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1-04-21 17:32 原文鏈接: 古脊椎所主持的高精度CT研制項目通過驗收

      4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及自動化研究所共同承擔的院大型科研裝備研制項目“225kV-3D-微分辨ICT、450kV-通用型ICT”驗收會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會議由院計劃財務局科技條件處田東生主持,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地質科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7名專家組成驗收專家組,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古脊椎所、院脊椎動物進化系統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朱敏研究員、高能物理所副所長魏龍研究員及自動化所田捷研究員所作的驗收報告。

      驗收專家組根據測試專家組的測試結果,對本項目軟硬件各項指標進行了認真的評審,在實地考察了運行情況后,一致認為此項目組圓滿完成了研制工作,進行了大量的應用實驗,設備運行正常,可實現對古生物化石、現生生物樣本的高精度掃描、重建和圖像處理,達到了預期目標。空間分辨率、對比度分辨率、有效視野等所有功能和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項目于2007年7月啟動,在三年多的研發過程中,三所科研人員齊心協力,瞄準世界“工業CT技術”在古生物領域應用的領先水平,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精心研制,力求最好。高能所對所有訂購的設備都進行系統的市場調研,選取了國內外最好的零部件,并對其進行了嚴格的性能指標測試。在整機研發中,根據古生物化石樣品密度和空間分辨要求高的特殊性,經過反復實驗,結合大量的樣品測試結果,最終達到研發設計要求。自動化所在設計三維重建軟件中實現了化石掃描的海量數據處理,并達到了快速提取內部結構及準確分割的效果。古脊椎所根據對設備的需求,提供了從魚類、爬行類、哺乳類到古人類的不同類型的化石標本,進行了反復的樣品測試,并通過與國外同類型設備實驗數據的對比,提出調試意見,保證了設備的應用性;在樣品測試的同時,取得了一批基礎的實驗數據,已發和待發表多篇重要的學術論文。同時,古脊椎所按照北京市環保局的要求,嚴格對環境進行評估,并用無震搗一次性澆混凝土澆筑技術建成CT實驗室,為設備最終運行和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本項目共發表科研論文27篇,申請6個ZL,其中有多篇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雜志上;項目的實施鍛煉了中青年研究隊伍,培養了一批研究生,延伸開發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創新性知識產權的重要成果(如:線陣探測器研制成功等),建成了一個處于領先地位的脊椎動物古組織3D圖象重建實驗室,達到了項目設計目標。

      專家組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并建議進一步支持該項目的后續研究和技術發展,加強在不同領域的推廣。

    實地考察

    驗收會現場

    相關文章

    基金委交叉科學部發布1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

    關于公布交叉科學部2023年度重大研究計劃等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匯總)的通告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部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重大項目、原創探......

    國產醫療器械入中高端領域!《中國國產醫療器械市場洞察報告》揭示發展趨勢

    2012年-2022年,中國醫療設備市場增長近1倍;中國醫療設備制造業規模持續擴張,從低端設備制造逐漸進入高端設備研發,并展露出一定的優勢……11月28日,正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一招教你手機拍攝清晰CT片X光片

    隨著互聯網診療的普及,很多人在遠程問診時都會遇到想把檢查結果拍個照片發給醫生看,以便咨詢的情況。不過,拍攝CT、核磁共振、X光片等影像片子可是技術活。很多人苦惱于黑乎乎的膠片不容易清晰對焦,常常把很模......

    寒武紀動物大爆發之前夜發生了什么?

    6月2日,由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和北京大學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李四光大講堂”第二講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舉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肖書海應邀以“寒武紀動物大爆發之前夜”為主......

    糞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領銜的一項研究對產出于南京湯山駝子洞早更新世的糞化石進行了詳細研究,揭示了這類特殊類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為進一步理解地質歷史時期特異埋藏化石庫的形成過程,特別......

    珊瑚個體變小適應晚古生代大冰期陸源碎屑輸入

    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要樂等人通過系統研究,揭示了晚古生代大冰期起始時期陸源碎屑輸入與造礁珊瑚個體大小變化的關系。相關研究成果5月24日在線發表于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當今......

    威爾士發現4.6億年前的海底“迷你世界”

    近日,在英國威爾士中奧陶世地層中,一支國際聯合科研團隊發現了一個保存有大量精美軟軀體化石的特異埋藏化石庫,該生物群因大多數生物體型較小而被稱為海底“迷你世界”,為早期動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歷經五次生物大絕滅古生物“海豆芽”研究解密

    近日,西北大學地質學系研究團隊通過對5.2億年以來的舌形貝腕足動物殼體進行大數據整理分析和殼體形態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貝類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奧陶時期就已建立,其殼體形態和生活方式(包括固著、黏附、群居和......

    當古生物遇到新科技

    古生物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如始祖鳥、北京猿人等關鍵化石的發現都填補了生命演化歷史的空白。如今,新的觀測分析手段,諸如高精度成像與解析技術、分子古生物學技術以及大數據和自動識......

    3.19億年化石保存最古老脊椎動物大腦

    近日,科學家通過掃描3.19億年前的魚化石,發現了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完整大腦。該大腦及其腦神經約1英寸長,屬于一種已經滅絕的藍鰓魚。美國密歇根大學的這項最新發現,為摸清當今主要魚類“鰭魚”的神經解剖和早......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