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重金屬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屬,比如金、銀、銅、鐵、鉛、鋅、鎳、鈷、鉻、汞、鎘等,其中砷是非金屬元素,但是其性質類似金屬元素,根據它的毒性,在食品行業中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貴金屬的限制。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新標準
鎘的含量精白米:< 0.4毫克/千克;貝殼類以及魷魚、章魚等頭足類海產品(不包括牡蠣和扇貝):< 2毫克/千克;鉛的含量魚類:< 0.3毫克/千克。
中國已于2005年10月實施《食品污染物限量》強制性國家標準
精白米中鎘含量:最高不能超過0.2毫克/千克。高于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0.4毫克/千克的指標,主要是因為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中大米的比例遠遠高于很多國家。
肉類鎘限量:≤0.10毫克/千克。
魚類食品中鉛含量:最高不能超過每千克0.5毫克。高于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0.3毫克,這是因為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中,魚類食品的比例偏少的緣故。
鉛限量
糧食-現行標準是0.4毫克/千克;而國際標準為0.2毫克/千克。
蔬菜-是0.2毫克/千克;
國際標準是0.1毫克/千克。
攝入量-我國居民從食品中攝入的鉛約為82.5微克/天,雖然低于世界衛生組織86微克/天的標準,但遠遠高于西方發達國家每天十幾微克甚至幾微克的水平。
中國新的食糖衛生標準規定:總砷(以As計)≤1.0 mg/kg鉛(Pb)≤0.5 mg/kg銅(Cu)≤1.0 mg/kg
中國在2001-08-06發布2001-10-01實施的
無公害蔬菜國家標準中重金屬的限量標準為:
?鉻(以Cr計)≤0.5 mg/kg
?鎘(以Cd計)≤0.05 mg/kg
?汞(以Hg計)≤0.01 mg/kg
?砷(以As計)≤0.5 mg/kg
?鉛(以Pb計)≤0.2 mg/kg
與貴金屬標準相對應就有相關的檢測方法,對于貴金屬的檢測方法你知道有哪些?
1.原子熒光光度法(AFS):
是通過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汽在輻射能激發下所產生熒光的發射強度來測定待測元素的一種分析方法。翟毓秀等人應用AFS—2201型雙道原子熒光光譜儀進行了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法測定食品和飼料中的鉛。采用高氯酸做介質,并對各種最佳分析條件進行了探討和驗證。檢出限為0.3ug/L,線性范圍為1.00—500ug/L ,回收率為87%—98%。原子熒光光度法的檢出限低于原子吸收法,譜線簡單且干擾少,但線性范圍較寬,應用元素有限,僅用于砷、銻、秘、硒、磅、鍺、錫、鉛、鋅、錫、汞的分析。
2.電感藕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分析技術:
將電感藕合等離子體與質譜聯用,利用電感藕合等離子體使樣品汽化,將待測金屬分離出來,從而進人質譜進行測定。ICY—MS可通過離子荷質比進行無機元素的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同時進行多種元素及同位素的測定、可激光采樣、氫化物發生、低壓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氣相色譜、毛細管電泳等進樣或分離技術聯用,具有比原子吸收法更低的檢測限,是痕量元素分析領域中最先進的方法,但其價格昂貴,易受污染,可用于除汞以外的絕大多數重金屬的測定。黃志勇等采用ICP—MS對丹參中的重金屬進行了檢測,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參考物質檢驗測量方法的準確性和精密度,回收率大部分在90%—110%,精密度小于5%。王小如等采用該法對六神丸和牛黃解毒丸中重金屬進行了測定,實現了多元素同時測定,對不同廠家所生產的六神丸和牛黃解毒丸中多種金屬元素的量進行了比較,發現同一種藥品中金屬元素量差別較大。
3.電感藕合等離體原子發射光譜(ICP—AES):
高頻感應電流產生的高溫將反應氣加熱、電離,利用元素發出的特征譜線進行測定譜線強度與重金屬量成正比。ICP—AES具有靈敏度高,干擾小,線性寬,可同時或順序測定多種金屬元素,有對高溫金屬元素進行快速分析的特點。但檢測靈敏度較ICP—MS略差,可用于除鎘,汞等絕大部分金屬元素的測定。方紅等人采用五氧化二釩作催化劑,HNO3—H2SO4消解法對化妝品前處理后,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同時測定砷、鉛、汞,方法簡便快速,回收率在95%—103.5%之間,相對標準偏差不大于3%。近年來新發展的技術置矩端視ICP—AES,采用軸向測光,增強了取樣信號量,提高了靈敏度和信噪比。而流動注入(FI—HG)進樣技術與ICP—AES儀器聯用,有效地解決了其試劑用量大、靈敏度低的問題。陳世忠采用該法測定黃姜中微量元素,獲得砷、銻和鉍的檢出限分別為1.8×10-9、2.4×10-9和3.1×10-9 ,相對標準偏差(RSD)分別為3.0%、5.4%和4.0%,回收率為90%—108%。
4.高效液相色譜法:
痕量金屬離子與有機試劑形成穩定的有色絡合物,然后用HPLC分離,紫外—可見檢測器檢測,可實現多元素同時測定。卟啉類試劑具有靈敏度高,能和多種金屬元素生成穩定的絡合物,目前已廣泛用作HPLC測定金屬離子的衍生試劑。但絡合試劑的選擇有限,給HPCL的廣泛應用帶來了局限性。臺希等用固相萃取富集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環境水樣中痕量重金屬鎳、銅、銀、鉛、鎘和汞,檢出限分別為3ng/L、2ng/L、4ng/L、3ng/L、1.5ng/L和3ng/L ,方法相對標準偏差為1.8%—3.2%,標準回收率為92%—107%;楊亞玲等采用固相萃取富集一高效液相色譜對三七、牛角天麻、無根藤和蟲草中的銅、鎳、錫、鎘、鉛和汞進行了測定,檢出限分別為1.8×10-9、1.5×10-12、2.2×10-12、1.5×10-12、1.8×10-12、2.2×10-12 ,回收率分別為98%、102%、103%、99%、96%、102%。
5.酶抑制法:
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需要建立現場快速檢測重金屬的方法,因此環境污染物的快速檢測技術應運而生。與傳統檢測技術相比,雖然對環境污染物的檢測只能定性,靈敏度和準確性也低于傳統檢測技術,但是快速檢測技術具有方便、快速、經濟的優點,非常適合現場檢測。酶抑制法測定重金屬的基本原理就是重金屬離子與形成酶活性中心的巰基或甲巰基結合后,改變了酶活性中心的結構與性質,引起酶活力下降,從而使底物—酶系統中的顯色劑顏色、pH、電導率和吸光度等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可直接通過肉眼或借助于電號、光信號等加以區別。與傳統的重金屬分析方法相比,酶抑制法具有快速、簡便、對所分析的樣品需要量少等優點,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目前用于痕量重金屬測定的常用酶有脲酶、過氧化物酶、黃嘌呤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丁肽膽堿脂酶和異檸檬酸脫氫酶等。由于脲酶廉價易得,故使用最廣泛。建立脲酶抑制檢測技術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緩沖系統,華銀峰等人系統研究了重金屬和緩沖液類型及其濃度對脲酶抑制率的影響,為脲酶抑制放在快速測重金屬離子中最佳檢測條件的選擇提供了理論依據。Toren等用pH穩態動力學方法對污染環境中Ag+的濃度進行了檢測,檢測極限達(0.2—1.0)×10-7mol/L。脲酶抑制法也可與薄色譜法聯合測定重金屬含量,檢測限可達0.02—3ug/L ,其中檢測限較低的是Hg2+, Cu2+和Ag+,分別為0.02ug/L、0.06ug/L和0.13ug/L ,對氯化甲基汞和乙酸苯汞等有機汞化合物檢測限為0.03ug/L。此外,脲酶測溫滴定法和電勢滴定法分別可以測定濃度為1mg/L的Ag+和1-10mg/L的Cd2+。重金屬對酶的抑制效應往往與它們的生物毒性相關,因此酶抑制法還可用于對污染環境重金屬的風險評價。此外,使用傳感器件還能放大重金屬離子對酶的制效應,從而大幅度提高檢測靈敏度。
6.免疫分析法:
是一種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靈敏度的分析方法,在環境分析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用免疫分析法對重金屬離子進行分析,首先必須進行兩方面的工作:第一是選用合適的絡合物或其它化合物與金屬離子結合,使其獲得一定空間結構,從而產生反應原性;第二是將結合了金屬離子的化合物連接到載體蛋白上,產生免疫原性,其中與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的選擇是能否制備出特異性抗體的關鍵。Wiley D E等最先用谷胱甘肽—Hg復合物免疫小鼠制備了2株對Hg(Ⅱ)有特異性的單克隆抗體4A10和1F10。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表明,對兩株抗體汞的解離常數分別為2.3nmol/ L和3.7nmol/L ,谷胱甘肽、其它金屬陽離子和抗體均不發生交叉反應。Blake D A等發現,金屬絡合物也可以被用來作免疫動物制備金屬的特異性抗體,因此只需要少數幾種絡和劑就可完成多數重金屬離子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樣品的免疫分析。但是,金屬離子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非常困難,而較容易制備的多克隆抗體又難以滿足對金屬離子的特異性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汞等重金屬離子的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與發展。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修訂發布《生物降解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GB/T32366—2025)國家標準,旨在提升生物降解材料家族主力之一的PBAT產品質量水平。隨著人們環保......
近日,關于可復美面膜產品被檢測出違禁成分EGF(表皮生長因子)的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事件的發酵始于一位消費者在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后,面部出現疑似“饅化”現象。該消費者將產品送至......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4項嬰童用品國家標準,涉及嬰童用品標識設計、游泳運動配套用品、感統訓練產品、如廁器具領域,為嬰童用品質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據了解,《嬰童用品標識設計及應用指南》......
4月1日起,互聯網平臺及產品服務個人信息處理、智能門鎖網絡安全、能源互聯網系統、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人造板及其制品、文物出境審核規范等一批重要國家標準開始實施,將為規范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引領傳統產業優......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批準216項包括《白酒質量要求第5部分:豉香型白酒》等在內的推薦性國家標準,廢止39項包括《塑料聚丙烯酰胺殘留丙烯酰胺含量測定方法》等在內的推薦性國家標準。以下為批......
3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25),并于2027年3月16日正式實施。新發布標準包括:食品標簽標準2項、特殊膳食......
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3月27日發布了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這些標準主要聚焦民生關切和產業發展需求,標準之間相互銜接,協同管控食品安全風險。新發布標準包括:食品標簽標......
近日,某媒體對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13款宣稱零添加的醬油,檢測結果引發熱議,在消費者中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究竟這一檢測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真相?我們不妨從科學視角深入剖析,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此次爭......
關于征求《調味品分類》等18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意見的通知各有關單位及個人:根據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現就《調味品分類》等18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公開征求意見。請各有關單位或個人于2025年......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30項擬立項國家標準項目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5年4月13日。此次公開征求的擬立項國家標準涉及《醫學實驗室和體外診斷系統細菌或真菌耐藥機制檢測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