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四次締約方會議11月17日在埃及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開幕,來自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圍繞“為人類與地球投資生物多樣性”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埃及總統塞西在會議開幕式上發表致辭說,古埃及人便有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意識。埃及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在法律和政策方面采取了多項措施。
埃及環境部長亞絲明·福阿德介紹說,這是相關會議2000年以后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行,有利于加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全球合作。本次會議將評估“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的執行情況。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在參加會議相關活動時表示,生物多樣性減少是當今全球環境面臨的重要挑戰,生物多樣性保護應被納入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規劃。
此次會議為期13天。除各國政府代表團外,還有企業、非政府組織等參加相關活動。
《生物多樣性公約》是一項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性公約,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由各方簽署,并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該公約具有法律約束力,旨在保護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和地球上多種多樣的生物資源。
近日,第二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及“自然城市”中國城市推選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及“自然城市”推選宣傳活動是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地方政府咨詢委員會指導下,為舉辦好聯合國......
4月20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一屆第四次常務理事會議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譙仕彥,亞熱帶生態所黨委書記譚支......
2024年4月12日,第二十五屆“全國光譜儀器學術研討會”在廈門隆重開幕。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廈門大學及分析測試百科網聯合主辦,同時獲得支持單位中國儀......
“生物多樣性既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目標和手段。只有從保護自然中尋找發展機遇,才能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贏。”3月29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發會)理事長......
3月26日,首屆中國-意大利生物多樣性大會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召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武漢植物園、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共14人組成的中方代表團參......
3月26日,首屆中國-意大利生物多樣性大會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召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武漢植物園、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共14人組成的中方代表團參......
21日,記者從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世榮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生物多樣性在緩解干旱影響中的作用機理,發現森林生物多樣性是應對氣候干旱的“緩沖器”。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
2月13日,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和浙江天童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研究員郭文永團隊,首次在全球尺度上闡明了多因子間復雜的交互關系及其對外來植物入侵的復合驅動機制,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
作為最早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我國始終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并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與綠色發展、減污、降碳、脫貧等協同推進,在就地保護、生態保護修復、監督執法......
分析測試百科網2024年將繼續攜手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臨床醫院組織策劃學術會議、展覽培訓等活動。涵蓋質譜、色譜、光譜,前處理、電鏡等主流方向,從上游研發到臨床、環境、食品、制藥、農業、材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