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中斌,王利霞 作者單位:榆林市第二醫院,陜西 榆林 719000
【關鍵詞】 血細胞自動分析;白血病;漏診;分析
隨著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的使用,白細胞二分群、三分群自動血液分析儀已普及,五分群也廣泛使用,血常規檢查在短時間內從手工操作過渡到半自動、全自動檢測,同時也帶來許多不可避免的問題。其中工作人員對先進儀器性能缺乏全面掌握,對異常結果未做全面分析,盲目發出報告,從而易造成各類疾病的漏診、誤診。在此將我院2002年至2005年漏診3例白血病作以分析,與同行們共勉。
1 病例資料
例1:患者王成年,男性,36歲,于2002年7月9日因全身關節疼痛來我院骨外科就診,行風濕系列、血沉、血細胞分析檢查,結果抗“O”陽性,血沉39 mm/h,血紅蛋白111 g/L,白細胞7.9×109/L,血小板114×109/L,淋巴細胞0.22,中性粒細胞0.74,單核細胞0.03,嗜酸細胞0.01。因患者僅表現輕度貧血,未作鏡檢分類,臨床診斷風濕病,收入外科治療。使用抗生素治療1周,疼痛未減輕,伴有全身出血點,16日再行血細胞分析檢測,白細胞37.9×109/L,血紅蛋白97 g/L,血小板34×109/L,淋巴細胞0.04,單核細胞0.07,中性粒細胞0.88,嗜酸0,嗜堿0.01,乃未作鏡檢,臨床考慮血液病,次日做骨髓穿刺,診斷為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轉血液內科治療無效,于19日死亡。
例2:患者席小娟,女性,33歲,2004年5月6日因鼻、牙齦出血來我院就診,經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109 g/L,血小板41×109/L,白細胞11.1×109/L,淋巴細胞0.64,單核細胞0.22,中性粒細胞0.10,嗜酸0.02,嗜堿0.02。未作鏡檢幼稚細胞報告。臨床初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治療4 d,10日復查血細胞分析,血紅蛋白99 g/L,血小板33×109/L,白細胞19.2×109/L,淋巴細胞0.81,單核細胞0.11,中性粒細胞0.06,嗜酸0,嗜堿0.02。此時外周血幼稚細胞達0.34。當日骨穿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經化療后緩解,6月2日出院。
例3:患者尹治奇,男性,56歲,2005年3月9日因上腹疼痛、惡心、厭食來我院消化內科就診,查體劍突壓痛明顯,臨床行胃鏡、血細胞分析檢查,胃鏡報出血性潰瘍,血紅蛋白119g/L,白細胞32.9×109/L,血小板98×109/L,淋巴細胞0.10,中性粒細胞0.83,單核細胞0.03,嗜酸細胞0.01,嗜堿細胞0.03,未作鏡檢報告。經對癥治療7 d,腹痛緩解,但出現寒戰、高熱。17日再行血細胞分析,血紅蛋白101 g/L,白細胞71.3×109/L,血小板68×109/L,淋巴細胞0.05,中性粒細胞0.86,單核細胞0.04,嗜酸細胞0.01,嗜堿細胞0.04。鏡檢外周血有中晚幼為主的異形細胞。18日骨穿報告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化療后緩解。
2 分析結果
2.1 檢驗人員缺乏臨床知識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常以高熱、出血、肝、脾、淋巴結腫大、骨關節痛為特點,個別患者僅表現某一方面。我們部分檢驗人員由于對非典型癥狀缺乏足夠的認識,思路狹窄,即便血常規報告異常,仍憑借主觀判斷,不作涂片鏡檢,盲目發出報告單,致白血病細胞漏檢。臨床檢驗人員應熟悉急性白血病的各種臨床表現特點,當血紅蛋白、血小板減少,白細胞超越正常參考值,或直方圖異常的血標本均應涂片鏡檢[1],防止各類白血病細胞漏檢。
經常獻血的人不僅僅能獲得溫暖和滿足感,獻血還可能增強人體產生健康血細胞的能力,從而降低患血癌的風險。一生中獻血超過100次的男性更有可能擁有攜帶某些有益突變的血細胞,這表明獻血能促進這些細胞的生長倫敦......
大多數感染了SARS-CoV-2冠狀病毒的人在急性期過后都會康復。然而,相當一部分感染者會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癥狀,即長新冠(LongCOVID),癥狀表現多種多樣。長新冠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也沒......
血細胞又稱“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細胞,能隨血液的流動遍及全身。血細胞常用的染色方法是細胞涂片,在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之前需要固定和染色。固定是將細胞蛋白質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聯凝固,以保持其原有結構......
北京時間8月6日,發表在《ScienceAdvances(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聯合研究團隊發現,表觀遺傳調控因子PHF19對HSC分化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它,血液組織將失衡......
血細胞分析儀又叫血液細胞分析儀、血球儀、血球計數儀等,是醫院臨床檢驗應用非常廣泛的儀器之一。現代血細胞分析儀的五分類技術許多采用了和當今非常先進的流式細胞儀相同的技術,如散射光檢測技術、鞘流技術、激光......
一粒沙子大小的簡單創新裝置能夠幫助我們分析細胞和微小顆粒,就好像它們就在人體內一樣。用于流體分析的新型微裝置將通過“器官芯片”系統在藥物開發和疾病研究領域實現更多定制化實驗。它還可以改變自然災害區的水......
健康的成年人每秒產生大約200萬個血細胞,其中99%是攜帶氧氣的紅細胞,另外1%是血小板和免疫系統中的各種白細胞。關于所有不同種類的成熟血細胞是如何從骨髓中同一種“造血”干細胞中提分化出來的這個問題一......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癌癥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干細胞技術與實驗醫學研究所(HI-STEM)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將人血細胞直接重新編程為一種以前未知的神經干細胞。這些誘導性干細胞類似于在中樞......
今日,Sobi和NovimmuneSA公司聯合宣布,美國FDA批準雙方共同開發的干擾素γ(IFNγ)抗體Gamifant(emapalumab-lzsg)上市,用于治療兒童或成年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
血細胞分析儀是醫院臨床檢驗應用非常廣泛的儀器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血細胞分析的技術也從幾年前的三分類轉向現在的五分類,從二維空間進而轉向三維空間,同時現代血細胞分析儀的五分類技術許多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