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相關省級環保預報部門預測,2月1號至5號,前期受北部冷空氣和中南部降水過程影響,全國大部地區空氣質量總體較好,2號到4號期間大氣擴散條件逐步轉差,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重度污染過程,其中3號可能出現PM2.5濃度高值。5號前后,受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擴散條件逐步好轉,污染形勢緩解。同時,受煙花爆竹燃放影響,局地空氣質量可能有不同程度變差。
9月6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京津冀科研院所聯盟聯合舉辦主題為“智聯全球·慧創未來”的京津冀國際科技成果應用場景峰會,邀請來自中國......
大氣重污染的成因來源與控制是社會熱點問題之一。在春節和疫情管控期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過程的特征和規律,為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
近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國北方地區霧霾頻發的“怪現象”。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1月25日至28日,2月10日夜間至13日白天,京津冀地區先后出現了兩次持續性區域重污染過程,北京甚至在2月12日......
當前正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作為抗疫戰疫的“第二戰場”,大城市的“菜籃子”穩產保供同樣重要。與此同時,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將近,又到了春耕備耕的關鍵階段。“我們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戰斗的春......
今年春節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次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和有關專家就網友關心的重污染成因和變化趨勢等問題進行了解讀。問題一:春節以來,假期又逢疫情,社會活動水平很低,為什么還有重污染......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公布了2019年11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的降塵監測結果。圖片來源于網絡一、“2+26”城市11月,“2+26”城市......
11月21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在經歷一次重污染過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邀請攻關聯合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自發研究員,對本次重污染成因進行解讀。01總體情況11月......
關于印發《京津冀工業節水行動計劃》的通知工信部聯節〔2019〕197號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水利、科技、財政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現將《京津冀工業節水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當今社會發展的達到一定階段,勢必要謀求協同合作,在這方面政府早已發布相關政策確立不同的協同區域,如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地區等,在這些地區經濟高速發展,科技不斷創新,高等教育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近年來,河北省張家口經濟開發區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發揮區位、交通和資源優勢,加快可再生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區建設,取得良好效果。據介紹,目前該區已簽約入駐可再生能源高端裝備制造項目14個,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