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9-02-19 13:44 原文鏈接: Science關注:弓形蟲可能會增加精神分裂癥風險

      養貓的人可能都了解過“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一種由貓科動物攜帶的腦寄生蟲,約1/3的人會感染。

      弓形蟲不是細菌或病毒,而是一種與引起瘧疾的寄生蟲有關的單細胞微生物。貓在食用受感染的嚙齒動物、鳥類以及其他動物后,會被這一微生物感染,并引發弓形蟲病。數據顯示,美國約40%的貓感染有弓形蟲,大多數沒有出現明顯癥狀,但是如果這一寄生蟲擴散到肝臟或者神經系統,它們可能會導致黃疸或者失明以及性格大變。

      人類如何被感染?

      在美國,約11%的人感染弓形蟲,但是在吃生肉或者衛生條件差的地區,這一比例要高很多,例如歐洲和南美洲一些地區的感染率超過90%。

      事實上,幾乎所有哺乳動物(雞、鴨、鵝、豬、羊等)和鳥類都可能被弓形蟲感染。所以如果人食用了受感染的肉類(因烹飪溫度不夠、時間過短而無法殺死弓形蟲),感染的風險就會增加。

      除了受感染的生肉,貓屎也是重要的傳染源,因為貓是弓形蟲的終末宿主,寄生蟲只在貓體內進行繁殖,并伴隨貓屎排出囊合子(oocysts)得以延續。在感染的最初幾周,貓每天會排泄大量寄生蟲的囊合子至貓砂盆里。這些囊合子必須在外界發育2-5天才具有傳染性(所以,鏟屎官及時鏟屎很重要)。

      雖然一些人會因為直接接觸家貓和貓糞便而患上弓形蟲病。但是一旦弓形蟲卵囊進入土壤和水中時,能夠存活一年或更長時間,這容易讓更多的人感染。

      對于健康人群而言,弓形蟲感染常常會導致類似于流感的病癥,或者根本沒有癥狀;但是對于那些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危險甚至致命的。同時,孕婦在懷孕期間首次感染弓形蟲,有很大的概率會產生嚴重損傷胎兒。

    單細胞寄生蟲在分裂過程中(圖片來源:KE HU AND JOHN M. MURRAY/WIKIMEDIA COMMONSCC-BY 4.0)

      弓形蟲感染會導致精神類疾病?

      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假設弓形蟲在精神疾病中發揮作用,包括精神分裂癥。超100項研究已經發現了關聯性,但是并沒有研究顯示,寄生蟲會直接導致精神類疾病。

      大多數證據來自于嚙齒動物——當它們感染了弓形蟲后會表現出奇怪的行為,例如對貓尿氣味不再恐懼,甚至于它們會自己走近貓(它們的天敵)。

      科學家們認為,弓形蟲會在大腦中調控恐懼、決策的區域形成囊腫,從而改變其功能。此外,囊腫可能也會通過提高多巴胺水平來影響行為。有證據表明,弓形蟲能夠永久性地改變大腦,即便寄生蟲被清除很久后,小鼠也不會害怕貓。

      弓形蟲同樣會在人類神經元內形成囊腫。在患有艾滋病或者其他免疫差的病人中,囊腫會生長、復制,導致致命的腦部炎癥、癡呆和其他神經類疾病。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認為,在健康人體內的囊腫是良性的,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弓形蟲感染能夠改變性格,增加發生精神分裂癥等疾病的風險。即便沒有直接感染大腦,慢性弓形蟲感染會加劇炎癥,而炎癥與精神分裂癥、自閉癥等精神類障礙有關。

      來自杜克大學的遺傳學家Karen Sugden表示,雖然關于弓形蟲病如何導致精神疾病的機制假設“非常受關注”,但是拿人做試驗極其困難。

      2016年,Karen Sugden團隊發現,200名感染弓形蟲的新西蘭人并沒有表現出發生精神分裂癥或任何其他精神類疾病的高風險。但是,她強調,這一研究并未證明寄生蟲與精神類疾病無關。

      為了確定弓形蟲病是否會導致精神分裂癥,Karen Sugden認為在患者確診精神分裂癥之前,必須知道患者是否在兒童或者青少年期接觸弓形蟲。但是,她的研究只在38歲時進行了弓形蟲檢測,這個時間太晚了,無法判斷寄生蟲感染與精神分裂癥是否直接關聯。

      Karen Sugden的研究樣本量小,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罕見疾病,通常發生在約1%的人群中。“為了獲得可靠的統計數據,研究人員需要長期隨訪好幾萬甚至于數十萬人,定期檢測弓形蟲感染和精神類疾病,以確定哪一種狀況最先出現。”她解釋道。

      可能會增加風險,但是概率很低

      上個月,科學家們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期刊發表了第一項研究,他們招募了超8萬丹麥獻血者。這其中,患有精神分裂癥的人數很少,只有151人。

      該研究發現,接觸弓形蟲的人群發生精神分裂癥的幾率增加了47%。當他們將分析范圍縮小到28名在弓形蟲感染檢測中呈陽性結果后首次確診為精神分裂癥的患者時,結果顯示,感染弓形蟲的人發生精神類疾病的風險可能高2.5倍。

    https://doi.org/10.1016/j.bbi.2019.01.026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病毒學家Robert Yolken表示,雖然風險增加,但是因為精神分裂癥的總體發生率很低,所以感染只略微增加了幾率——從1%增加至2-3%。

      Robert Yolken和其他學者懷疑,弓形蟲本身并不會引發精神類疾病,但是它與遺傳變異相互作用會讓一些人更容易受到影響。他認為,弓形蟲感染應該納入一系列環境因素中,這些因素會讓精神分裂癥風險增加,例如產前感染等。

      所以,我們應該擔心嗎?

      即便已經被診斷感染有弓形蟲,目前的研究表明,由弓形蟲感染直接導致精神分裂癥的概率很低。概率有多低?已有的研究還不足以得出結論,但是相比于其他致病因素,這一影響可能不足以為憂。

      弓形蟲并不應該成為放棄家養寵物的理由。Robert Yolken自己也有養貓,他認為,只有合理預防和治療寄生蟲感染,才能真正阻止弓形蟲對神經健康的影響。

      那么,如何避免弓形蟲感染?

      首先,正確烹飪食物、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生肉以及污染的熟食;

      其次,養貓的朋友需要注意避免貓咪捕食可能受感染的動物,應喂熟食和成品貓糧;

      同時,注意日常衛生,每天清理貓砂,接觸動物排泄物后要認真洗手;

      最后,弓形蟲感染有多種簡便有效的藥物治療,請謹遵醫囑。

      參考資料:

      Reality check: Can cat poop cause mental illness?

      Large-scale study of Toxoplasma and Cytomegalovirus show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infection and serious psychiatric disorders


    相關文章

    全球首個治療精神分裂雙靶點激動劑被發現

    記者從煙臺大學獲悉,該校藥學院、分子藥理和藥物評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田京偉/張劍釗/蘆靜團隊與綠葉制藥集團創新研究院合作,首次發現痕量胺相關受體1和5-HT2C受體的相似結合模式。該模式可用于新一代抗精......

    “改造”后的弓形蟲有妙用,可向神經元遞送治療性蛋白質

    寄生蟲弓形蟲因為可以侵入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而一直被“人人喊打”,但科學家決定利用這一特征讓它充當治療工具。《自然·微生物學》29日報告了一個在動物模型中改造弓形蟲的方法,使其可穿過血腦屏障,向寄主神經元......

    《Nature》子刊連續發文揭示精神分裂癥患者和兒童的信息選擇機制

    近期,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陳輝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在《NatureMentalHealth》《NatureCommunications》接連發表了兩篇論文,在人類注意和工作記憶研究領域再獲新進展,分......

    華中農大團隊發現抗弓形蟲藥物設計新靶標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資源發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湖北洪山實驗室、動物醫學院申邦團隊在人獸共患寄生原蟲——弓形蟲的營養代謝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發現定位于弓形蟲頂質體的一類全新的丙酮......

    最長壽的貓是它倆

    一項對英國數千只寵物貓的研究顯示,最長壽的貓的壽命是最短壽的貓的兩倍多。5月7日,相關成果發表于《貓科動物醫學與外科雜志》。“就預期壽命而言,對貓的研究很少。”英國皇家獸醫學院的 DanO’......

    人獸共患弓形蟲適應機制獲揭示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新發和人獸共患病研究中心教授肖立華和馮耀宇團隊與合作者在人獸共患病原體弓形蟲核糖代謝研究中獲得重要突破,他們研究揭示了人獸共患弓形蟲適應寄生生活的代謝適應機制。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

    養貓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癥風險?幾率很小

    ·“由于貓只在很短的時間內排出生物體,因此人類通過與它們一起生活的貓接觸而感染弓形蟲的機會相對較小。也就是說,養貓并不意味著會感染弓形蟲。”養貓可能增加患精神分裂相關疾病的風險?近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

    養貓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癥風險?幾率很小

    ·“由于貓只在很短的時間內排出生物體,因此人類通過與它們一起生活的貓接觸而感染弓形蟲的機會相對較小。也就是說,養貓并不意味著會感染弓形蟲。”養貓可能增加患精神分裂相關疾病的風險?近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

    研究稱貓有近300種面部表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15.shtm......

    科學家揭示精神分裂癥跨尺度環路機制

    精神分裂癥是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終生患病率約1%。由于精神分裂癥具有高致殘性、青壯年期發病、低康復率等特點,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然而,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診療至今仍主要依賴于對患者癥狀的經驗判......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