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02-17 12:59 原文鏈接: 生化檢測項目血漿銅藍蛋白(CP)介紹

    血漿銅藍蛋白(CP)介紹:

      銅藍蛋白是一種含銅的蛋白,呈藍色,故稱銅藍蛋白,又稱鐵氧化酶。主要由肝臟合成。其作用為調節銅在機體各個部位的分布、合成含銅的酶蛋白,有著抗氧化劑的作用,并具有氧化酶活性。銅藍蛋白測定對某些肝、膽、腎等疾病的診斷有一定意義。

    血漿銅藍蛋白(CP)正常值:

      免疫擴散法:
      新生兒:10-300mg/L (1-30mg/dl)。
      6個月-1歲:150-500mg/L (15-50mg/dl)。
      1-12歲:300-650mg/L (30-650mg/dl)。
      >12歲:150-600mg/L (15-60mg/dl)。
      尿液:6-40μg/24h尿。

    血漿銅藍蛋白(CP)臨床意義:

      (1) 升高:
      ① 重癥感染:炎癥、肝炎、骨膜炎、腎盂腎炎、結核病、塵肺等。
      ② 惡性腫瘤: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各種癌。
      ③ 膽汁瘀滯:原發性膽汁瘀滯型肝硬化、肝外阻塞性黃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④ 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再生障礙性貧血、心肌梗死、手術后等。
      ⑤ 其他:急性精神分裂癥、震顫性譫妄、高胱氨酸尿癥、妊娠、口服避孕藥。
      (2) 降低:
      ① Wilson病即肝豆狀核變性(為最有價值的診斷指標)。
      ② 營養不良:腎病綜合征、吸收不良綜合征、蛋白漏出性胃腸癥、腎病綜合征、低蛋白血癥等。
      ③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膽道閉鎖癥等。
      ④ 新生兒、未成熟兒。

    血漿銅藍蛋白(CP)注意事項:

      (1) 宜采空腹抽取靜脈血;
      (2) 口服避孕藥和妊娠后期,可使銅藍蛋白測定結果升高。

    血漿銅藍蛋白(CP)檢查過程:

      暫無相關信息

    相關疾病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肝豆狀核變性,小兒銅缺乏癥綜合征,甲亢,白血病,精神分裂癥,小兒營養不良,類風濕性關節炎,淋巴瘤,急性腎盂腎炎

    相關癥狀

      先天性銅代謝障礙,腹脹,尿失禁,遺尿,貧血,心音異常,脊柱和四肢畸形,腰背痛,關節疼痛,黃疸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