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深海吸收熱量暫緩全球氣候變暖
海洋專家在青島舉行的一學術會議上表示,近15年來,雖然溫室氣體排放仍在加速上升,地球氣候系統仍在持續吸收熱量,但全球表面溫度卻呈現出增暖減緩甚至停滯趨勢,其中深海發揮著相當重要的調控作用。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陳顯堯在8日至9日舉行的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4年學術年會上對新華社記者說,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在加速上升,全球氣候系統一直在吸收熱量。但自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氣溫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這就是所謂的變暖停滯現象,與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出現不一致性。 科學家試圖從占據地球70%面積、熱容量巨大的海洋中尋找答案。陳顯堯說,海水吸收熱量主要是在300米至1500米的深海區域,因為表層區域的熱量很快就散發了。從全球海域來看,太平洋由于有厄爾尼諾現象等,深層海水吸收熱量并不明顯。 陳顯堯等所作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太平洋深海的熱含量在過去15年間沒有顯著增加,而向深層輸送熱量的過程主要發生在北大西洋和南大洋......閱讀全文
研究稱二氧化碳致暖效應將持續近千年
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牽頭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二氧化碳排放能夠驟然停止,地球大氣中已有的二氧化碳也足以在未來幾百年里持續令地球變暖。該研究發表于近期的《自然氣候變化》上。 研究人員模擬了這一狀況:將1.8兆噸碳排入地球大氣后,讓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驟然停止。據悉,科學家們普遍采用排放驟停的場景
科學家破解全球洋流加速原因
兩年前,海洋學家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由于人類驅動的氣候變化,海洋不僅變暖了,而且洋流也在加速——從1990年到2013年,每10年加速約15%。當時,許多科學家懷疑是更快的海風導致洋流加速。但一項新的建模研究指出了另一個罪魁禍首:海洋本身從上到下變暖的趨勢,導致表層收縮,水在表層流動更快,就像動脈阻
科學家破解全球洋流加速原因
兩年前,海洋學家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由于人類驅動的氣候變化,海洋不僅變暖了,而且洋流也在加速——從1990年到2013年,每10年加速約15%。當時,許多科學家懷疑是更快的海風導致洋流加速。但一項新的建模研究指出了另一個罪魁禍首:海洋本身從上到下變暖的趨勢,導致表層收縮,水在表層流動更快,就像動脈阻
海洋如何影響我們的氣候和天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30.shtm 從浩瀚的宇宙鳥瞰,地球呈深邃的湛藍色,那是占其表面積70%以上海洋的顏色。 海洋,是風雨源泉,是巨大的“調節器”,對穩定氣候至關重要。然而,據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布的氣候聲明,
2021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
11日,中科院大氣所聯合全球14個研究單位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國際首份2021年海洋變暖報告。研究表明:2021年海洋升溫持續——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2021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 2021年度全球海洋變暖報告顯示,2021年海洋升溫持續,全球海洋上層2000
海洋持續升溫!2021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
11日,中科院大氣所聯合全球14個研究單位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國際首份2021年海洋變暖報告。研究表明:2021年海洋升溫持續——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 2021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 2021年度全球海洋變暖報告顯示,2021年海洋升溫持續,全球海洋上層2
科學研究發現-海洋環流可解釋為何北極變暖快于南極
近幾十年來,科學家觀察地球兩極的氣候難題:北極變暖并逐漸喪失海冰,而南極許多地方卻有所降溫,甚至在增加海冰。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更好地了解南北極響應因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化影響的不對稱現象的基本過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綠色海洋學教授約翰·馬歇爾及其團隊通過研究海洋動力學這一現象發現,
2021年海洋增暖“又雙叒叕”破紀錄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4個研究單位23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國際首份2021年海洋變暖報告。新數據表明,2021年海洋升溫持續,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時,地中海、北大西洋、南大洋、北太平洋海區溫度均創歷史新高。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大
大氣物理研究所等14家單位聯合發布全球海洋變暖報告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基于全球海洋觀測數據,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記者從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了解到,由其共建單位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3個研究單位20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大氣科學進展》以新聞/觀點的形式發布了國際第一份涵蓋2020年整年的全球海洋環
什么是氧彈熱量計?
氧彈熱量計是測量物質的燃燒熱的儀器。 氧彈熱量計從結構上分為環境等溫和絕熱跟蹤兩種類型。 前者燃燒體系的環境溫度不變,后者的環境溫度借電熱器與燃燒體系的溫度盡量保持一致,造成絕熱條件。 基本原理是:一定量的燃燒熱標準物質苯甲酸在熱量計氧彈內燃燒,放出的熱量使整個量熱體系(包括內
磁場能改變熱量傳遞方向
據《自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意大利比薩的NEST納米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發現,磁場能控制個體間熱流傳遞的方向,使熱量可能從較冷個體傳遞到較熱個體。 物理學家布萊恩·約瑟夫森曾在1962年預測,電子可以在兩個被一層薄絕緣體分開的超導體之間“打開通道”,這一過程在傳統物理學中是不允許
限制熱量有益健康
有關限制熱量攝入對人類影響的研究表明,兩年減少15%的熱量攝入可以減緩衰老和新陳代謝,并防止年齡相關疾病的發生。該研究近日發表在《細胞—代謝》雜志上。研究人員表示,限制熱量攝入會降低系統性氧化應激,這種壓力與老年癡呆癥、帕金森病、癌癥、糖尿病等有關。 “限制卡路里可以減緩人體基礎代謝,熱量攝入
保持年輕態-飲食低熱量
古語“吃什么像什么”已經流傳了很多年了,如今一項最新研究提示我們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卡路里(熱量)攝入。來自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飲食中熱量的減少或可阻斷機體中和老化及大腦中記憶形成相關的900多個基因活性水平的升高及降低。 文章中,研究者對雌性小鼠進行實驗闡明了,基于碳水化合物的
生物質顆粒熱量(熱值)怎么檢測
一般都是以加熱多少水計算生物質燃燒的效率,因為生物質本身的熱值大約2500左右
絕熱量熱儀有哪些特點?
絕熱量熱儀用于安全地測量在化學物質儲存和處理過程中釋放的熱量及放熱速率。這些信息對于研究和評估工藝過程,確保安全操作,防止可能造成毀滅性結果的熱失控效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特點: 1.可做大樣本量,試驗代表性強。 2.利用杜瓦容器(Dewar)防止熱量散失,可以和氣體測量裝置相連接。
加速絕熱量熱儀產品特點
加速絕熱量熱儀ARC244 產品特點管狀加熱器 - 減少由于回流造成的熱損失基于 Windows XP? 平臺的操作軟件。體積小巧量熱計提升裝置測量向導, 可有效簡化測試程序設定能量補償模塊(選件)更有效的安全與內鎖機制加速絕熱量熱儀ARC244 技術參數測量室溫度范圍:-80 ... 500℃(可
量熱儀:發熱量符號
收到狀態單位質量的煤燃燒后產生的熱量。 收到基 As received basis 已收到狀態的煤為基準 應用基 ar?? 空氣干燥基 Air dried basis 與空氣濕度達到平衡狀態的煤為基準 ad?? 分析基干燥基 Dry basis 以假想無水狀態的煤為基準 d?? 干基1、恒容低位發熱
量熱儀:發熱量符號
?以收到狀態單位質量的煤燃燒后產生的熱量。 收到基 As received basis 已收到狀態的煤為基準應用基 ar?? 空氣干燥基 Air dried basis 與空氣濕度達到平衡狀態的煤為基準 ad?? 分析基干燥基 Dry basis 以假想無水狀態的煤為基準 d?? 干基1、恒容低位發
水流型氣體熱量計
水流型氣體熱量計(以下簡稱熱量計)是測量管道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氣、焦爐氣、炭化煤氣、水煤氣、半水煤氣和發生爐氣的高位熱值、低位熱值的專用儀器。目前廣泛用于城市燃氣熱值質檢和燃氣灶具、熱水器的熱效率測試,以及燃氣工業的科研試驗。我公司生產水流型氣體熱量計的技術意義:S——表示水流式豎管束熱交換器結構
如何選用機械熱量表產品
如何選用機械熱量表產品 1. 機械式熱量表選用主要控制參數為:公稱直徑DN、常用流量、大流量、小流量、額定壓力、大壓力損失、溫度范圍、溫差范圍等。 2. 機械式流量傳感器是通過測定葉輪的轉速來測量熱介質的流量。按規格大小分類,可分為小口徑( ≤40mm) 和大口徑( ≥50mm) 兩
煤碳的熱量使用內筒探頭
將一克煤炭放到沖入過量氧氣(助燃)氧彈中燃燒,它所產生的熱量必然通過氧彈向內桶的水中導熱,通過方箱上蓋的攪拌葉將其攪拌均勻后,內筒溫度探頭測量氧彈中一克煤碳所釋放的能量-即熱量,表示單位為焦耳J或卡KA,二者換算單位為;一卡等于4.1816焦耳,焦耳為國標單位,日常工作與生活中通常說卡而很少有
簡述熱量計的相關釋義
熱量計 (calorimeter),一般是發熱量測定儀器。熱量計由燃燒氧彈、內筒、外簡、攪拌器溫度傳感器和試樣點火裝置、溫度測量裝置和控制系統以及水構成。通用熱量計有恒溫式和絕熱式兩種,它們的量熱系統被包圍在充滿水的雙層夾套(外筒)中,它們的差別只在于外筒及附屬的自動控溫裝置,其余部分無明顯區別
關于熱量計的分類介紹
熱量計有直接熱量計與間接熱量計。前者是對營養元素燃燒時所產生熱量的直接測定,或將生物體放入密閉的室內,測定散發熱量的裝置;后者是測定氣體交換,根據測定結果以算出能量代謝的裝置。Berthelot·M -ahler的炸彈型熱量計(bomb-calorimeter,也稱鐵筒熱量計)是使營養元素直接燃
氧彈熱量計的原理
1、1氧彈熱量計的結構? 氧彈熱量計有自動量熱儀、微機全自動量熱儀等,量熱系統由氧彈、內筒、外筒、溫度傳感器、攪拌器、點火裝置、溫度測量和控制系統以及水構成。氧彈熱量計的主機一般由機殼、外筒、內筒、備用水箱(或定容器)、攪拌器、溫度傳感器、點火電極、水循環系統、控制電路等組成。? 有些自動量熱
2021年海洋增暖“又雙叒叕”破紀錄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4個研究單位23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國際首份2021年海洋變暖報告。新數據表明,2021年海洋升溫持續,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時,地中海、北大西洋、南大洋、北太平洋海區溫度均創歷史新高。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大氣科
升溫持續!2022全球海洋環境變化報告發布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全球16個研究單位的24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涵蓋2022整年的全球海洋環境變化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2022年海洋升溫持續,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時報告還顯示,海洋“咸變咸
大氣所等發布全球海洋變暖2020年度報告
1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3個研究單位的20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國際上第一份涵蓋2020整年的全球海洋環境(溫鹽)變化研究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海洋升溫持續,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海洋“咸變咸,淡變淡”的鹽度變化態勢加劇,海水垂向
海洋加速變暖?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海洋溫度變化
溫室氣體排放把更多的熱量留在了地球,致使全球變暖。那么,儲存了逾九成能量的海洋變暖了多少?變暖的速度有多快? 中美科學家聯合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主要大洋在加速吸收熱量,顯示出更快的變暖速度,700米以下的海洋表現出顯著的變暖。 海洋變暖了多少——更快的全球海洋變
海洋光學:“海洋之心”有獎體驗征文
微型光纖光譜儀的 發明者——海洋光學(Ocean Optics)總部位于美國“陽光之州”佛羅里達,是世界領先的光傳感和光譜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光纖光譜儀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實現便攜、在線的快速現場 檢測,是發展迅速的朝陽產業。光纖光譜儀在生物、化學、醫療、環境、農業、冶金及照明等領域應用廣泛,是眾
中科院大氣所副研究員:海洋變暖意味什么
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共同體的命運息息相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通過海洋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是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熱的一年。那么,這樣的結果是如何得出的?這對人類而言又意味著什么?記者日前專訪了該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里京。 記者:公眾對氣候變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