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肺葉切除術的基本介紹
適合于病變局限于一個肺葉內的肺癌。肺葉切除能將腫瘤所在的肺葉連同引流的葉支氣管周圍的淋巴結及縱隔淋巴結一同切除。既能徹底切除腫瘤組織,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組織,患者一般都能耐受手術。手術并發癥和死亡率明顯低于全肺切除術,是目前肺癌外科治療的首選手術方式。 雙葉肺切除是指同時切除右側的上葉和中葉,或者右側的中葉和下葉。前者適合于周圍型肺癌跨葉裂生長,后者主要適合于中葉或下葉的中央型肺癌,病變位于中、下葉開口附近,只有行雙葉肺切除才能完整切除腫瘤組織。少數情況下行雙葉肺切除的原因是肺葉間血管或淋巴結的侵犯所致。 袖式肺葉切除術,包括支氣管袖式及血管袖式肺葉切除術,是將患病肺葉同相連的一段主支氣管或肺動脈干一并切除,再將支氣管或血管對端吻合的成形術。如此可以保留有用的肺組織,避免行全肺切除術。主要適用于上葉中央型肺癌累及上葉支氣管開口,或(和)肺動脈干時。袖式肺葉切除在完整切除腫瘤及清掃淋巴結上,不及全肺切除術干凈徹底,對......閱讀全文
關于胰腺體尾部切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切口 上腹正中切口,若切除胰尾部困難,可加左側橫切口。體型寬的病人,可選用上腹部橫切口。 2.胰腺的顯露和探查同胰島素瘤剜出術。 3.胰腺體尾部切除的范圍,腫瘤在腸系膜上動脈和靜脈左側者為75%,在其右側者為90%。一般胰腺體尾部切除術是指的前者。 4.游離胰腺體尾部 切開
關于小兒脾切除術的適應癥介紹
1.脾破裂 國內外對小兒脾破裂均主張采取非手術療法為主。據加拿大的一組報道,75例兒童脾破裂,87%非手術治療成功;手術治療的7例僅3例做了脾切除,4例做了脾修補術。作者認為無并發癥的脾破裂可經非手術治療而治愈,主張對兒童脾破裂血紅蛋白在80g/L以下時輸血。單純脾破裂一般輸血20ml/kg后病
關于側腦室腫瘤切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手術入路和皮質切口 前角腫瘤以病側前額皮骨瓣入路開顱術為宜。硬腦膜瓣基底翻向矢狀竇側。在運動區前額上、中回之間切開腦皮質和白質進入側腦室。 三角部和顳角腫瘤以高位和低位頂顳皮骨瓣開顱為宜。骨膜切口與皮膚切口相一致,骨瓣連同皮瓣部翻向下方。硬腦膜瓣狀切開,翻向上方。顳角腫瘤皮質切口,可在顳
關于經顱垂體腺瘤切除術的術前準備介紹
1.內分泌檢查 包括全面的腦垂體多種內分泌素的測定。如生長激素、催乳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刺激素、濾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以及一些下丘腦內分泌素等。 2.影像學檢查 蝶鞍及腫瘤的影像學檢查。
關于遠端胰腺次全切除術的術后護理介紹
1.手術后患者均應住入外科重癥監護病室。 2.保持血壓穩定,尿量>1500ml/d,保持電解質平衡。 3.注意胰床處的腹腔引流的液體量與性質,送淀粉酶測定以發現有無胰液滲漏。 4.若有胰腺假性囊腫,應調整腹腔引流的位置,排除液體。 5.若有胰液滲漏,應推遲經口進食,用全胃腸外營養維持營養
關于區域性胰腺切除術的術后護理介紹
1.患者放置在外科重癥監護病室。 2.保持血壓穩定,尿量>1500ml/d,保持電解質平衡。 3.確保腎臟灌注。 4.膽管及胰管引流可在術后2~3周時關閉,若恢復順利,可予拔除。 5.雷尼替丁靜脈內注入預防應激性潰瘍。 6.輸冷凍新鮮血漿補充淋巴液。 7.針對血糖水平和尿糖情況給予胰
關于遠端胰腺次全切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手術大體步驟: ①雙側肋緣下斜切口或上腹部橫切口。 ②80%以下的遠端胰腺切除。 ③慢性胰腺炎體尾部切除術時,亦可以將脾臟保存。保脾胰體尾部切除術有兩種方法(保存脾血管的胰體尾部切除術和切除脾血管的胰腺體尾部切除),可根據胰腺體尾部病變的情況加以選擇。
關于胰腺體尾部切除術的術后處理介紹
胰腺體尾部切除術術后做如下處理: 1.同胰島素瘤剜出術。由于手術創傷比剜出術大,加之切除脾臟,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危險性更大。故術后應密切觀察病情,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更為重要。 2.藥物治療對有轉移的胰島素癌、胰島素瘤術后癥狀仍然存在的病人都是必需的。在臨床上曾試用胰高糖素、腎上腺皮質激素
關于胃良性腫瘤局部切除術的步驟介紹
1.腫瘤的局部切除術。 手術大體步驟:上腹部中線切口,進腹后首先行腹腔探查。發現腫瘤后,沿腫瘤四周的正常胃壁切開,將腫瘤連同局部的胃壁全層一并切除,切除的范圍根據腫瘤的大小及形態而定。 2.用吻合器行胃腫瘤的局部切除。
關于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檢查方式介紹
1.生化檢查 可作白細胞計數、血尿淀粉酶、肝功能、谷丙轉氨酶、γ-谷氨酰轉肽酶等檢查。 2.靜脈膽道造影 由于受肝功能影響,肝內外膽管顯影欠佳,診斷意義不大。 3.B型超聲 操作簡便、快捷,有診斷價值,可發現膽管擴張、膽石、膽道腫瘤、胰腺炎等。但有局限性,不能顯示膽系全貌及全部病征。
關于闊韌帶囊腫切除術的注意事項介紹
一、術后護理 1.術后護理與一般開腹術相同。 2.給予抗炎藥物預防或控制感染。 二、注意事項 闊韌帶內囊腫剝除后,應縫合闊韌帶創腔,不留死腔,以防術后因滲血而發生闊韌帶血腫,進而繼發感染。 三、術后飲食 術后6小時可進流質飲食,但禁奶類和糖類,飲食量不可過多。待腸蠕動恢復后能自行排氣
關于側腦室腫瘤切除術的并發癥介紹
一、術后處理 1.術后行腦室持續引流3~5天。 2.經半球皮質入路,術后服預防性抗癲癇藥物3~6個月。 二、并發癥 1.腦室炎 術后感染或腫瘤囊液刺激所引起,除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外,多次腰椎穿刺可以了解病情和減輕癥狀。 2.神經功能障礙 損傷重要功能區或其傳導束可產生偏癱、失語和同向偏
關于小兒脾切除術的術中注意要點介紹
1.脾切除術的主要危險是術中發生大出血,在脾臟腫大變脆及暴露欠佳時尤應注意。一般術者希望將脾臟托出于切口外,這樣操作比較簡便,也容易處理脾蒂。但如脾蒂短,且與周圍組織有廣泛血管性粘連時,切勿使用暴力,否則可能撕破脾蒂,造成危險的大出血。在分離脾蒂血管時不應一次鉗夾過多組織,以免結扎不牢,導致術后
關于肝切除術治療肝包蟲病的介紹
本法能完整切除包蟲,治療效果最佳。從現代肝外科學的角度來看,切除寄生蟲感染的肝臟(標準切除或廣泛切除)是理想的方法,但對因包蟲感染而行肝切除要謹慎,一方面是因為肝包蟲病非惡性病變,且常為多中心性的生物性疾病,另一方面肝切除涉及的術后處理以及術后肝組織的再生能力等問題,因此對肝包蟲病行肝切除術僅適
先天性肺葉氣腫的病因分析
雖有先天性肺發育障礙的因素,但也有后天支氣管被壓迫的病例,故此病也被稱為“新生兒” 肺葉氣腫或“嬰幼兒”肺葉氣腫,而不宜稱為“先天性”肺葉氣腫。其特征是:一葉或一段肺組織過度膨脹,壓迫正常肺組織、縱隔器官及心血管系統,是造成嬰幼兒急性呼吸窘迫的常見病因之一。僅見于新生兒或幼兒,1/3病例出生后即
腎上腺切除術介紹
腎上腺切除術是針對良性和惡性腫瘤進行的治療。腎上腺切除術的手術方式逐漸趨于微創的方式進行。無論采用什么方式進行手術,腎上腺切除術都是一項難度較大的手術。手術方法的選擇:腎上腺切除術可已經腹部,腹膜后或經胸部進行。經腹腎上腺切除術更常進行,可以采用開放式或微創手術技術完成。開腹經腹腎上腺切除術可以通過
肺段切除術可改善小型周圍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率
作為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是無數個人和家庭心頭的陰影。近二十年來,肺癌的發病率逐漸上升[1],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案顯得意義深遠。 自1960年以來,手術切除便是早期肺癌治療的“金標準”[2],但相關的臨床試驗卻和當今時代有所脫節。1995年發表的唯一的對比肺葉切除術和亞肺葉切除術的
關于肺癌外科手術術式的選擇的介紹
手術切除的原則為:徹底切除原發灶和胸腔內有可能轉移的淋巴結,且盡可能保留正常的肺組織,全肺切除術宜慎重。 (1)肺楔形及局部切除術 是指楔形癌塊切除及部分肺段切除。主要適合于體積較小、年老體弱、肺功能差或癌分化好惡性度較低的早期肺癌。 (2)肺段切除術 是解剖肺段的切除術。主要適合于老年、心
關于經顱垂體腺瘤切除術的適應癥介紹
經顱垂體腺瘤切除術適用于: 1.高度向蝶鞍上方擴展的腫瘤達到B級或C級者。 2.巨型垂體瘤向鞍上發展且蝶鞍不擴大者。 3.鞍隔上下的瘤塊呈啞鈴形生長者。 4.鞍上瘤塊向前、顱中、后窩生長者(D1、D2、D3級腫瘤); 5.鞍上分葉狀瘤塊。
關于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診斷依據介紹
根據病史(膽囊、膽管或胃、十二指腸手術史),術后發熱、腹痛和黃疸,輔以B型超聲、CT、內鏡、膽道造影、ERCP或PTC、細針穿針(FNPTC),即應考慮到術后膽管結石、膽管狹窄可能。對疑有Oddi括約肌狹窄或功能紊亂者可做嗎啡-新斯的明激發試驗。ERCP和FNPTC檢查后仍有少數患者原因不明,診
關于面頸部神經鞘瘤切除術的注意要點介紹
一、術中注意要點 1.避免刺激重要神經并完整切除腫瘤,防止意外損傷致后遺功能障礙。 2.防止意外損傷頸部大血管。位于頸部的神經鞘瘤常使頸部大血管(特別是頸內、外動脈)和迷走神經移位,手術時應特別注意。 二、術后處理 面頸部神經鞘瘤切除術術后做如下處理: 1.常規給予止痛劑和抗生素類藥物
關于胰腺體尾部切除術的術中注意要點介紹
1.避免副損傷。 2.徹底止血。 3.盡量避免過多損傷胰腺組織,主胰管結扎要牢靠,胰腺殘端縫合要嚴密,減少胰腺炎及胰瘺發生機會。 4.檢查手術是否徹底,但是很難用肉眼觀察就能肯定切除的包塊一定是胰島細胞瘤。冷凍切片快速病理檢查對確定診斷有幫助。術中監測周圍血中葡萄糖值和局部血中胰島素值,對
關于髖關節結核滑膜切除術的方法介紹
1、體位 平臥位,患臀用沙袋墊高,患側下肢消毒后用無菌單包裹便于術中移動。 2、麻醉 全麻、連續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3、切口 通常采用髖關節前方入路,即Smith-Petersen切口。切口上方起自髂嵴前、中1/3交界處,沿髂嵴前行至髂前上棘后指向髕骨外緣方向,沿闊筋膜張肌前緣下行約1
關于面頸部神經鞘瘤切除術的術前準備介紹
1.常規檢查全身情況,對主要臟器有病變者,應在治愈或緩解后手術。 2.局部作B超檢查、頸動脈造影檢查、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檢查或磁共振(MRI)檢查,了解腫瘤與頸總、頸內、頸外動脈的關系,明確頸部大血管的所在位置和深度。 3.必要的藥物過敏試驗。 4.配血備用。 5.術中有腫瘤來源
關于面頸部神經鞘瘤切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切口 神經鞘膜瘤的生長部位常不恒定,其手術切口的選擇應根據腫瘤的大小、所在部位、保證術野顯露清楚、避免重要神經血管的損傷等原則選定。一般情況下多采用頜下弧形切口。有時為顯露頸動脈而沿胸鎖乳突肌加用斜縱形切口,成為T形切口。腫瘤位于頸中上部者,常采用斜縱形切口。舌部神經鞘瘤宜取縱形切口。
關于胰腺體尾部切除術的禁忌和術前準備介紹
一、禁忌癥 1.全身臟器有嚴重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 2.診斷不清應盡量避免盲目胰腺體尾部切除術。 二、術前準備 1.給予足夠的水分和鹽類,保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2.避免低血糖現象發生,手術前晚可開始靜脈滴注5%或10%的葡萄糖液及適量生理鹽水。
關于遠端胰腺次全切除術的術后并發癥介紹
1.腹腔內出血。 2.胰液滲漏,胰腺假性囊腫形成。 3.膈下感染。 4.胸膜腔積液,多在左側。 5.十二指腸瘺。
關于復發性白內障切除術的注意事項介紹
1、注意事項: 術后3個月內仍應避免過度運動及過重體力勞動,避免提拉重物、劇烈運動,防眼內壓波動。外出時防風沙,可配戴眼鏡等,防止異物進入眼內。恢復期避免長時間用眼看書報,以防術眼疲勞。 2、術后護理: 術后常規給予激素和抗生素局部點眼,以減少局部反應,點藥前要洗凈雙手,眼藥瓶口不要接觸眼
關于復發性白內障切除術的準備工作介紹
1、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術前詳細詢問病史,并進行視功能檢查,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底檢查,以及全身體格檢查,對有出血傾向者還應進一步檢查凝血功能。術前至少應滴抗生素眼藥水3天。手術前晚及當天早上應口服鎮靜劑。術前1小時應用散瞳藥將瞳孔充分散大。術前應剪睫毛及沖洗結膜囊。 2、適應證: 適用
關于胃良性腫瘤局部切除術的注意事項介紹
1、注意事項 忌煙酒,合理飲食,以無渣軟食為主,避免堅硬食物,尤其是堅果類,少量多次進食;一個月內避免負重及劇烈運動,注意觀察大便顏色,一旦出現黑便及腹痛腹脹等情況及時來院就診。 2、術后飲食 記得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忌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在飲食方面需給患者提供高蛋白以及高熱量的食物,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