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黑洞成像團隊:“對話”宇宙定格黑洞
黑洞,究竟是怎樣神秘的存在?得益于一張張照片,人類對它的認知一步步具象化——2019年4月,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下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照片發布,震驚世界;3年后,由EHT拍攝的銀河系中心黑洞照片首發,從強引力場角度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此后一年不到,國際研究團隊首次拍攝到了M87的黑洞“全景照”,黑洞陰影、吸積盤和噴流同時定格在一張照片中。這3張標志性的照片,展現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黑洞成像研究團隊從積極參與,到在世界黑洞研究前沿占據一席之地的成長足跡。“天文無疑是浪漫的,但研究人員更多時候是在默默無聞地長期深耕。”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如此描述這個仰望星空的團隊。打破研究“天花板”1997年,沈志強博士畢業,“看清”黑洞對他似乎有著無窮吸引力,“那時要等上20個月,才有5小時觀測機會。”此后的5年間,他和同事們開展了20多次高分辨率VLBI(甚長基線干涉測量)觀測,其間的每一......閱讀全文
原初黑洞與暗物質有關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80.shtm 英國杜倫大學3月29日宣布,由該校牽頭的一項研究利用引力透鏡效應發現了一個超大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300億倍。 這一研究將黑洞再一次帶到了人們面前。在龐大的黑洞家族中,
超大質量黑洞:星系中心的“怪獸”
日前,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們使用歐洲空天局的XMM-Newton和美國宇航局的NuSTAR太空望遠鏡觀察到了一個黑洞背后的光線。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直接觀察到來自黑洞背后的光,或許將讓我們對黑洞的了解更上一層樓。黑洞是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天體”之一,自發現以來,就是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們研究
“閃爍”的黑洞釋放了什么信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83.shtm
暗能量來自超大質量黑洞嗎
近日,一項發表于《天體物理雜志》的研究登上了熱門。該研究聲稱,正在加速宇宙膨脹的神秘 “暗能量”可能來自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據《科學》報道,如果這是真的,意味著科學家把物理學中最令人費解的兩個概念——黑洞和暗能量聯系起來,并表明后者的來源在理論家眼皮底下存在了幾十年。然而,一些主要理論家對這一想
“大陀螺”異動掀開黑洞“神秘衣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455.shtm6年前,一個“令人疑惑”天文現象激起崔玉竹的好奇心。她用近1年時間核查觀測數據和分析過程,此后又和全球45個機構的科研人員合作,通過分析多個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網2000年至2
小星系“郊區”也有大質量黑洞
眾所周知,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中央存在大質量黑洞。據英國《科學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最近對數千個小星系進行了調查,結果在小星系的“郊區”,也發現了數十個大質量黑洞“候選者”。這一最新研究有助于天文學家揭示更大星系中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形成的奧秘。 迄今觀測到的幾乎所有大質量星系中央,都
M87黑洞最新照片來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95.shtm 偏振光下M87超大質量黑洞的圖像,圖中線條標記了偏振的方向,它與黑洞周圍的磁場有關。 圖片來源:EHT合作組織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組織為揭示M87星系超大質量黑
武大師生首次揭秘黑洞“閃爍”
“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這是科幻作品《三體》中描繪的經典場景。作品中,射電望遠鏡觀測到了肉眼看起來平靜,卻進行著強能量活動的“星空”。看到這一不尋常現象,故事主角為之興奮、詫異、震驚。 在現實中,這份因“閃爍”而引發的興奮,落在了武漢大學天系一個研究團隊身上。經過近四年努力,武漢大學天文學系
迄今最重超大質量黑洞對發現
美國天文學家利用北雙子座望遠鏡的檔案數據,發現了迄今已知最重的超大質量黑洞對,兩者的“體重”為280億倍太陽質量。這一發現有助科學家厘清一個長期存在的未知之謎:為何在宇宙中,超大質量黑洞并合事件很難發生。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天體物理雜志》。研究團隊分析了位于橢圓星系B2?0402+379內的超大
迄今最重超大質量黑洞對發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62.shtm
黑洞自轉增加電波輻射強度
超大黑洞周圍吸積盤想象圖。黑洞的自轉形成強電波輻射源高速噴射流。日本國立天文臺提供 日本國立天文臺安德雷斯·舒爾茨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對多個超大質量黑洞研究發現,黑洞的自轉可能有助于形成高速噴射流,而高速噴射流是遠方宇宙傳來的電波之源。 多數星系的中心存在超過太陽質量數百萬倍的超
黑洞“食量”變化使類星體快速消失
類星體是宇宙中最為明亮的天體之一。觀測發現,有些類星體消失的速度比預想的速度快很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系教授王挺貴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這類天體中心黑洞“食量”的劇烈變化,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該研究成果發表在9月1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快報》上。 天文學家認為,每個星系中心存在一個超
物質落入黑洞前產生高能射線耀斑
我們的銀河系中心潛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一些圍繞它旋轉的熱氣體可能會落入其中。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最近,歐洲空間局(ESA)赫歇爾空間天文臺對這些熱分子氣體進行了詳細觀察,發現它們能有這么高溫度,可能是黑洞正在給自己“烹煮”美餐。 該黑洞位于銀河系中心一個無線電光源人馬座A*(
通向黑洞物理學的大門打開!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央捕捉到將恒星釋放的光線拉長的巨大黑洞。這是他們追蹤該恒星近30年后發現的。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光線在強引力場作用下會出現拉伸現象,波長變長,向紅波方向偏移,這被稱為引力紅移效應。但時至今日,它從未在黑洞附近被探測到。圖片源自:ESO/M.Kornmesser “這是朝
拍黑洞,全球科研機構這樣合作
北京時間10日晚,包括我國上海、美國華盛頓在內的全球六地同時召開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成果發布會,展示史上首張黑洞照片。EHT項目由全球數十個研究機構、超過200名科研人員參與,簡單的圖片背后是怎樣的國際合作歷程? 首先是建團隊。為了給黑洞拍照,麻省理工學院(MIT)從2006年就開始
銀河系或存在中等質量黑洞
天文學家已經找到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證明了一個中等大小黑洞的存在——它比由一顆恒星形成的小黑洞要大,但又比那些潛伏在星系中心的大黑洞小得多。最重要的是,它就隱藏在我們的銀河系里。如果這一發現得到證實,則可能表明銀河系是通過吞噬周圍較小的鄰居而發展起來的。 “這是一篇非常嚴謹的論文,他們的數
首次發現:在星際自由飄蕩黑洞現身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5日報道,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證實,他們在2011年目擊的一個“微引力透鏡”事件是由一顆在星際空間自由自在漫游的孤獨黑洞引起,這是科學家們有史以來首次觀測到此類黑洞。研究人員還測得了這顆黑洞的質量和移動速度。 科學家們一直認為有許多黑洞在星際空間自由游蕩,但此前未曾發現過。這是因為
NASA發現最年輕黑洞-年僅30歲
NASA官網視頻直播截屏 美國宇航局于當地時間11月15日12點30分(北京時間16日凌晨1點30分)在其華盛頓總部電視演播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縮寫為CXO)在距離地球五千萬光年以外的太空發現一個年僅3
凝視“深淵”-黑洞到底長什么樣子
天文學家捕獲的首張黑洞照片。(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供圖) 上帝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有一個地方可能除外。黑洞具有非常強大的引力場,使得光都無法逃脫它的勢力范圍。這個勢力范圍,就叫做事件視界。 這也讓黑洞成為了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之一。2015年電影《星際穿越》中對黑洞形象的描畫,更是令
LAMOST發現迄今最大的恒星級黑洞
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一項重大發現。依托我國自主研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恒星級黑洞,并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
美國宇航局重啟黑洞觀測項目
美國宇航局日前決定重新啟動“核分光望遠鏡陣列”(NuSTAR)項目,以進一步加強對黑洞的觀測。?2003年11月,美國宇航局從36個“小探測器飛行任務”方案中,篩選出5個最有科學價值的備選方案并進行可行性研究,其中包括預計耗資1.32億美元的NuSTAR項目。2006年,這一項目在即將正式啟動時,由
黑洞撕碎恒星-潮汐瓦解事件再現
科技日報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和《自然·天文學》雜志最近共同發表論文,報道了一次極其罕見的天文學奇觀——潮汐瓦解事件(TDE)的觀測結果,同時探測到有物質噴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從黑洞中“飛奔”而出。潮汐瓦解事件是指當一顆恒星被一顆特大質量黑洞撕裂時釋放能量的過程。該發現將能提升人
銀河系中心附近發現中等黑洞
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稱,日本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心附近的一團分子氣體云中發現了一個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的10萬倍。這個新“現身”的中等黑洞,將向人類提供關于超大質量黑洞(如位于銀河系正中央的黑洞)如何形成的極其重要的線索。 黑洞是宇宙中的龐然大物。一般認為,在所有星系的中心,
日本核污染水背后那些“信息黑洞”
日本政府日前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處理產生的上百萬噸核污染水排入大海。這一“史無前例”的舉動引發世人廣泛擔憂。日本當局反復宣稱經過處理的核污染水是“安全”的,但諸多“信息黑洞”的存在讓人們不得不對此提出質疑。 一、處理后的核污染水還有哪些放射性物質? 為冷卻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后的熔毀堆芯
美首次拍到超大質量黑洞“進食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網7月31日消息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近期目睹了超大質量黑洞“大口吞噬”掉周遭高溫氣體的場景,這是人們首次在X波段如此清晰地獲取該天文奇觀的圖像,使得人類于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對黑洞吞噬其他物體這一行為的認識,以
離黑洞最近的噴流,慧眼找到了!
2018年3月,黑洞X射線雙星MAXI J1820+070爆發,成為一百多天里空中最亮的X射線源之一。天文學家通過“慧眼”衛星對其進行觀測,發現了迄今為止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能量超過200千電子伏特。 如此高能的低頻準周期振蕩從何而來?9月22日《自然-天文學》上線的文章中,來自中科
超大質量黑洞可能由暗物質形成
黑洞圖解。 圖片來源:trahko / stock.adobe.com 一項新的理論研究提出了一種由暗物質產生超大質量黑洞的新機制。這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超大質量黑洞可能直接由星系中心高密度區域的暗物質形成,而不是傳統的包含“正常”物質的形成場景。這一結果對早期宇宙的宇宙學有重要意義,并發
孜孜以求“看清”黑洞,發出中國聲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502.shtm
新圖像證實:附近星系存在巨大黑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420.shtm一個熟悉的陰影隱約出現在附近星系M87中心的新圖像中。它證實了該星系擁有一個引力天坑,其強度之大以至于光線無法逃脫,這是由一個質量為太陽65億倍的黑洞產生的。但是,與之前事件視界望遠鏡
評論:冒領科研經費背后的黑洞
據媒體報道,不久前,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原執行院長宋茂強利用借用他人身份證、簽訂虛假勞務合同,冒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研經費68萬元,因貪污罪被海淀法院一審判刑10年半。 宋茂強曾是工信部牽頭啟動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的專家之一。一名專家走到這一步,實在令人惋惜。值得注意的是,宋套取科研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