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6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志1日報告的一臺量子光子處理器,僅需36微秒即可完成超級計算機需耗時超過9000年才能完成的一項任務。該系統相對過去展示的光子設備有所改進,可能代表了向創造量子計算機邁進的關鍵一步。
量子設備的一個關鍵目標是超越經典系統,建立“量子優越性”,但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實驗報告了這一成果。展示量子系統對經典計算機優越性的方法之一,是比較二者從描述光子通過網絡傳播特點的未知概率分布中取樣的速度,稱為高斯玻色取樣。人們可以計算出經典計算機執行該任務所需時間。光子數量有一個閾值,在此之上,經典計算機無法在合理時間內完成計算。
過去報告的實現高斯玻色取樣的實驗,最多使用113個光子,在固定鏡子和透鏡網絡中傳播。此次,加拿大“Xanadu”公司研究人員喬納森·拉沃伊及其同事報告的實驗,在一個可編程光子單處理器上開展,可檢測多達219個光子(平均125個)。他們提出,這是目前報告的最大的量子優越性光子實驗。相對于其他光子實驗的性能改進,可歸功于簡化了檢測光子實驗、引入可編程性和降低對“欺騙”(指量子結果可以被經典算法重復)的脆弱性。
這一實驗十分引人注目,因為相比此前的原理驗證實驗,可編程光子處理器更接近量子商用設備可能的形態。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志報道,英國牛津大學和愛爾蘭科克大學等機構合作,開發出一種強大的新技術,首次實驗證實天然材料碲化鈾(UTe2)具備內在拓撲超導性。這為大規模、容錯型量子計算機的核心材料篩選提供了關......
加拿大量子計算初創公司Nord Quantique宣布開發出一種基于多模式編碼的玻色子量子比特技術,為大幅減少量子糾錯所需的物理量子比特數量提供了可行路徑。這標志著行業向實現大規模、低能耗量......
據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展示的全新超導電路設計,有望使量子處理器速度提高10倍。這是量子系統中迄今為止所能實現的最強非線性光物質耦合,此舉可讓未來的量子計算機運行更快、更穩......
記者6日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本源量子”)正式發布支持超過500個量子比特的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是......
圖祖沖之三號芯片示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92476203)等資助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在超導體系量子計算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相關成果以“以基于105量子比特的“祖沖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與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河南省量子信息與量子密碼重點實驗室、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以及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等單......
據新華社報道,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成功構建105比特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處理量子隨機線路采樣問題的速度比目前國際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千萬億倍,再次打破超導體系量子......
美國亞馬遜云科技量子計算中心團隊在25日《自然》雜志的一篇論文中,演示了容錯量子計算的新突破:一種對硬件需求更低的量子糾錯系統。這一系統使用了“貓量子比特”(cat qubits),其創新設......
近日,量子計算產業鏈長企業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玻色量子”)完成A+輪融資。此次融資由北工投資管理的北京市級政府引導基金——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簡稱“高精尖實體化基金......
繼加拿大Xanadu量子技術公司開發出全球首臺可擴展光量子計算機原型后,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團隊又展示了一項關于分布式量子計算的重要突破,使得量子計算更加接近于大規模的實際應用。他們通過使用光子網絡接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