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等實現無條件安全比特承諾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潘建偉及同事張強、彭承志等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無條件安全“比特承諾”,在相互不信任的通信終端之間直接建立信任的問題上取得了突破。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被評價為“密碼學界的重要進展”和“該領域的先驅實驗”。 隨著電子商務,特別是網絡金融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缺乏相互信任的通信者需要進行合作,因此在互不信任的各終端之間建立信任成為保證未來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而實現安全的“比特承諾”則是這類研究必須解決的奠基性課題。 實現“比特承諾”指成功建立如下通信機制:甲乙雙方為互不信任的終端,甲方可以對某未發生事件作出是或否的預測,該預測將在事件發生后的某個確定時刻對乙方公布。比特承諾的核心在于確保乙方不能在甲方預測公布前竊聽到相關信息,同時保證甲方不能在作出預測后修改結果。這樣,甲乙雙方都可以確信對方遵守了承諾,從而建立信任并實現通信。 2012年,劍橋大學教授阿......閱讀全文
邏輯量子比特糾纏數量創新紀錄
據美國量子技術市場情報平臺《量子內幕》網站19日報道,微軟公司和原子計算公司宣布,他們使用激光固定超冷中性鐿原子,讓24個邏輯量子比特實現了糾纏。這是迄今糾纏邏輯量子比特數量最多的一次,有助造出能糾正自身錯誤的容錯量子計算機。原子計算公司量子計算裝置中的激光。圖片來源:原子計算公司量子比特極其敏感,
內置糾錯功能的物理量子比特問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241.shtm
“脆弱”的量子比特,如何成為量子計算主心骨
近來,有關量子計算的新聞不斷刷屏。量子計算機的突破,為我們描繪著更快、更強的未來計算場景。然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講,量子計算機依然是“不明覺厲”的存在。我們可能會發現,表述量子計算機能力水平的一個重要參數是它的量子比特數。無論是我國66比特的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還是近日IBM公司宣
低溫下精準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問世
量子計算機要真正實現大規模實用化,關鍵在于如何穩定、精準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與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團隊在這一方向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出一種低溫下實現精準控制的芯片,有望將芯片上的量子比特數量從目前的幾十個擴展到百萬量級。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研究團隊研制出一種可在毫開爾
集成電路終端產品展|2024上海國際集成電路終端產品展覽會「官網」
展會名稱:2024中國(上海)國際半導體展覽會英文名稱:China (shanghai) int'l Circuit board & Electronic assembly Show 2024展會時間:2024年11月18-20日?論壇時間:2024年11月18-19日?展會地點:上海新國際
日本科學界反思如何重獲公眾信任
日本科學委員會主席大西隆希望科學界能為公共事務提供更多建議。 3月11日發生在日本東部的9級大地震以及隨之而來的海嘯和核電站事故,給日本社會造成沉重打擊,也嚴重挫傷了公眾對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信任。災難之后如何重獲公眾的信任是今天日本科學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據《科學》雜志在線新聞報
最受患者信任的全球制藥公司排行榜
2015年,接受PatientView調查的患者基于以患者為中心、患者信息、患者安全、產品、透明度、誠信等6個指標對制藥公司信譽給予評價,其中,44.7%的患者同意給予制藥公司“優秀”或“良好”的信譽,而2014年這一數字為39%,2012年僅為34%。還有28%的患者認為,2015年制藥公司的
食藥監局擬食品召回制度-民眾信任度不高
前不久,上海“福喜事件”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接著,深圳沃爾瑪員工曝出用過期肉制作熟食等黑幕……就在食品安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節骨眼上,8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食品召回和停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將“召回制度”提上議事日程。 但是,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
憂慮!密碼每天都用,卻無法完全信任它
密碼是我們每個人幾乎天天都會用到的東西,但大多數人可能對其知之甚少。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信息,都由“商用密碼”來守護。換句話說,普通人、法人和一般組織使用的密碼都是商用密碼。個人使用的手機、電腦、操作系統、網絡賬號……處處可見它的影子。作為守護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商用密碼可不可靠,
食品安全:“信任危機”還需科學化解
應科學認識食品安全問題 對如今的食品行業而言,最大的挑戰是“信任危機”。 在日前召開的“2012國際食品安全論壇”的主會場上,來自全球最為權威的食品安全問題的專家們,共同探討的話題并非前沿技術,而是食品安全的科學認知問題。 從危機應對到風險預防,從企業的過程控制到構建
隱患!密碼每天都用,卻無法完全信任它
密碼是我們每個人幾乎天天都會用到的東西,但大多數人可能對其知之甚少。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信息,都由“商用密碼”來守護。換句話說,普通人、法人和一般組織使用的密碼都是商用密碼。個人使用的手機、電腦、操作系統、網絡賬號……處處可見它的影子。作為守護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商用密碼可不可靠,
我國153個城市承諾開展無車日活動
截至8月,我國已有153個城市承諾開展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這是記者從11日舉行的2013年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總規劃師唐凱介紹,今年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將于9月22日舉行,主題為“綠色交通?清新空氣”。他說,加強綠色交通系統建設成為
實現氣候承諾-G20國家任重道遠
11月14日發布的《從褐色到綠色:G20低碳經濟轉型》2018年度報告對G20國家的去碳化進程進行了盤點,其結論相較去年并不樂觀。該報告指出,化石燃料仍然占到G20國家能源供應比重的80%以上,沒有一個G20經濟體的氣候承諾能夠實現控制升溫1.5℃的目標。該報告強調了中國在提高建筑能效和發展可
扎根中國|在發展浪潮中堅守承諾
訪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ike McMullen 有一種智慧叫變化,有一份責任叫堅守。資本市場風云涌動,如何適應、如何創新、如何發展、如何屹立,企業需要做出慎之又慎的選擇。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捷倫)作為世界領先的測試測量公司,始終在變化中謀求發展。2015年,安捷倫宣布
Nature:中國承諾加大基礎研究投入
李克強總理在上周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承諾對基礎科學的支持????? 上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Li Keqiang)發布了其上任一年后的第一份預算報告,讓中國科學界了解到了他們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但一些觀察人士則謹慎地表示為了鼓勵創新,國家應該將更多的支持放到基礎研究上來,遠離急功近
云南玉溪推進誠信計量自我承諾示范
今年以來,云南玉溪市質監局在對轄區內集貿市場及相關企業全面摸底的基礎上,全面探索民生計量工作新模式,努力尋求新突破,在加大對誠信計量自我承諾示范單位承諾后的監督檢查力度的同時,還在做好對經營者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工作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監督與服務并重,創新與突破并舉。 截至目前,玉溪市質監局共引導
未來雄安終端能源消費全部為清潔能源
從8月25日至26日在雄安新區召開的2018國際清潔取暖峰會上獲悉,國家能源局將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推進清潔取暖率先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取得明顯成效,并在推進過程中特別注重發揮好雄安新區示范帶動作用。 未來雄安終端能源消費全部為清潔能源 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郭智透露,未來雄安新區將優化能源消
IND570-和-IND570xx-稱重終端
提供高性能和多功能性IND570 是一種先進的工業稱重終端,廣泛適用于多種手動和自動稱重應用。 該終端的連接性非常靈活,其控制選項具有先進的性能驗證,并且可安全訪問關鍵過程數據,從而滿足當前在測量精確性、可靠性、高效性和可追溯性方面的需求。靈活的控制選項執行自定義操作員程序,確保與人工操作過程保持一
ZL丨一種電表終端遠程升級裝置
內容說明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電表終端遠程升級裝置。發明背景目前電表行業終端的升級方式主要分現場升級和遠程升級。遠程升級的方式為升級軟件與主站相連接,終端也與主站相連接,申請主站端口后,此時可實現遠程升級,這種遠程升級的方式存在花費人力物力較大,且必須協調使用主站等弊端。發明內
梅特勒托利多:打造物聯網智慧終端
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 TOLEDO),作為全球領先的精密儀器及衡器制造商,在百年悠久發展歷程中一直保持著技術和市場的領先性。如今,梅特勒-托利多提供的解決方案遍布實驗室、工業及零售業(商業)的各個流程與環節,從高精度的微量分析到千噸以上的稱重應用,梅特勒-托利多統一的團隊、全球的服務網
智能終端“守護”獨居老人,科技讓養老更有溫度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劇,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照料問題日益突出,他們因缺乏照料、關注而出現安全問題無法及時得到幫助的新聞也常見報端。? 而如今,智能電表——這一項科技成果的運用卻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守護”獨居老人的作用。在上海普陀區長征鎮,一個“非侵入式智能電流指紋終端”,被安裝在了78歲獨居老人季阿
單個生物信息傳遞通道的容量不足1比特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6日(北京時間)報道,人體內的細胞通過分子通道發送和接收化學信號,30多年前,科學家們稱這一過程為“細胞信號傳導”。現在,美國科學家首次確定,一個生物化學信號通道的數據容量不足1比特,細胞通過群體編碼相互“交談”。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志上。 上世紀8
量子系統創51個量子比特新紀錄
能模擬化學反應 研究原子間相互作用 據《新科學家》雜志網站7月18日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在近日召開的莫斯科國際量子技術大會上宣布,他們已經制造出迄今最強量子系統,其擁有51個量子比特(Qubit),能模擬一種化學反應,研究原子間相互作用。此前,谷歌公司在4月份曾強勢宣布,將在今年底打造出
半導體量子芯片比特獲得高靈敏測量
記者1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郭國平、曹剛等人與本源量子計算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微波超導諧振腔實現了對半導體雙量子點的激發能譜測量。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應用物理知名期刊《應用物理評論》上。 半導體系統具有良好的可擴展可集成特性,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實現通用量子計算的體系之
20毫秒!量子比特存儲時長創紀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道,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人員將一個量子比特存儲在一個晶體內,持續時間長達20毫秒,創下新世界紀錄,為開發出長距離量子通信網絡奠定了重要基礎。 量子通訊和量子加密技術已經成為提高通信安全的重要基石。當信息(量子比特,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的基本單元
176比特“祖沖之號”量子計算云平臺上線
聯網就能用上全球領先的量子計算機?這一夢想正走進現實。5月31日,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弧光量子等發布新一代量子計算云平臺,接入“祖沖之號”同款17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這不僅刷新了我國云平臺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比特數記錄,也是國際上首個在超導量子路線上具有實現量子優越性潛力、對外開放的量子計
中國科學家實現18個量子比特糾纏
多量子比特的操縱和糾纏是量子計算研究的核心指標。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近期該校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陸朝陽、劉乃樂、汪喜林等通過調控六個光子的偏振、路徑和軌道角動量三個自由度,在國際上首次實現18個光量子比特的糾纏,刷新了所有物理體系中最大糾纏態制備的世界紀錄。《物理評論快報》日前發表了該成
可靠邏輯量子比特的規模化計算創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9/530176.shtm
考古學家分析“霍比特人”體型演化
科技日報北京8月7日電(記者張夢然)根據《自然·通訊》6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新發現的距今約70萬年前的人族牙齒和上臂化石表明,有些早期人族的體型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矮小。印度尼西亞的弗洛勒斯島上曾居住著身材異常矮小的人族弗洛勒斯人,俗稱“霍比特人”。他們身高約1米,生活在約6萬年前
超靈敏熱探測器精確讀取量子比特
用微型輻射熱測量計(右)感測從量子位(左)發出的非常微弱的輻射(藝術圖)。圖片來源:亞歷山大·卡基寧/阿爾托大學科技日報北京4月14日電?(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電子學》雜志報道,芬蘭阿爾托大學研究人員首次使用超靈敏熱探測器測量量子比特,繞開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限制。他們證明,將輻射熱測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