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超聲檢查介紹:
B超是患者在就診時經常接觸到的醫療檢查項目。
在臨床上,它被廣泛應用于心內科、消化內科、泌尿科和婦產科疾病的診斷。
脾臟超聲檢查正常值:
脾臟長度:通過脾臟肋間斜切面上測量,由脾下極最低點到上極最高點間的距離,即為脾臟長度,正常值范圍為8-12cm。
脾臟厚度:通過肋間斜切面顯示脾門及脾靜脈,測量脾門至脾對側緣的徑線,即為脾厚度,正常值范圍為3-4cm。個別可稍厚,但不超過4.5cm。
脾臟肋間斜切面略呈半月形,上部較下部靠近中線,內上端有時與脊柱及腹主動脈相距僅1.0cm。
長軸常與左第10肋間平行,下極有時可達腋中線。
輪廓清晰,表面光滑整齊,外側緣呈向外突的弧形,內側緣中部向內凹陷為脾門,可見有數條管狀無回聲區通過,主要為脾靜脈,有時尚可見有模糊而帶搏動的較細小管狀回聲,則為脾動脈。
脾臟超聲檢查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脾腫大、脾膿腫、脾腫瘤。
需要檢查的人群:脾臟有異常的人。
脾臟超聲檢查注意事項:
正常聲像圖脾的膈面呈弧形結構,光滑而整齊,臟面略陷,可見脾門切跡,回聲較強。脾實質回聲非常均勻,回聲強度稍低于或接近肝臟,比腎皮質的回聲略高。
脾臟超聲檢查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B超
相關疾病
小兒無脾綜合征,小兒脾外傷,脾功能亢進,肝硬化性腎損害,小兒慢性充血性脾腫大,脾膿腫,小兒脾大,游走脾,原發性甲狀腺惡性淋巴瘤,組織細胞壞死性淋巴結炎
相關癥狀
肢體重困,毛根松動,昏睡露睛,手足煩熱,爪甲青紫,發作性四肢肌肉僵直,舌胖有齒痕,閉目搖頭,內濕素盛,脾胃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