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6-06-03 09:52 原文鏈接: 鐘南山:將更好地為科技創新做“奴隸”

      獲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此前14年里僅5人獲得該獎項

      昨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頒發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右二)獲得成就獎。

       昨天上午,中國工程院召開第十三次院士大會,頒發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該獎項被視為“中國工程科技領域最高獎項”,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獲得成就獎。

      據了解,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自2002年設立以來,僅有張光斗、師昌緒、朱光亞、潘家錚、錢正英,鐘南山6人獲得,2006年和2010年成就獎均空缺。

      鐘南山在會間接受采訪時表示,獲獎給了他動力,“以后更好地為科技創新做奴隸”。他說,再過幾個月他就80歲了,成了“80后”,更年輕了,這個獎項將鼓勵他邁入人生創新的新階段。

      當天,還有范光照等16位專家獲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孫澤洲等17位專家獲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首次新增港澳臺地區候選人參評,范光照、陳清泉、張國鎮、俞捷4人獲獎。

      ■ 對話

      “80后”鐘南山希望建亞洲最大“呼吸中心”

      ■ 人物簡介

      鐘南山

      1936年生人,我國著名呼吸疾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支持制定我國非典型性肺炎、H5N1等急性傳染疾病診治指南,是2003年抗擊“非典”的領軍人物。

      近年來,鐘南山堅持奮戰在呼吸疾病研究的前線,相關研究成果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編撰的新版慢阻肺全球防治指南收錄。

      “呼吸中心”年底前開工建設

      新京報:從2002年設立“成就獎”至今,只有6人獲此殊榮,這次拿獎你高興嗎?

      鐘南山:此前獲獎者都是各個領域的泰斗,我不過就是一個看病的大夫,沒法跟工程界泰斗相提并論。這次能獲獎也很意外。

      再過幾個月,我就更“年輕”了,即將成為“80后”,這個獎項鼓勵我邁入人生創新的新階段。我還有幾個愿望要去實現,給我榮譽是對我更好的鞭策。

      新京報:你的愿望都有什么?

      鐘南山:我自己的愿望是要建立亞洲最大的“呼吸中心”。目前廣東省和廣州市政府都已經同意,計劃要建立一個24萬平米的醫療中心,這個中心已經和很多國家的研究單位和大藥廠建立合作,搞起來后(大概兩年后),國外研究機構和大藥廠都會來這里,做一些研發。

      新京報:你覺得建立這樣一個“呼吸中心”的意義是什么?

      鐘南山:現在大氣污染、傳染病等都對呼吸系統產生影響,我想建立這樣一個集醫教研一體的大平臺,一是做研究,包括霧霾對呼吸系統影響的研究,此外還有對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的研究,比如說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次是培養人才。另外,也希望能引進國外比較大的藥企和一些專家,進行共同研究。

      新京報:現在這個項目進展到什么階段?

      鐘南山:建設經費都已經有了,一個月內有望正式落地,年底之前將開工建設。

      供給側改革同樣適用于醫改

      新京報:這次參加科技大會,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鐘南山:我參加過1978年的科技大會,也得了獎,我現在還記得,那次大會上,鄧小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和38年前的那次大會遙相呼應,我覺得這次科技大會,把科技創新提到更高的層面。

      對于我來說,我是搞醫療的,就要把創新的成果應用在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上,使得患者真正獲益。我覺得創新的真正含義在這,創新就是要落地,要有結果。

      新京報:在醫療領域,你的很多研究都是前瞻性的,對于同樣要求前瞻性的國家高端智庫怎么看?

      鐘南山:我只是醫藥工程的院士,我覺得高端智庫應該對國家在各領域的戰略、發展方向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醫改,現在醫改是根本沒有方向。

      新京報:之前你說過醫改7年沒找到抓手?

      鐘南山:現在不只沒抓手,都不知道上哪里去了,越改越糊涂。所以我覺得工程院的高級智庫,特別是醫學方面的專家,我們有責任對我們的醫療政策,醫改方向提出我們自己的看法。因為我們從事醫療的人,和搞衛生經濟的人不一樣,我們要團結更多的人,制定適合我們國家的醫改方向,這是當務之急,我覺得對工程院來說非常迫切。

      新京報:你覺得醫改的方向是什么?

      鐘南山:我覺得很簡單,現在強調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同樣適用于醫改。現在大量改革是需求側的改革,將醫保提高一倍,廣覆蓋,這很好,讓大家都受益,但是在供給側上沒有下功夫。大醫院到底姓公還是姓私,現在糊里糊涂。要我說,現在全國沒有一家真正意義的公立醫院。

      新京報:為什么這么講?

      鐘南山:政府現在只給公立醫院大概10%的投資,除了在建筑方面給予一些支持,其他維持經營都要醫院自己搞定。這樣的醫院是公立還是私立?

      現在醫務人員也沒有積極性。廣大醫務人員在現在不正確的醫改方向下,從主力軍變成阻力軍。

      醫改重要的方向就是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政府的投入應投在供給側上。

      ■ 釋疑

      為何成就獎兩度空缺?

      光華工程科技獎1996年設立,由中國工程院管理,旨在獎勵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中國優秀工程師、科學家,每兩年評選一次。自1996年首屆至今,已先后有234位院士專家獲得工程獎,但是“成就獎”自2002年設立以來,僅有6人獲獎,2006年和2010年成就獎均空缺。

      為何獲得“成就獎”的院士專家如此寥寥?

      根據規定,“成就獎”不單獨提名,須在“工程獎”獲獎者中產生。“成就獎”獲獎者由理事會評審,理事會原則上不少于11人。評審過程中,首先由中國工程院9個學部各推薦1名候選人,之后由理事會采取不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并不是票數最高就一定能獲獎,獲獎者須獲得出席理事人數的三分之二及以上贊成票,才能當選。”中國工程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2006年、2010年成就獎空缺,就是因為候選人贊成票數均未過三分之二。

    相關文章

    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環境論壇在京舉辦

    7月8日,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環境論壇在京舉辦。論壇為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平行論壇之一,以“面向科技強國建設,厚植科技創新發展環境沃土”為主題,聚焦優化科學探索環境、產學融合環境、要素集聚環境、技術攻關......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扎實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落地見效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保障法,也是本市促進科技創新的基本法,自2024年3月1日施行以來,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會同相關部門、單位扎實......

    湖北省荊州市:科技創新助推農業強市發展

    湖北省荊州市著力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推動荊州市農業科技發展穩中有進,為打造新時代江漢平原“魚米之鄉”持續注入強勁科技動力。一是強化科技攻關,突破產業瓶頸。指導創新主體積極對接湖北省重點農業產......

    前5月超6000億!減稅降費政策加速科技創新與制造業發展

    記者4日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今年前5個月,現行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達6361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等支持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新興產業的政策減......

    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重大事項變更公示

    關于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重大事項變更的公示根據《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湘科發〔2020〕69號)和《關于進一步規范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變更、終止和結題工作程序的通知》(湘科計〔2021〕7號)......

    助力創新融合上海青浦區發布若干政策實施細則

    關于印發《青浦區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若干政策實施細則》的通知青科委〔2025〕16號各有關單位:現將《青浦區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若干政策實施細則》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特......

    湖北襄陽近千家創新創業平臺構建科技創新創業平臺矩陣

    近年來,湖北省襄陽市不斷加大創新創業平臺培育工作力度,逐步構建了涵蓋基礎研究平臺、技術創新平臺、國際科技合作平臺、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和科技創業孵化平臺的科技創新創業平臺矩陣。截至目前,襄陽市共有各級各類......

    武漢紡織大學召開2025年科技創新與人才表彰大會

    6月23日,武漢紡織大學2025年科技創新與人才表彰大會舉行。大會系統總結2024年武漢紡織大學科技創新與人才工作成果,表彰先進典型,部署未來發展任務,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人才力量為動能,全力推動武漢紡......

    海南省科技廳與湖南省科技廳攜手深化瓊湘科技創新合作

    近日,海南省科技廳與湖南省科技廳在海口市進行座談交流,并簽署《深海科技創新合作協議》,推動進一步發揮各自在人才、區位和資源等方面的特色與優勢,繼續豐富交流合作模式、完善重點領域交流合作機制,促進協同創......

    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科技創新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演進的根本動力。縱觀全球農業發展史,每一次農業生產力的躍升,都離不開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加快實現高水平農......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