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9-04-18 14:35 原文鏈接: GFP在大腸桿菌中的誘導表達及超聲破碎抽提

    實驗概要

    本實驗介紹了GFP在大腸桿菌中的誘導表達和細菌蛋白的超聲破碎抽提原理及操作步驟等。

    實驗原理

    把含有外源基因的表達載體轉化的大腸桿菌在有相應抗菌素和誘導物的條件下培養,可以誘導外源蛋白在大腸桿菌中表達。利用溶菌酶、反復凍融或超聲波破碎的方法將誘導培養的細菌的細胞壁破碎后,可使那些可溶性的外源蛋白釋放出來,再利用硫酸銨沉淀、蛋白質層析技術和制備電泳等方法能夠將外源蛋白分離純化出來,供進一步的研究使用。有些過量表達的外源蛋白往往在細菌中形成不溶性的包涵體,細胞破碎、離心后這些包涵體出現在沉淀中,這樣的蛋白需要用高濃度的尿素或   SDS變性處理后才能溶解。超聲破碎時要產生大量的熱,會引起蛋白的變性。為了避免產生高溫,超聲時一般使用間隔的脈沖處理,而且應在冰浴中進行。本實驗使用超聲波破碎法抽提蛋白,因為表達的外源蛋白GFP(綠色熒光蛋白)比較耐高溫,故省去了冰浴。

    主要試劑

    1. LB培養液
    2. 氨卞青霉素
    3. L-阿拉伯糖
    4. 硫酸銨
    5. 細菌蛋白抽提液(100mmol/L NaCl,10mmol/L EDTA, pH 8.0)

    主要設備

    1. 恒溫搖床
    2. 小型高速離心機
    3. 超聲波組織細胞破碎儀
    4. 玻璃試管,三角瓶
    5. 1.5mL和5mL 塑料離心管
    6. 移液槍,槍頭

    實驗材料

    pGLO轉化的大腸桿菌

    實驗步驟

    1. 大腸桿菌的誘導培養:
       1) 從Amp /LB瓊脂板上培養的pGLO轉化的大腸桿菌中挑取2-3個菌落,接種于 Amp (終濃度為50微克/mL)的5mL LB的玻璃試管中,培養兩管,放恒溫搖床中,37℃培養過夜。

       2) 將其中一管保存于4℃,另一管所有5mL的培養物加到裝有150mL的LB培養液的三角瓶中,加入L-阿拉伯糖干粉150毫克和氨卞青霉素(終濃度為50微克/mL),恒溫搖床上37℃振蕩培養過夜。
    2. 超聲破碎抽提:
       1) 將誘導培養的大腸桿菌培養物轉移到數只5mL離心管中,8000轉/分離心5分鐘,傾去上清液后,在沉淀上面再加培養物,繼續離心,將所有的培養物都收集在一起。

       2) 每管中加入1.5mL的細菌蛋白抽提液(100mmol/L NaCl,10mmol/L EDTA, pH 8.0),用槍吹打,使沉淀懸浮。

       3) 將離心管放在小試管架上,將超聲波破碎儀的金屬頭插到離心管中,調整好試管的位置后關上超聲破碎儀的門,打開儀器的電源,對每只離心管中的菌體進行超聲破碎。條件:功率80瓦,工作2秒,間隔2秒,每一次處理5個循環。
       4) 4次處理后,8000轉/分離心5分鐘。

       5) 取出離心管,在紫光燈下觀察離心管底的沉淀,如果大量沉淀仍然為綠色,則說明破碎不夠,繼續按前面方法再超聲處理2次,然后再離心。如果僅有很少的綠色沉淀或根本看不到,說明破碎完全。
       6) 小心吸出上清液,集中放到干凈的5mL離心管中,體積不要超過4mL,逐步地加入少量硫酸銨干粉,使達到飽和,8000轉/分離心5分鐘。

      7) 將離心管取出,放紫光燈下觀察,沉淀中應該能看到明亮的綠色熒光。將上清液傾去,蛋白沉淀物4℃保存,或冷凍于-20℃。


    相關文章

    天津工生所開發出新型大腸桿菌光/暗誘導高效表達系統

    大腸桿菌在生物基化學品和酶蛋白生產中應用廣泛。乳糖操縱子系統是大腸桿菌中調控基因表達的組成部分,其中阻遏蛋白LacI通過結合操縱序列來抑制基因的轉錄。誘導劑IPTG通過與LacI結合,解除其抑制作用,......

    天津工生所開發出新型大腸桿菌光/暗誘導高效表達系統

    大腸桿菌在生物基化學品和酶蛋白生產中應用廣泛。乳糖操縱子系統是大腸桿菌中調控基因表達的組成部分,其中阻遏蛋白LacI通過結合操縱序列來抑制基因的轉錄。誘導劑IPTG通過與LacI結合,解除其抑制作用,......

    納米藥物搭上細菌順風車戰癌王

    許多胰腺腫瘤就像堡壘,周圍環繞著密集的膠原蛋白和其他組織基質。這些組織可保護腫瘤并幫助它們免受免疫療法的打擊,從而導致免疫療法對“癌王”胰腺癌束手無策。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團隊利用細菌滲透到......

    Science:大腸桿菌的耐藥性進化能力遠遠超過科學家們之前的想象

    根據11月24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大腸桿菌可能比科學家之前認為的更有能力進化出抗生素耐藥性。在SFI外部教授AndreasWagner的帶領下,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繪制了一種大腸桿菌蛋白的......

    用生肉喂狗增加感染耐抗生素大腸桿菌風險

    英國研究人員通過對600只健康寵物狗的研究發現,給狗喂食未煮熟的生肉會增加它們排出大腸桿菌的風險,而這種大腸桿菌是無法被廣泛使用的抗生素——環丙沙星所滅殺的。近日,相關研究發表于OneHealth。大......

    山大梁泉峰發《AdvancedScience》合成生物學新進展人工多倍體菌株構建

    近日,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梁泉峰/祁慶生團隊在AdvancedScience上發表題為“CreatingPolyploidEscherichiacolianditsApplicationinEff......

    西班牙研究發現耐藥細菌潛伏在40%的超市肉類中

    西班牙研究發現,雞肉、火雞、牛肉和豬肉中存在"超級細菌"。在西班牙的一項研究中,40%的超市肉類樣品中發現了耐多種抗生素的大腸桿菌。抗生素耐藥性在全世界達到了危險的水平。據估計,全......

    研究揭示大腸桿菌誘導肉鴨腸道損傷和炎癥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科研團隊揭示了大腸桿菌O88通過氧化磷酸化和核糖體途徑誘導肉鴨腸道損傷和炎癥反應的分子機制,為有效防治肉鴨的大腸桿菌病提供理論依據。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細胞與感染微生物學......

    原生大腸桿菌可在惡劣腸道環境中存活治病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將基因工程細菌引入腸道來治療疾病。在過去,這些嘗試主要集中于改造常見的實驗室大腸桿菌菌株,這種菌株無法與適應宿主的本地腸道細菌競爭,從而大幅度地降低了療法的效果。現在,來自美國......

    單個突變讓大腸桿菌對宿主昆蟲有益

    一項研究發現,珀椿象與一個大腸桿菌實驗菌株之間的互惠(或稱共生)相互作用能通過大腸桿菌的一個單一突變進行快速改造。研究結果或有助理解有益微生物如何與它們的宿主共同生長,以及驅動這種關系的分子機制。相關......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