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醫學院臨床藥學院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950.shtm......閱讀全文
上海交大最新JBC文章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不同大小透明質酸與其受體CD44的相互作用關系,首次證明了HA大小與CD44聚集之間的密切關聯,這將有助于解析不同透明質酸出現不同生物學活性的分子或細胞基礎機制。相關成果公布在JBC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高鋒,其早年畢業于第四軍
上海交通大學與奧塔哥大學就生物醫藥等簽署合作協議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與新西蘭奧塔哥大學在交大閔行校區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新西蘭達尼丁市副市長Chris Staynes、達尼丁市政府及奧塔哥大學代表,上海交大科研院常務副院長劉燕剛、副院長馮雁,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陶宏志,國際合作與交流處陳岳等出席儀式。上海市外事辦公室亞洲大洋
凱萊英:與上海交大共建生藥實驗室大分子布局逐步落地
凱萊英:與上海交大共建生物藥物創新技術研發實驗室大分子領域布局逐步落地與上海交大共建生物藥物創新技術研發實驗室,大分子領域布局逐步落地。 ? ?公司于3 月16 日和上海交通大學簽署合作共建協議,與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細胞工程及抗體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聯手共建生物藥物創新技術研發聯合實驗室
國家口腔醫學中心落戶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式批準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口腔醫學中心。 國家醫學中心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依托高水平醫院設置的國家級醫學中心,旨在打造醫學高地,提升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國家口腔醫學中心是國家衛健委繼心血管病、癌癥等
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在滬成立
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共建的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日前在滬成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陳竺等出席成立儀式。 該中心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陳竺認為,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的成立打破了固有的界限,為國立科研機構和大學之間架起了重要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揭示胰腺癌腫瘤調控新機制
4月18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獲悉,該院“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志剛和膽胰外科主任醫師孫勇偉帶領團隊在一項研究中闡明了胰腺癌腫瘤微環境中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系統的存在及其失調現象,證明了5-HT通過調控有氧糖酵解促進胰腺癌細胞在代謝應
無私奉獻-大醫精誠,范先群院士寄語上海交大醫學院畢業生
6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4屆畢業典禮在上海世博中心紅廳隆重舉行。畢業典禮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范先群以《無私奉獻大醫精誠》為主題發表講話,期望畢業生們牢記“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初心,踐行“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選擇交醫就選擇了奉獻”的使命,堅定理想,逐夢前行。范先群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420萬采購質譜儀
串聯三重四極桿復合線性離子阱質譜儀 ?-國際招標公告 上海東松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招標人委托對下列產品及服務進行國際公開競爭性招標,于2023-10-20在中國國際招標網公告。本次招標采用傳統招標方式,現邀請合格投標人參加投標。 1、招標條件 項目概況:串聯三重四極桿復合線性離子阱質譜儀
上海交大高效微流電色譜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啟動
2012年3月3號,由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閻超教授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高效微流電色譜分析儀器的研發與應用”在上海舉行項目啟動會。項目分別設立了項目總體組、技術專家委員會和用戶委員會。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閻超教授擔任總體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張玉奎院士、上海理工大學莊松林
零容忍!上海交通大學撤銷了田源的碩士學位
2015年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Chen F及田源等人在Cancer Gene Therapy (IF=5.99)在線發表題為“MALAT2-activated long noncoding RNA indicates a biomarker of poor prognosis in gast
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宣告成立
12月14日,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正式宣告成立。該聯盟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蘇州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浙江大學、溫州醫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等聯合倡議發起,將按照“創新共建、協調共進、開放共贏、成果共享”的原則
上海交大最新Nature-Immunology文章
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同濟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文章,證明了一種腸道細菌中的重要蛋白:Tir能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抑制宿主細胞的免疫作用,從而造成病原感染。這項研究揭示了一種前所未有天然免疫應答逃逸機制,相關成果公布在Nature Immunology
上海交大:興學強國夢不輟
從大學校園到工廠車間、大型裝備現場有多遠? 15分鐘,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潘健生的答案。80多歲的他與30多名同事一起,在10多年間,時常往返于車程15分鐘的閔行校區與上海重型機器廠之間,開展核電大鍛件關鍵技術攻關,逐漸改變了相關裝備全部依賴進口的境況。 1小時,是中國
瑞金醫院王衛慶教授證實,通過腸道微生物群可干預肥胖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衛慶教授團隊以中國漢族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首次揭示中國肥胖人群的腸道菌群組成,發現一個能抑制肥胖的腸道微生物-多形擬桿菌。 近日,國際頂尖期刊NatMed(IF=29.886)刊發了來自上海交大瑞金醫院王衛慶教授的文章:Gutmicrobiomeandseru
上海市微生物學會青年微生物學者學術論壇召開
12月30日,上海市微生物學會青年微生物學者學術論壇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復旦大學微生物學系、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聯合年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楓林校區明道樓一樓報告廳召開。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復旦大學微生物學系、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的科技工作人
中法抗“疫”經驗云交流在上海瑞金醫院舉行
“這個連線交流太有用了,我們有很多臨床實際問題都可以問,真是太好了”,這是法國里昂公立醫院集團醫療委員會主席的留言。 3月26日下午4點,一場中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線上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舉行,近100名醫生在線上參加了討論,其中法國醫生約60人。 瑞金醫院臨床病毒研究室主
陳賽娟院士團隊:新冠感染后中和抗體能維持半年以上
記者17日獲悉,上海的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后仍在人體內穩定存在。該研究成果發表于中國工程院院刊。共同第一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譚云博士、劉峰博士、徐小光博士,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凌
上海交大獲唐仲英基金會億元捐資建設轉化醫學研究院
馬德秀書記代表學校向唐仲英基金會代表孫幼帆先生頒發感謝狀 7月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原上海交通大學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兩校合并五周年大會上,唐仲英基金會代表孫幼帆先生宣讀了董事長唐仲英先生來函,函中表示將捐資一億元人民幣用于上海交大轉化醫學研究院的建設。 為了打破基礎醫學與
上海交大否認“人耳鼠”造假-實驗過程全程錄像
上海交大:“人耳鼠”沒有造假 “人耳鼠”研究團隊重復驗證實驗,上海交大組織的鑒定委員會稱“技術成熟” “落選院士連做8個"人耳鼠"證清白”追蹤 昨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為落選院士曹誼林“人耳鼠”造假一事,專門召開發布會并澄清稱,曹誼林的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軟骨
上海交大—耶魯聯合中心成立-打造一流科研和教育機構
3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和耶魯大學共建的上海交大—耶魯聯合中心宣告成立,耶魯大學校長PeterSalovey(彼得?沙洛維)與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共同為聯合中心揭牌。兩位校長表示,要以上海交大—耶魯聯合中心為新起點,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和教育機構。 據介紹,上海交大—耶魯中心的首個分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異地布局,落地無錫!
11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帶隊赴無錫市訪問交流。期間,林忠欽與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代市長趙建軍、副市長高亞光等進行了座談交流,并出席上海交通大學與無錫市深化全面合作簽約儀式。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奚立峰,原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等參加活動。 林忠欽對無錫市委
我國95%的疾病診斷標準是國外的
我們必須拿出一些符合國人診治的標準,改變拿美國人治療標準來醫治中國人的現狀 有幾件事對我“刺激”很大。 第一個“刺激”。一位名醫沒評上二級教授,很惱火。我說,你每年做1000多例手術,5年將近7000例,然后就沒下文了,為什么不把成果在權威雜志發表?如果你把數千例病人的診斷分期、手術方式、輔
陳國強院士:臨床研究須有中國標準
我們必須拿出一些符合國人診治的標準,改變拿美國人治療標準來醫治中國人的現狀 有幾件事對我“刺激”很大。 第一個“刺激”。一位名醫沒評上二級教授,很惱火。我說,你每年做1000多例手術,5年將近7000例,然后就沒下文了,為什么不把成果在權威雜志發表?如果你把數千例病人的診斷分期、手術方式、輔
官宣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培優行動”出爐!
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消息,上海交大臨床醫學已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培優行動”。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眾號刊文,總結首輪“雙一流”建設周期的學科發展成就。其中提到:經過首輪建設期,交大醫學院學科整體水平居于全國領先,臨床醫學學科建設成效顯著,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培優行動”。早在2020年召開的首次全
上海交大擬6年內研發微米級手術機器人
上海交通大學今天宣布成立“醫療機器人研究院”。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公開了建設目標——在3年內自主研發毫米級手術機器人手;6年內實現精準的微米級手術;9年達到納米級到微納米級水準。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是校級醫工(理)交叉平臺,由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牽頭校
一碩士靠不存在的基因,發SCI,還順利畢業?今被撤稿!
2015年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Chen F及田源等人在Cancer Gene Therapy (IF=5.99)在線發表題為“MALAT2-activated long noncoding RNA indicates a biomarker of poor prognosis in gast
上海交大成立聯合實驗室專注心血管疾病診療
上海交通大學和博動醫學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1日在上海宣布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博動醫學影像技術聯合實驗室”,將依托上海交大醫工交叉平臺和醫院臨床應用和研究平臺,在心血管成像技術、精準評估、影像后處理等領域展開前沿科學研究和產業化,致力于建立心血管疾病精準評估的國際標準,并共同培養高層次科研和
上海交大成立聯合實驗室專注心血管疾病診療
上海交通大學和博動醫學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1日在上海宣布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博動醫學影像技術聯合實驗室”,將依托上海交大醫工交叉平臺和醫院臨床應用和研究平臺,在心血管成像技術、精準評估、影像后處理等領域展開前沿科學研究和產業化,致力于建立心血管疾病精準評估的國際標準,并共同培養高層次科研和技術
上海交大LncRNA研究刊登國際期刊
長非編碼RNA(lncRNA)不編碼蛋白質,最初被認為是基因組“暗物質”的一部分。最近,有研究表明,lncRNAs在染色質修飾復合物的招募過程中發揮作用,并能影響基因的表達。然而,是否lncRNAs以類似的方式在癌癥中發揮作用,尚不明確。延伸閱讀:中美學者JBC解析lncRNA在EMT中的作用。
上海交大“文治大講堂”啟動
12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文治大講堂”啟動儀式暨第一講“從三星堆看中華文明起源”在閔行校區文博樓及網上同步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校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校黨委常務副書記顧鋒,文科資深教授、“文治大講堂”首場主講嘉賓葉舒憲出席活動并為“文治大講堂”揭牌。揭牌? ? ? ??上海交大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