀早期,醫生將從小兒麻痹癥、麻疹、腮腺炎和流感中康復的患者血液中攜帶的抗體轉移到那些仍然受到感染的患者身上。醫生觀察到,有了以前感染者對病毒的免疫記憶,接受恢復期血漿治療的患者似乎比未接受治療的患者恢復得更快、更徹底。

    圖片來源:NIAID-RML

      美國FDA于3月24日批準將這種療法作為臨床試驗的實驗性療法,并將其用于沒有其他選擇的危重病人,因為疫苗至少還需要一年才能研制出來,而COVID-19還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

      新的試點研究表明,這種療法不會令人失望。其中一名患者,46歲,患有高血壓,出現在醫院時伴有發燒、咳嗽、呼吸短促和胸痛,他依靠呼吸機將氧氣輸入肺部,但他的血氧水平只有可憐的86%。(正常讀數為95%至100%。)

      在癥狀出現11天后,他接受了所謂的恢復期血漿輸注。第12天,他的血液檢測結果顯示他不再感染SARS-CoV-2病毒。他體內的炎癥水平急劇下降。他的血氧水平已經上升到90%。第二天,他停止了已經使用了三天的機械通氣。

      除了肺部,病人的免疫系統和肝功能在他病情最嚴重的時候都處于危險之中,在他接受血漿抗體注射的四天后,它們都穩定地恢復了正常。

      一位49歲的婦女沒有任何潛在的疾病,COVID-19感染迅速發展為呼吸急促,導致她住院。在癥狀出現后的第七天,她的胸部x光片顯示出磨砂玻璃的典型不透明狀態,這表明她的體液或蛋白質積聚--浸潤--分散在兩個肺里。在癥狀出現后的第10天,她接受了恢復期血漿的注射。到第12天,她已經清除了體內的病毒,她的胸部x光片也明顯地清除了病毒。

      一名兩肺"大量浸潤"的50歲男性患者,在首次出現癥狀25天后,肺部病毒逐漸被清除,感染檢測呈陰性。

      在所有10名患者中,促使他們尋求緊急護理的癥狀要么消失了,要么在接受來自康復供者的抗體輸血后的1至3天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機械呼吸機的幫助下,三名患者中的兩名已經能夠降壓將氧氣輸送到鼻子里。

      10名患者無一死亡,只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一位患者臉上出現了紅色瘀傷。

      這項研究的目的不是讓沒有恢復期血漿的患者作為對照組。但是,作者確實從在同一家醫院接受治療的10名COVID-19患者中隨機選擇了一個對照組,并將其與10名年齡、性別和疾病嚴重程度相匹配。

      兩組患者入院第一天的情況基本相同。但在接下來的幾周里,他們的病情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發展。在對照組中,3人死亡,6人病情穩定,1人在研究期間病情有所好轉。

      在接受恢復期血漿治療的患者中,有3人出院,其余7人被評為"大有好轉",可以出院了。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寫道:"這項關于[恢復期血漿]治療的初步研究顯示,在治療嚴重的COVID-19患者方面具有潛在的治療效果和低風險。一劑含有高濃度中和抗體的[恢復期血漿]可以迅速降低病毒載量,并有助于改善臨床結果。"

      該研究由中國國家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國家聯合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等機構領導進行,研究人員表示,只有更大更詳細的研究才會澄清這種恢復期血漿產生最有效的治療效果的劑量,并在理想的情況下進行治療。

    相關文章

    新冠感染后“腦子不轉了”?警惕“腦霧”!

    最近多位朋友問:新冠感染后開始上班,發現“腦子不轉了”,很簡單的工作竟然也頻繁出錯。有必要整理一下已經在新冠后遺癥中已被重視許久的“腦霧”。1,什么是腦霧?(圖源【2】)腦霧(brainfog)是一個......

    NatMed:識別出能幫助開發老年癡呆最佳血液檢測手段

    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哪些血液檢測手段能在疾病最早期階段最佳地幫助檢測阿爾茲海默病,以及哪種血液檢測手段最能檢測相應的治療效果。阿爾茲海默病病理學表現的血液生物標志物在臨床前......

    21條新版指南指路健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進一步提高腫瘤和血液病診療規范化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維護患者健康權益,我委委托有關單位制修訂了腫瘤和血液病相關病種診療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見附件......

    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決定壽命長度?維持在什么范圍合理?

    關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確實與人的健康是掛鉤的,如果能夠一直保持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合理,健康也會更加有保障,尤其是年紀大的人,血管開始老化后,再加上一些不良的習慣,很容易讓血管中的膽固醇含量持續升高,也......

    勇立潮頭,奮楫爭先。第十五屆蘇州血液學峰會圓滿收官

    2022年10月8日-9日,國內外眾多血液學頂級專家齊聚人間天堂姑蘇城,共同參與第十五屆蘇州血液學峰會。悠悠十余載,漫漫征程路,目前蘇州血液學峰會已成為血液學領域的重要學術盛會,也是全國眾多血液學同道......

    這兩所大學合力揭示了遺傳風險基因調控COVID19的新機制

    COVID-19是由SARS-CoV-2感染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根WHO統計全球累計報告逾5.74億名次確診病例,已經造成超過639.5萬名患者死亡。SARS-CoV-2進入機體后,通過Spike蛋......

    PNAS:吸入的有毒細小顆粒可通過血液從肺部進入大腦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呼吸受污染的空氣可能導致有毒顆粒通過血液從肺部轉移到大腦,從而可能會導致大腦疾病和神經系統損傷。相關研究結果于2022年6月20日在線發表在PNAS期刊上......

    Cell:首次公布了四種COVID19疫苗的正面比較結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員首次發表了關于四種類型的COVID-19疫苗如何使身體準備好對抗SARS-CoV-2的分析。他們深入研究了T細胞、B細胞、抗體水平在接種疫苗......

    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導致吉蘭巴雷綜合征發病率增加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分析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ationalHealthService,NHS)數據時發現,第一劑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與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吉蘭-巴......

    Nature:返老還童新方法年輕的腦脊液逆轉大腦衰老

    早在2005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就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用年輕小鼠血液替換老年小鼠血液,能夠使老年小鼠恢復組織活力,逆轉衰老跡象。這引發了一陣研究熱潮,科學家們開始研究年輕人的血液中是否含有......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