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科學技術部國家遙感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目標導向課題“災害遙感應急監測與災情信息快速提取技術”的專家驗收會。驗收專家組聽取了課題組的驗收報告,觀看了成果演示,經過質詢和討論,一致同意該課題通過驗收。
自然災害遙感應急響應是當今的一個熱點問題,盡管國內外有關災害監測和損失評估的技術取得較快發展,但尚未形成流程化、系統化的遙感應急響應技術鏈條,應急響應的時效性也亟待加強,因此,開展災害遙感應急監測與災情信息快速提取技術研究,對提升災害應急響應能力和減災救災水平,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由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宇視藍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武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承擔的863計劃“災害遙感應急監測與災情信息快速提取技術”課題,是面向國家對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響應的信息需求,綜合利用多平臺(航天、航空)、多源(光學、SAR、Lidar等)遙感數據,以計算機技術、空間信息技術等高科技技術為支撐手段,研究多平臺、多源遙感數據的應急接收、快速處理、信息提取以及災情信息的快速獲取和災害損失評估等關鍵技術,建立面向特大災害的應急業務遙感模型、基于事件流程的應急處置分析模型以及形成面向突發自然災害應急響應的多源遙感應急監測和災情快速評估應用示范系統。
該課題通過對“航天遙感災害應急監測與災情信息快速提取技術和示范系統研制”、“航空遙感災害應急監測與災情信息快速提取技術和示范系統研制”和“災害損失快速評估與制圖技術研究和示范系統研制”三項主要內容的研究,實現了多源遙感數據快速處理、災情信息快速提取、災情損失快速評價以及災害風險快速評估等關鍵技術突破;結合計算機集群處理技術,構建了基于高性能集群處理環境的多源遙感數據綜合處理系統的總體框架,完成共性處理平臺與專業系統的有機集成,建立一套基于集群環境下的多源遙感數據綜合處理規程;在上述研究基礎之上,通過整理與綜合建立融合多源遙感影像數據和基礎數據的災害監測流程,實現從數據獲取、數據處理、災情快速提取以及災害損失快速評估的完整流程的規范化,提高基于遙感數據的應急監測響應速度。
課題成果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樹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響應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國家的減災、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決策支持信息。
(a) (b)
(c) (d)
圖1 SAR圖像雙視向補償前后效果圖
(a)雙視向補償前主圖像 (b)主圖像疊掩陰影掩膜圖(c)雙視向補償前副圖像 (d)雙視向補償后主圖像
圖2 模擬SAR立體像對制作
(a)震前干涉條紋圖 (b)同震干涉條紋圖
(c)地表形變圖
圖3 地表形變差分干涉結果
針對京津冀等地及東北地區嚴重暴雨洪澇災害,8月6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再次緊急預撥3.5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京津冀等地及黑龍江、吉林7省(市)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由地方統籌用于排危除險、應急搶......
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林草局等部門和單位召開會商會,對7月份全國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會商研判。綜合分析認為,我國七大江河流域將全面進入主汛期......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氣象局、國鐵集團等部門和單位,對2023年5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5月份,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風雹、干旱災害為主,低溫冷凍和雪災、地震、地質災害、沙塵暴......
自然災害可以在一個地區造成破壞,導致構成生態系統的物種突然被摧毀。這種情況發生的方式會大大影響恢復過程。例如,火災將景觀化為灰燼,而熱浪則創造了大量的木質殘骸。同樣地,風暴潮和珊瑚白化在海底造成了嚴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座談會近日召開。新疆不斷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集成應用,開展災害事故防治關鍵技術研究,全區自然災害防御能力不斷提升。在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口密度更為集中的今天,各種災害風......
林草行業完成11萬多個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樣地調查,自然資源地質行業掌握了全國28萬多處地質災害隱患數據,氣象行業獲取了10種氣象災害致災因子信息664萬條……全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基本摸清!2月15日......
作為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20年,我國啟動了首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歷時3年,2月15日,調查工作成果發布。海量數據中,我們面對哪些風險隱患?又該如何更好的防范與應對?《新聞1+1......
今天(2月1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情況。國家減災委秘書長、國務院普查辦主任鄭國光表示,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已全面完成了普查調查、數......
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食和儲備局、林草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國鐵集團等部門和單位會商核定,......
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食和儲備局、林草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國鐵集團等部門和單位對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