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11日通報稱,截至11日上午,我國東北地區空氣重污染形勢有所緩解,預計12至1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部分城市可能會出現一次空氣重污染過程。
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說,12至1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擴散條件總體不利,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污染物容易累積,受此影響,區域內部分城市可能會出現一次重度污染過程,其中,北京、石家莊、廊坊、保定、衡水、濟南、聊城、淄博、萊蕪、德州和鄭州等城市出現重度污染可能性較大。15至16日,擴散條件略有好轉,京津冀北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重度污染。
針對東北地區的空氣狀況,羅毅說,預計12至13日,東北地區大氣擴散條件不利,大部分城市以中至重度污染為主。但14至15日大氣擴散條件將有所改善,局部地區可能受降水過程影響,污染形勢由北至南逐步緩解,大部分城市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
針對本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重污染過程,環保部已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相關省份切實做好空氣重污染過程應對工作,進一步強化污染治理和環境監管,最大程度減輕空氣重污染過程造成的影響。
大氣重污染的成因來源與控制是社會熱點問題之一。在春節和疫情管控期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過程的特征和規律,為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
近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國北方地區霧霾頻發的“怪現象”。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1月25日至28日,2月10日夜間至13日白天,京津冀地區先后出現了兩次持續性區域重污染過程,北京甚至在2月12日......
當前正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作為抗疫戰疫的“第二戰場”,大城市的“菜籃子”穩產保供同樣重要。與此同時,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將近,又到了春耕備耕的關鍵階段。“我們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戰斗的春......
今年春節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次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和有關專家就網友關心的重污染成因和變化趨勢等問題進行了解讀。問題一:春節以來,假期又逢疫情,社會活動水平很低,為什么還有重污染......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公布了2019年11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的降塵監測結果。圖片來源于網絡一、“2+26”城市11月,“2+26”城市......
11月21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在經歷一次重污染過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邀請攻關聯合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自發研究員,對本次重污染成因進行解讀。01總體情況11月......
關于印發《京津冀工業節水行動計劃》的通知工信部聯節〔2019〕197號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水利、科技、財政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現將《京津冀工業節水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當今社會發展的達到一定階段,勢必要謀求協同合作,在這方面政府早已發布相關政策確立不同的協同區域,如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地區等,在這些地區經濟高速發展,科技不斷創新,高等教育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近年來,河北省張家口經濟開發區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發揮區位、交通和資源優勢,加快可再生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區建設,取得良好效果。據介紹,目前該區已簽約入駐可再生能源高端裝備制造項目14個,總投......
近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下發關于深入推進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通知,提出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的園區推行第三方治理。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在鋼鐵、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