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石化行業產能快速增長勢頭基本得到遏制。新增產能明顯減少,落后產能加快退出,純堿、磷肥、醋酸等行業年均產能利用率較2013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產能過剩趨勢發生積極變化,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取得初步進展。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根據重點石化行業產能變化和利用情況,對2014年重點行業產能過剩情況與2015年產能變化趨勢進行了判定和預測,內容如下。
現狀:落后產能亟待退出
過去一年,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石化產品市場需求增速進一步下降,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石化行業經濟運行保持平穩。
2014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7%;進出口貿易總額6754.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利潤總額7911億元,比上年下降8.1%。結構調整繼續深化,高附加值產品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上升,節能降耗有新的進展。但產品價格持續下降,利潤水平大幅下滑。從價格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重點監測的188種產品中,價格比上年下降的有144種,占76.6%。從利潤看,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出現近年最大降幅。其中,煉油行業、氮肥行業、磷肥行業、合成材料利潤分別比上年下降69.6%、196%、18%、22.2%。綜合分析,消費放緩與產能過剩仍是困擾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2014年石化行業產能快速增長勢頭基本得到遏制,新增產能明顯減少,落后產能加快退出,純堿、磷肥、醋酸等行業年均產能利用率較2013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產能過剩趨勢發生積極變化,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取得初步進展。
總的來看,在產能過剩壓力增加、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一些企業開始主動退出落后的、競爭力不強的產能,把投資重點轉向精細化工產品、高端專用化學品等領域。在全行業產能過剩趨勢尚未根本扭轉的情況下,部分行業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2014年純堿、磷銨、醋酸等行業年均產能利用率較2013年有不同程度提升,企業盈利水平有所改善。聚丙烯能力消費比尚處合理區間。氯堿、電石、甲醇、有機硅甲基單體等產能過剩狀況未見改善,仍需加大力度化解過剩產能;煉油、尿素、氟化氫、PTA、合成橡膠等產能利用率水平繼續下降,產能過剩程度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化解過剩產能將是未來幾年行業發展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
趨勢:需求下降投資放緩
當前,石化行業依然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地緣政治影響加重,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尚未緩解,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但經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部署加快實施,全面深化改革穩步推進,石化行業仍是未來較長時期國民經濟建設的支柱產業和基礎產業,國內市場對石化產品消費需求仍將剛性增長,為緩解產能過剩矛盾、調整產品結構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要看到,困難和挑戰客觀存在,準確把握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和矛盾,有的放矢,正確引導,對于深入化解過剩產能,促進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預計2015年,石化行業投資增長繼續放慢,產能增長速度進一步降低,落后產能退出逐步加快,部分行業產能或將出現負增長。下游市場對大宗石化產品需求將繼續維持緩慢增長的態勢,供大于求的矛盾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程度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一是傳統石化產品需求增速下降。2014年全國原油表觀消費量5.18億噸,比上年增長5.8%,增加了2.6個百分點;成品油表觀消費量3.02億噸,增長5.6%,增加2.7個百分點,其中,柴油比2013年回落2.1個百分點,創歷史新低。主要化學品表觀消費總量增幅9.5%,比2013年下降2.4個百分點。其中,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增幅比上年下降3.8、6.8和7.4個百分點,純苯、聚苯乙烯、合纖單體、合纖聚合物出現負增長。1~2月,油氣消費1.19億噸油當量,同比回落4.5% ;石油表觀消費量增長1.6%,同比回落4.4%;主要化學品消費總量增幅5.4%, 同比回落2.1%。2015年,傳統石化產品需求將延續緩慢增長的態勢。
二是投資放緩,產能增速減慢。2014年石油和化學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7%,比2013年下降8.8個百分點,尤其是部分產能過剩行業投資增速明顯放緩。2014年磷肥行業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下降8.2%,無機堿行業下降4.9%,輪胎行業下降1.4%。在產能過剩的巨大壓力下,2014年燒堿、聚氯乙烯、純堿、尿素、磷銨等行業產能增長速度明顯減慢,分別比2013年下降1.6、9.3、5.4、12.5和5.2個百分點。2015年新建項目數量明顯減少,部分規劃項目取消,投資增速將繼續延續放緩這一態勢。今年1~2月行業投資增幅6%,同比回落11%。(其中,煉油業增幅16.6%,同比回落11.1;化工增4%,同比回落11.7%;油氣增4.6%,同比回落7.7%。)在投資增速減慢的同時,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石化企業,主動退出盈利水平低甚至虧損的過剩產能,并向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領域延伸,將助推行業轉型升級,緩解產能過剩矛盾。
三是產品價格繼續下滑。2014年6月國際原油價格大幅走跌,三種原油平均價格從6月19日的112.55美元/桶跌至年底的55.5美元/桶。今年3月10日美國EIA將2015年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調至59.50美元/桶。預計2015年,世界油氣供需繼續保持偏松格局,國際原油價格繼續在相對低位波動。預計2015年,世界油氣供需繼續保持偏松格局,國際原油價格繼續在相對低位波動。由此帶來石化產品價格大幅波動,今年1~2月,全行業價格總水平跌幅13.2%,化工跌幅7.2% 。全行業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3.9%;其中,油氣行業同比回落37.2%,煉油業下降25.8%,化工下降7.5%。預計2015年石化產品出廠價將維持低位,對企業效益產生持續影響。
應對:深挖需求借力改革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必須加大力度,扎實推進,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深入化解過剩產能,保障行業平穩有序發展。
一是拉動市場需求,防止慣性下滑。當前制約化解過剩產能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必須設法開拓市場,拉動需求。一方面,針對基礎化學原料、農用化學品、合成橡膠及制品、成品油等傳統市場,最大限度挖掘成熟市場潛力,保證行業平穩運行。另一方面,把握需求變化趨勢,加強對紡織、輕工、房地產、交通運輸等下游行業重大基本項目的有效供給,特別是差別化和功能性、綠色環保低碳產品的市場推廣力度,努力擴大市場供給。
二是積極擴大出口,鼓勵優勢產品走出去。國內市場需求不振,外需市場對消化過剩產能、提高產能利用率水平、穩定企業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著力開拓海外市場,完善出口退稅機制,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實施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政策措施,推動外貿轉型升級,進一步擴大合成橡膠、氯堿、化肥、純堿、合成纖維等產品的出口份額。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和自貿區建設,鼓勵有條件的輪胎、鉀肥企業參與境外產能合作,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
三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在行業下行壓力較大、產品價格持續下降的環境中,引導企業樹立系統成本管理理念,狠抓降本增效,以降低系統成本為目標,全方位開展對標挖潛活動,增強企業盈利能力。通過創新資源整合方式,提升企業管理質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引導企業加強資金管理,推進大宗原料集中采購,形成協同優勢,推進銷售協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把技術創新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通過自主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四是加快落后產能退出,加強行業產能預警工作。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的要求,加強土地、環保、節能、安全等監管,建立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完善相關人員安置保障體系建設,倒逼落后產能加快退出。石化聯合會將繼續做好石化行業產能預警工作,進一步提升產能預警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拓寬行業覆蓋面,完善評價指標體系,繼續為化解過剩產能、規避投資風險提供科學依據。
重點行業產能利用情況及趨勢
2015年行業下行壓力繼續加大,傳統石化產品需求增速進一步降低,投資增長放緩,結構調整持續加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程度基本觸底,產能過剩矛盾進一步呈現積極變化。預計2015年,磷銨、純堿、電石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將進一步改善,煉油、氯堿、氮肥、醋酸等行業產能過剩程度基本與2014年相當,PTA、氟化氫、有機硅單體、合成橡膠等行業產能過剩有加劇的趨勢。
煉油:能力增速明顯放緩
2014年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7.6億噸/年,加工量5.03億噸,平均產能利用率為66%。成品油(汽煤柴潤)表觀消費量3.1億噸,對應原油加工量約4.56億噸,能力超過需求3億噸。我國煉油能力增速將明顯放緩,隨著國家進口原油使用管理工作的推進,將有一批落后產能逐步退出,預計201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7.8億噸/年。國內成品油表觀消費量所對應的原油加工量約5.2億噸,平均裝置開工率基本跟去年持平,仍需加大力度化解過剩產能。
燒堿:化解過剩還需加力
2014年總產能達3909萬噸/年,全年平均產能利用率81%,表觀消費量約2980萬噸。據氯堿工業協會對63家氯堿重點企業監測,去年前11個月虧損5.2億元,已連續3年全行業虧損,化解過剩產能還需加力。新增產能將進一步放緩,落后產能加快退出,到2015年底還有170萬噸隔膜法燒堿裝置將全部淘汰,預計2015年燒堿產能基本與去年持平或呈現負增長。下游氧化鋁等對燒堿的需求將繼續萎縮,預計全年燒堿產量約3300萬噸,產能平均利用率較2014年小幅走高至84%,但市場供大于求的態勢難以改善,行業盈利水平難有起色。
純堿:過剩勢頭得到抑制
2014年總產能達3180萬噸/年,全年產能平均利用率81.4%,表觀消費量2413.9萬噸。氨堿企業效益明顯提升,聯堿企業仍處于虧損狀態。總的來看,純堿行業產能過剩勢頭得到抑制。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將新增產能45萬噸/年,計劃退出產能140萬噸/年,預計總產能將比2014年減少95萬噸/年。受房地產、汽車等行業增長放緩影響,下游市場需求繼續保持5%左右的小幅增長,純堿的需求量達到2534萬噸,產量將超過2700萬噸,產能平均利用率約87%左右,比2014年提升5個百分點左右,產能過剩矛盾進一步緩解。
電石:供大于求矛盾出現積極變化
2014年總產能4183萬噸/年,全年平均產能利用率62.6%,表觀消費量2611萬噸,能力消費比高達160.2%,產能嚴重過剩的態勢沒有改善。2015年將有200萬~300萬噸/年的新建項目投產,落后產能將繼續退出,預計總產能將比2014年略有增長至4300萬噸/年左右,產量超過2900萬噸,平均產能利用率比2014年提高5個百分點至67.4%,供大于求的矛盾出現積極變化。
PTA:盈利水平進一步下降
截至2014年底,PTA產能4342萬噸/年,平均產能利用率61%,表觀消費量2707萬噸,產能超出需求約1600萬噸。產能過剩矛盾進一步加劇。預計2015年新增產能665萬噸/年,總產能超過5000萬噸/年,同比增長15.3%。而下游聚酯行業,預計今年將新增產能375萬噸/年,產能增長率只有8%,低于PTA的產能增速,預計PTA產能利用率將進一步下滑,產能過剩矛盾加劇,企業盈利水平進一步下降。
甲醇:產能利用率提高到68%
2014年總產能達到6800萬噸/年,產能平均利用率為64%,若扣除長期處于停產閑置狀態的非有效產能700萬噸,利用率為70%,表觀消費量4700萬噸。目前產能超過需求1400萬~2100萬噸。預計2015年產能將超過7000萬噸/年,增速有所放緩;甲醇燃料的快速發展及煤制烯烴項目的陸續投產,對甲醇的需求穩定增長,預計需求量超過5100萬噸;產量4760萬噸,產能利用率持續提高到68%,供大于求的矛盾有所緩解。
醋酸:產能過剩矛盾初步緩解
2011~2013年醋酸平均產能利用率一直在60%左右徘徊,產能過剩問題非常突出。2014年醋酸產能861萬噸/年,平均產能利用率70.2%,表觀消費量521萬噸,顯著高于過去幾年3.3%的年均增速,市場需求明顯提升,產能過剩矛盾初步緩解。預計2015年新增產能40萬噸/年,總產能達到901萬噸/年;由于近年下游醋酸酯、醋酐等對醋酸的需求保持10%左右的增長,預計2015年醋酸需求量在580萬噸,同比增長11.5%;產量將超過600萬噸,平均產能利用率66%,比2014年略低。
有機硅甲基單體:嚴重過剩態勢不減
經過幾年連續的快速擴張,有機硅甲基單體市場逐步呈現嚴峻的供過于求,近幾年產能利用率一直維持在60%左右。2014年合計產能260萬噸/年,平均產能利用率58%,表觀消費量149.7萬噸,能力消費比為175%,產能嚴重過剩的態勢不減。據不完全統計,2012~2013年有88萬噸/年的有機硅甲基單體項目開工建設,近兩年將陸續建成。預計2015年將新增產能20萬噸/年,總產能達到282萬噸/年,下游需求約165萬噸,平均產能利用率約59%,略低于2014年水平,產能過剩矛盾持續加劇。
尿素:化肥用量下降趨勢明顯
2014年尿素產能8100萬噸/年,裝置平均開工率81.5%,表觀消費量為5239萬噸,產能超過需求近3000萬噸,尿素價格持續大幅下滑,產能過剩矛盾進一步加劇,嚴重影響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隨著落后產能逐步退出,新增產能進一步放緩,預計2015年尿素產能基本維持2014年的規模或稍有增長。同時,隨著有機肥替代化肥步伐加快,化肥用量下降趨勢更加明顯,預計2015年尿素國內市場需求將進一步萎縮,但在出口稅改政策的推動下,出口量將進一步增加,預計2015年尿素產量將超過7200萬噸,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升至89%左右。
磷銨:產能利用率明顯提高
2014年磷酸一銨產能1850萬噸/年,磷酸二銨產能1950萬噸/年;平均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5.8%和79.2%,能力消費比分別高達159%和185%。磷銨行業產能過剩依然沒有得到根本緩解。2015年磷肥產能將繼續保持緩慢增長,預計磷酸二銨新增產能100萬噸/年,總產能達到2050萬噸/年,磷酸一銨基本維持現有規模。隨著出口量的進一步增長,磷銨產量將繼續增加,預計一銨產量1550萬噸,二銨產量1740萬噸,平均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4%和85%,較2014年有顯著提高,產能過剩矛盾進一步改善。
氟化氫:產能增長回歸理性
2014年產能223萬噸/年,基本與2013年持平;產量100萬噸左右,平均產能利用率45%,比2013年下降3個百分點。凈出口量2.3萬噸,表觀消費量98萬噸,產能超過需求122萬噸,能力消費比高達225,產能過剩矛盾進一步加劇。受下游市場低迷影響,氟化氫產能增長回歸理性,預計2015年產能繼續維持220萬噸/年的規模,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預計產量在95萬噸左右,產能利用率為43%左右,產能持續嚴重過剩。
丁苯橡膠:產能過剩矛盾加劇
2014年丁苯橡膠產能為168.2萬噸/年,產量108萬噸,全年平均產能利用率為64%,表觀消費量134.4萬噸,能力消費比125%,供過于求矛盾進一步加大。預計2015年新增產能10萬噸/年,總產能達到178萬噸/年,表觀消費量約137萬噸,凈進口量約25萬噸,國內丁苯橡膠產量112萬噸,平均產能利用率約63%,略低于2014年,產能過剩矛盾進一步加劇。
順丁橡膠:需求縮減過剩突出
2014年產能為166萬噸/年,與2013年持平,產量84萬噸,全年平均產能利用率48%,表觀消費量102.2萬噸,能力消費比為162%,產能過剩矛盾非常突出。預計2015年新增產能18萬噸/年,總產能達到184萬噸/年。2011~2014年順丁橡膠需求量年均增長4.5%,受天然橡膠價格低迷及美國對我國輪胎“雙反”調查影響,順丁橡膠的需求將進一步縮減,預計2015年順丁橡膠表觀消費量約106萬噸,凈進口量約18萬噸,產量88萬噸,平均產能利用率為47%,與2014年相比繼續下降,產能過剩矛盾進一步加劇。
聚丙烯:能力消費比處合理區間
近兩年,隨著煤化工裝置的投產,聚丙烯產能快速增長,截至2014年底聚丙烯產能達到1894萬噸/年,產量達到了1403萬噸,全年平均產能利用率為74.1%;表觀消費量為1893.4萬噸,能力消費比為100%,尚處合理區間。預計今年將有235萬噸/年聚丙烯裝置投產,其中,西部煤制烯烴項目中聚丙烯產能約106萬噸/年,東部甲醇制烯烴及丙烷脫氫裝置約129萬噸/年,聚丙烯總產能達到2129萬噸/年,需求量預計在2010萬噸左右,凈進口量約500萬噸,占總需求量的25%。預計今年產量為1640萬噸,產能平均利用率為77%,比2014年提高3個百分點。
聚氯乙烯:總產能見頂出現負增長
在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持續低迷的壓力下,2014年聚氯乙烯總產能出現了200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降幅3.5%;產量1639.6萬噸,全年平均產能利用率為68.0%。表觀消費量1587.4萬噸,供過于求的矛盾進一步拉大,企業庫存水平比往年偏高,價格競爭激烈,全行業連續3年虧損,產能過剩非常嚴重。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新增產能進一步減少,小型電石法聚氯乙烯裝置將加速退出,預計2015年聚氯乙烯產能基本與2014年規模相當或略低,下游需求繼續保持5%左右的弱勢增長,聚氯乙烯凈出口量繼續增加,產量約1710萬噸,平均產能利用率約72%,比2014年有所提升。
聚甲醛:質量檔次亟待提升
近年新上裝置較多,產能和產量增長較快,是工程塑料中發展較快的產品之一,但仍不能滿足下游需求。截至2014年底,聚甲醛產能47.0萬噸/年,全年產能利用率為44.0%。目前產量不能滿足需求,能力消費比為113.5%。若設備、技術上取得突破,產品質量和檔次得到提升,我國聚甲醛產能可以滿足需求。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修訂印發了《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工信部原〔2024〕206號,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實施辦法》解讀如下。一、為什么要修......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修訂印發了《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工信部原〔2024〕206號,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實施辦法》解讀如下。一、為什么要修......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的通知。《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為進一步鞏固水泥玻璃行業去產能成果,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市場供需動態平衡,......
國家發改委3月2日表示,我國口罩日產能產量連續快速增長,雙雙突破1億只。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只,日產量達到1.16億只,分別是2月1日的5......
工業和信息化部2月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口罩、醫用防護服、護目鏡等社會關注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保障問題。據統計,截至2月1日24時,國內生產企業累計向湖北發貨醫用防護服13.......
1月25日,工信部對《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和《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了修訂,修訂的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和管理暫行辦法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此舉旨在進一步加強鋰離子電池行業管......
全球和北美地區二苯基亞甲基二異氰酸酯(MDI)需求的強勁增長,以及北美地區擁有能源和原料低成本優勢,刺激美國掀起了新一輪MDI擴能熱潮。美國新增MDI產能可能改變未來幾年貿易流向和市場供求平衡狀況。巴......
普利司通近日宣布,旗下普利司通美洲公司設在美國田納西州的沃倫工廠將擴大卡車、客車子午線輪胎(TBR)產能,以滿足北美市場對TBR不斷增長的需求。普利司通美洲公司表示,今后3年將投資4000萬美元,擴大......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人居環境遙感應用技術研究室研究員周藝、王世新等承擔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民用部分)“高分國家主體功能區遙感監測評價應用示范系統(一期)”課題“國家高分主體功能區......
4月24日電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任育之今天透露,截至2017年底,全國公告生產和建設煤礦4980處、產能43.6億噸,其中生產煤礦3907處,產能33.4億噸;建設煤礦1156處(含生產煤礦同步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