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將過去,這一年也是中國生命科學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據BioArt統計,這一年以中國科研機構(含香港、臺灣)為主要完成單位(包括共同通訊單位和共同第一作者單位)在Nature、Science 和 Cell 上發表的生命科學相關的研究論文首次突破100篇(詳細清單附后),相比于2017年度的69篇增幅約為48%,而相比于2016年度的52篇,則基本達到翻倍。2018年度的CNS論文中,結構生物學論文占比26.4%(2016年度占比40%,2017年度占比33%),植物學相關研究占比12.7%。
以單位發文數計算,清華大學以13篇雄踞各單位之首(相比于2017年度的16篇略有下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以11篇緊隨其后(2017年度4篇),北京大學以9篇位居第三。其它排名前十的單位依次是:浙江大學5篇、上海交通大學5篇、中科院遺傳發育所4篇、上海科技大學4篇、中山大學4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3篇、中科院生化細胞所3篇、復旦大學3篇、華大基因3篇;第二軍醫大學、協和醫學院、中科院動物所、首都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分別有2篇(注:本次計數除了選擇第一完成單位之外,還考慮了共同通訊作者單位和共同第一作者單位)。
中國生命科學進入到高速發展時期是一件大好事。以當前的CNS生物發文量占比來計,中國約占總量的10%左右,和美國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但如果以現在的發文量增速計算,十年之內中國的整體高端論文發表量很可能接近美國。現階段,中國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美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鼓勵科研人員發表高端論文是有必要的,這與“不唯論文”并不矛盾——“不唯論文”本身強調的是多元化評價科研成果,而對于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來說,發表高端優質論文仍然是首要的任務,這也是創新的源泉,畢竟中國現在的CNS還沒有多到遍地開花的地步。
當前還有另一種聲音說現在不應該唯CNS,這個觀點本身也沒有錯。但是,如果連數量都上不去,空談質量就顯得毫無意義。我們現在總在強調“最好的創新研究不一定發表在CNS上”,但是,看看當前的趨勢,全球范圍內,有多少最好的工作不是發在CNS上?只有當中國的CNS發得足夠多,大家看到CNS沒有感覺甚至麻木后,評判標準才會自然而然回歸理性。因此,發CNS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發得還不夠多。2008奧運會中國金牌數登頂之后,中國民眾才慢慢開始關注運動員的個性發展,而不再苛責運動員必須奪金才算成功。不凌絕頂,何以覽眾山?不登泰山,何以小天下?大視野、大格局不是幾句話在鍵盤上實現的。
總的來說,中國科研人員努力在頂尖期刊發表論文的做法是要積極鼓勵和引導的。對CNS的強烈追求不是中國科學家所特有,美國科學家一樣看重。中國科學家今后發表的CNS論文可以更注重創新性、扎實性和可重復性,這方面,NIBS的邵峰課題組是值得學習借鑒的榜樣。而對于原創性或者新穎性的定義則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都發在CNS上了,沒有創新性和新穎性,人家真的會接受嗎?
希望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在2019年“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提前祝全國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的老師們、學生們、朋友們元旦快樂!
大模型競爭下半場,行業開始走深走實。健康、文旅、大數據、城市治理……越來越多的垂直領域大模型興起并開始商業化應用,AI應用及其產業生態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在這股垂直大模型浪潮之前,有一家AI創業公司,......
11月5日,在第十四屆蘭州生命科學論壇上省科協與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本著“幫帶結合、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在深化生命科學領域人才合作培養、柔性引才促進學......
11月5日,第十四屆蘭州生命科學論壇在蘭州舉行。來自國內外生命健康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以及各省在生命健康領域理論研究、臨床實踐及健康管理等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專業人士,甘肅省科協相關部門負責人,省級學會和......
Illumina(ILMN)發布Q3財報,2024財年前三財季累計收入32.68億美元,去年同期累計收入為33.82億美元,同比減少3.37%。2024財年前三財季累計凈虧損14.10億美元,去年同期......
《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的意見》印發。《意見》提出,打造關鍵核心技術發源地。集中力量突破產業技術短板。持續推進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統籌布局重大專項......
百圖生科聯合創始人、CEO劉維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谷歌DeepMind丹米斯·哈薩比斯(DemisHassabis)和約翰·喬普(JohnM.Jumper),表彰AI大模型實現蛋白質結構預測,從......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成細胞國際科學計劃在深圳舉行的首屆合成細胞國際會議上宣布啟動。此次會議是針對全球合成細胞領域在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方面的戰略性研討,邀請了來自五大洲15個國家的37所大學和科研機構的4......
2024頂科論壇將于明日正式啟幕,不過,在這場薈萃全球卓越思想的盛宴開席之前,已經有不少年輕人提前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們面對面。今年,頂科論壇首次將獲獎者學術交流活動和前沿講堂帶入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中......
近日,恰逢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成立30周年,“生命科學在華農”院士論壇在該校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李家洋、陳曉亞、鄧子新、劉耀光、何祖華,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鄧秀新、康振生、姚斌、金梅......
10月22日,丹納赫公布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丹納赫第三季度凈利潤為8.18億美元,合每股1.12美元,較去年同期11.29億美元有所下降。剔除特定項目后,調整后的每股收益為1.71美元。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