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食品工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和穩健的增長。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食品市場的巨大商機吸引了全球目光,近幾年,我國進出口食品貿易量大增,那么進口食品就一定安全嗎?
理性對待進口食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告訴記者,由于歷史發展不同,各國食品添加劑限量和標準都不同,于是出現我國與外國食品標準不對等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在食品添加劑方面,一些進口食品含有沒有被中國政府批準使用、國外已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以進口巧克力為例,進口巧克力中存在我國不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但出于消費者喜愛的原因,目前進出口管理部門沒有叫停這些產品。這就產生了矛盾。”
據了解,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是前置許可制,這也就意味著不在我國批準的品種是不能夠用于生產的,但是在出口商品中卻又要用到。因此相關企業呼吁正在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應將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許可制改為使用許可制,解除國外允許使用而我國不允許生產出口的問題。
在獸藥使用上,各國對瘦肉精的使用標準也不同。孫寶國說:“美國、加拿大、新西蘭等許多國家允許在動物飼料中添加第二代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但在我國是不允許使用的。美國等國家對第二代瘦肉精不但在豬飼料當中可以添加,牛飼料當中也可以添加。”因此在我國進口肉類中允許有瘦肉精殘留。
孫寶國表示,中國不允許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符合中國的國情,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生豬是農家自養,休藥期難以控制監管。另一方面是中國人飲食習慣,喜歡吃動物的內臟,而瘦肉精主要在肝臟累積。依據風險判斷,中國現階段禁止使用瘦肉精是很有必要的,但這也導致我國與一些國家肉類安全標準不一致。
在有毒有害物質指標控制的問題上,中外標準也不一樣,如龍舌蘭酒的甲醛、大米中的鎘含量。孫寶國指出:“按照我國酒的國家標準,龍舌蘭酒當中甲醛的含量是超標的,國家允許進口,是因為做過風險評估和暴露量分析。”同樣,我國大米重金屬鎘的限量是0.2ppM,國際標準是0.4ppM,如果進口大米或者大米制品中鎘的限量超過了我們國家的標準,我們又存在該如何監管的問題。
孫寶國還談到藍莓酒,藍莓酒在我國的產量很小,大部分是進口,那么是不是可以允許藍莓酒中一些有毒有害物質限量再高些?反過來講,如果中國的藍莓酒出口到別的國家,且出口量很小,別的國家是否會為此單獨設一個標準?
孫寶國說,食品安全是全球性問題,從相關案例我們看到,進口食品并不一定比國產食品更安全,我們應根據風險控制去分析,理性對待進口食品。
專家肩負更多責任
面對經常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國家質檢總局國際檢驗檢疫中心標準與技術法規研究中心焦陽認為,食品進出口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的一部分,不可能規避它,這就要求科學家應承擔更多責任,澄清食品安全的不實信息。
他說,由于社交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不實信息可能在一分鐘之內就傳遍全球,這會極大影響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心和食品全球貿易。要消除這些不實的消息,就必須做出全面的科學解釋,而且還要深入淺出,用公眾能夠理解的語言。不實消息的來源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無意的。比如,針對小白鼠的一項實驗,每天給它喂800瓶含糖精的低糖蘇打水,它們肯定會得癌,但對照分析后會發現,致癌的主要原因是它們喝了800瓶的蘇打水,而不是因為蘇打水里面含的糖精。這種斷章取義、以訛傳訛的不實信息,會誤導消費者。因此專家澄清食品安全的不實信息就非常重要。
“當然,在全球化貿易中,食品質量和安全更需要得到統一的執行、協調,以促進食品貿易的發展。”焦陽強調。
電商成進口食品主力軍
受多種因素影響,近幾年進口食品量大增。據1號店質控防損部總監張曉東向記者介紹,2013年,1號店的乳制品進口量達到了179.7萬噸,共計71.8億美元,其中1/3的進口乳制品通過1號店平臺銷售。2014年僅9月份的乳制品進口量就達到了14萬噸,同比增加了60%,環比增加了11%,而這只是目前進口食品的品項之一,但是由此可以看出中國進口食品迅猛發展的趨勢,也可以意識到電商在進口食品渠道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張曉東認為,這一方面體現了中國消費者購買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老百姓對國產食品安全的疑慮。新商業機會使很多之前不做進口食品的廠商紛紛涌入這個市場,其中不乏有些質量不過關的產品濫竽充數,所以國家有關部門應對進口食品安全進行把控。
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2014年進口抽檢報告顯示,全國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345批,其中一些消費者非常熟悉的品牌也在其中。“由于東西方飲食習慣的不同,再加上進口食品要經過漫長的運輸過程,因此會增加非常多的風險因素。”張曉東說。
博裕進口貿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食品問題的曝光,相關部門必須引導問題企業建立質量安全意識,安全與質量勢必要兩手抓,對進口食品也不應例外。
氣相色譜儀作為分析化學領域不可或缺的儀器之一,在石油化工、環境監測、食品安全、醫藥研發等多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在科研和工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國際貿易的頻繁往來。本文基于2022年-2024年......
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針對農村地區假冒偽劣食品問題,近日,該局啟動為期10個月的專項整治,嚴查嚴打違法違規行為。據介紹,此次專項整治行動聚焦原料污染、制假售假、欺騙誤導消費等突出問題,針對農村地......
4月14日,記者從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聯合湖北省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公安廳、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全鏈條全流程管理監督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
為進一步加強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全鏈條管理,嚴防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污染風險,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編制強制性國家標準《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技術規范》),自4月3日至5月3日向......
美國政府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中方當即表示要進行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時隔1天后,4月4日,中方一系列反制措施落地,除了對美國加征34%關稅外,中方還對美國相關實體進行了制裁。自202......
為進一步加強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全鏈條管理,嚴防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污染風險,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編制強制性國家標準《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技術規范》),自4月3日至5月3日向......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25)等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修改單的公告”(2025年第2號),GB12456-2021《......
液相色譜儀作為分析化學中的重要工具,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環境監測、食品檢測、制藥工業等多個領域。其在全球科研和工業領域的應用需求持續增長,推動了液相色譜儀的國際貿易活躍度不斷提升。本文基于2022年-......
近年來,全球質譜儀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中國作為重要的制造與貿易大國,在該領域的進出口表現備受關注。本文基于2022-2024年海關數據,對中國質譜儀的進出口規模、產品結構及貿易伙伴分布進行解析,揭示行業......
2025年2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等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分別為267批次、3批次,這些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依法做退貨或銷毀處理。附件2.2025年2月未準入境的化妝品信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