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2023考研初試成績,明天14時查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20.shtm 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初試成績查詢及復核通知。根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統一部署和安排,我校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將于2月21日14:00后公布。考生可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官網進行成績查詢, 查詢網址:。考生進入該網址后選擇“浙江”、“浙江大學”,憑網報時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后查詢。 準考證遺失的考生,可登錄重新下載準考證。 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已經過嚴格復核。個別考生如對成績有異議,可通過浙江大學碩士研究生考試成績復核申請系統()進行成績查詢、提出復核申請及理由,并按系統要求上傳材料。申請時間為2月22日至2月25日,逾期不再受理。每位考生只能申請核查一門科目,申請經審查同意后,由我處組織......閱讀全文
調研:保研北大的人都來自哪些高校?
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已結束。據教育部統計顯示,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為438萬,同2015年到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從164.9萬人上漲到474萬人相比,報名人數連漲8年后首降。即便如此,今年參加統考的考研學子仍身處激烈的競爭。 相比此時煎熬等待初試成績和準備復試的考
重磅!2021年研考國家線公布
2021年考研國家線發布。3月12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國家分數線)。根據《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招生單位要在國家分數線基礎上,自主確定并公布本單位各專業考生進入復試的要求。近日,教育部召開會議,對做好2021年全
考研進度推遲!傳說中的“云復試”是否會成現實?
日前,教育部透露2020年考研國家分數線預計4月中旬左右公布。由于疫情影響,2020年度的研究生招錄進度推遲,而隨著分數線出爐日期大致確定,不少考生開始關注,今年的考研復試形式是否改變,傳說中的“云復試”是否會成現實。 國家分數線將于4月中旬出爐 自劃線高校何時“定分”仍不明晰
2024年考研分數即將出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54.shtm
考研被指故意壓分-首師大回應稱程序規范
2月19日開始,多名網友發帖稱,考研時專業課被首都師范大學壓分,并稱學校此舉是為了收取985、211的調劑生。對此,首師大官方回應稱,考試評卷嚴格按照教育部等規定執行,不存在故意壓分情況。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不少網帖稱考研時遭遇首都師范大學對專業課進行壓分,專業課成績比預估低了很多,肯定
考研復試線最新消息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研究生考試招生是國家選拔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復試是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但國際疫情持續蔓延,我國防范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各地各招生單位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
2023年考研預報名今日啟動
人民網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從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獲悉,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預報名將于24日開啟,時間為9月24日至9月27日9:00—22:00。此外,網上正式報名時間為10月5日至10月25日同一時間段。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公告要求進行報名。
“考研高考化”這道題難住了誰
2022年的最后一周,海安(化名)家里閑置一年的電視機被打開了。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度過了這一年中最輕松的一周。一年來,海安脫產在家,復習考研。這是她的第三次報考,盡管前兩年都沒能“上岸”,但她依然堅持報考了北京的一所原“985工程”高校。和很多考生用考研延緩就業不同,海安的一次次考研是因為“不服”。
“考研高考化”這道題難住了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302.shtm
當學歷成執念:“考研熱”還會降溫嗎?
自2月15日起,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陸續放榜,一時間,考研成績的話題持續占據著網絡熱搜榜。 在逐年攀升的報考數據中,“考研熱”是近年來輿論場上的老話題。或為躲避就業競爭,或為尋求學歷鍍金,亦或因為名校情結,大學生選擇考研的理由各種各樣,有的人走上考研路,甚至僅僅因為畢業焦
2023年研考-部分省份明確考生考試期間全程戴口罩
12月24日,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即將開考。一類一策 分類設置考場考點各地根據教育部等三部門的專項部署,采取“一類一策”組考模式,分類設置考場考點,對于核酸陽性等考生,制定并組織實施赴考等保障措施,確保“如期考試、應考盡考、平安研考”。根據結合實際可有針對性設置核酸陰性考場、核酸
Intuvo-9000-初試鋒芒-安捷倫欲開辟全新藍海市場
——訪安捷倫科技副總裁兼氣相色譜事業部總經理Shanya Kane與安捷倫科技氣相色譜及工作流程自動化市場總監Eric Denoyer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第八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安捷倫展出了2016年8月最新推出的 Intuvo 9000 GC,在此前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安捷倫科技副總裁
教育部:研究生考試前要減少不必要聚集流動
今日開始,參加2022年度考研筆試的考生可以打印準考證。本次考研報名啟動以來,多地報名人數增幅明顯,考研熱度不減。此外,由于受到各地散發疫情的影響,不少地區發布防疫通知,建議考生考前14天不要離開報考點。 考生可于今日打印準考證 據教育部網站9日發布的消息,為方便考生盡早了解報考點考試、防疫
2022考研在即!教育部:考前要減少不必要聚集流動
今日開始,參加2022年度考研筆試的考生可以打印準考證。本次考研報名啟動以來,多地報名人數增幅明顯,考研熱度不減。此外,由于受到各地散發疫情的影響,不少地區發布防疫通知,建議考生考前14天不要離開報考點。 考生可于今日打印準考證 據教育部網站9日發布的消息,為方便考生盡早了解報考點考試、防疫
浙江大學最新Science文章
細胞分裂,一個變兩個,看似簡單而奧妙無窮的生命過程。在開始分裂的那一剎那,是什么力量讓細胞產生“凹陷”,進而一分為二?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葉升課題組,第一次解析了細胞分裂蛋白FtsZ所形成的原絲纖維的三維結構,找到了其中的答案,這一研究將為廣譜抗生素的研發提供依據。 7 月26日,美國《
浙江大學最新PNAS文章
現代社會伴隨著生活節奏變快的還有多種疾病的發病風險增高,近年來女性患上多囊卵巢綜合癥(PCOS)的病例就越來越多,這是一種主要表現為月經異常、多毛、痤瘡、肥胖等的常見內分泌癥候群,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期來自浙江大學生殖遺傳重點實驗室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Alternative
浙江大學最新Science文章
來自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和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History of winning remodels thalamo-PFC circuit to reinforce social dominance”的文章,利用光遺傳學等方法,實時調控和
浙江大學最新PNAS文章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在在12月4日的PNAS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roles of the IcmS–IcmW complex in the type IVb secretion
學碩縮招,專碩時代來了?
距離2022年考研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對于今年的“考研黨”來說,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就是“學碩縮招”了。近兩年來,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停招部分學術學位碩士,取消學碩統考,經濟管理、新聞傳播、應用心理學等多個學科均在其中。 從國家政策來看,大力發展專碩是促進我國高端人
2022年研考在即,學碩縮招,專碩時代真的來了?
距離2022年考研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對于今年的“考研黨”來說,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就是“學碩縮招”了。近兩年來,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停招部分學術學位碩士,取消學碩統考,經濟管理、新聞傳播、應用心理學等多個學科均在其中。 從國家政策來看,大力發展專碩是促進我國高
清華北大兩大自主招生聯盟考試時間不撞車
11月26日晚,清華大學宣布,其與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自主招生聯考時間定在2月19日。考生可同時申請兩所學校,如果初試成績沒有達到所申請學校的要求,還可以向第三所學校申請。 同時,北大11月26日宣布,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
研考初試結束-專碩報考人數超六成
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昨日(26日)落下帷幕,全國共有474萬人報考,其中,專業碩士報考人數超過6成。 根據教育部印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將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專碩將成為未來報考主流。
國科大2023年碩士入學考試初試成績明日公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44.shtm ? 初試成績查詢時間及方式 (1)查詢時間 北京時間2023年2月22日上午9:00起,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將開通2023年碩士生“初試成績查詢系統”。
評論:別拿“9%考研生為學術”的動機說事
上周,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剛結束,有機構隨即發布2013屆本科畢業生國內讀研意向分析,學生選擇在國內讀研的第一理由是“就業前景好”(34%),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學”(29%),而“想做學術研究”的比例只占9%。對此,專家認為,如果學生抱著這樣的思想去讀研,將難有一流的研究
“逆向考研”不能替代教育的向上性導向
自從大學里的“逆向考研”(指“雙一流”高校本科生考取“雙非”高校研究生)引起媒體關注后,相關報道和評論仿佛是一致的贊許。然而,無論是語重心長的肯定,還是采取理解的態度鼓勵,都不能不注意到相關數據顯示的基本事實,那就是與“正向考研”相比,“逆向考研”人數的占比很小。以武漢某大學為例,在2022年報到的
2023考研10月5日開始正式報名
央視網消息:2023考研10月5日開始正式報名,截至10月25日結束,考生可登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平臺”進行研招統考網上正式報名,報名時間為每天9:00—22:00。對于已在預報名階段填寫報名信息,生成報名號并成功交費的考生,無需在正式報名階段重復報名。如需修改,正式報名階段可進行修改
考研國家線普漲背后的隱憂
?張端鴻同濟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3月11日,2022年考研國家線公布。除少數專業外,考研國家線普遍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統計顯示,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457萬人,比2021年增長80萬人。近5年來,這一數字基本處于上升趨勢。不少人認為,考研分數線的普遍上漲意味著生源質量的提高,
激增80萬!2022考研有哪些新趨勢?
12月22日,教育部發布2022年考研權威數據,報考人數達457萬人,比去年增加了80萬,再創歷史新高。 針對報考人數大幅增加及疫情局部散發,教育部已協調試卷調配和標準化考場增設等工作,確保相關考生順利參加考試。 為什么考研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考生報名呈現哪些新趨勢?考生結構又有哪些新特
考研、升學、就業...-如何扭轉“第一學歷”偏好
“不歧視第一學歷,復試比較公平的院校盤點”“考研院校白名單!保護一志愿”……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簡單搜索,這類總結歸納的學校名單就映入眼簾。不論這些信息是否準確,如何“避坑”——盡量避開帶著“第一學歷偏好”之“有色眼鏡”的學校報考,成了不少考研人的無奈“試錯史”。 前不久,北大教授胡俊因第一學歷被
王義遒:“考研熱”的“源”與“治”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報考人數激增,形成了一股“考研熱”。從數據看,2022年全國碩士生報名人數為457萬,比前一年增長21%。此前的增長率在2021年與2020年分別為10.9%和17.2%,只是2019年為21.8%,略有超過。一項統計結果表明,哈佛大學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數比例曾位列所有被統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