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鑒別診斷
(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系多種原發疾病如休克、創傷、嚴重感染、誤吸等疾病過程中發展的急性進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呼吸窘迫、氣促、紫紺、常伴有煩躁、焦慮表情、出汗等;其呼吸窘迫的特點在于不能用通常的氧療法使之改善,亦不能用其他原發心肺疾病解釋;體征早期可無異常,或僅聞雙肺干性啰音、哮鳴音,后期可聞及水泡音,或管狀呼吸音。診斷主要依據: 1、具有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原發疾病。 2、呼吸系統癥狀有呼吸頻數>28次/min和(或)呼吸窘迫。 3、血氣分析異常。 4、胸部X線征象 包括肺紋理增多,邊緣模糊,斑片狀陰影或大片狀陰影等肺間質性或肺泡性改變。 5、排除慢性肺疾病和左心衰竭。凡具備以上5項或1~3和5項者可診斷為ARDS。 (二)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1、本病因肺Ⅱ型細胞不成熟,不能產生和分泌足夠的表面活性物質所致。 2、臨床表現為生后1~3h發病,呼吸增快>60次/min......閱讀全文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鑒別診斷
(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系多種原發疾病如休克、創傷、嚴重感染、誤吸等疾病過程中發展的急性進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呼吸窘迫、氣促、紫紺、常伴有煩躁、焦慮表情、出汗等;其呼吸窘迫的特點在于不能用通常的氧療法使之改善,亦不能用其他原發心肺疾病解釋;體征早期可無異常,或僅聞雙肺干性啰音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鑒別診斷
(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系多種原發疾病如休克、創傷、嚴重感染、誤吸等疾病過程中發展的急性進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呼吸窘迫、氣促、紫紺、常伴有煩躁、焦慮表情、出汗等;其呼吸窘迫的特點在于不能用通常的氧療法使之改善,亦不能用其他原發心肺疾病解釋;體征早期可無異常,或僅聞雙肺干性啰音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鑒別診斷介紹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繁多,發病機制復雜,故其鑒別診斷也比較困難。通常需要與之鑒別的疾病包括:重癥肺炎、心功能不全、肺動脈栓塞、補液過量、特發性肺纖維化急性加重等;由于這些疾病都存在呼吸窘迫與低氧血癥等癥狀,故其鑒別診斷尚需依靠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
1、有的新生兒由于受一些先天因素影響,如母親的糖尿病,非高血壓性腎疾患,胎兒水腫等抑制胎兒肺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生后數小時出現呼吸增快,呼氣呻吟,發紺,鼻翼扇動等急性呼吸窘迫的表現。 2、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多發生在敗血癥,嚴重創傷、休克、誤吸、補液過量等原發病發展過程中,起病急劇而隱襲,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
1、有的新生兒由于受一些先天因素影響,如母親的糖尿病,非高血壓性腎疾患,胎兒水腫等抑制胎兒肺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生后數小時出現呼吸增快,呼氣呻吟,發紺,鼻翼扇動等急性呼吸窘迫的表現。 2、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多發生在敗血癥,嚴重創傷、休克、誤吸、補液過量等原發病發展過程中,起病急劇而隱襲,
如何診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1967年Ashbaugh首先提出ARDS的定義后,1994年美歐聯席會議“AECC定義”、2007年我國《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與治療指南(2006)》、以及2012年“柏林定義”等,都是ARDS診斷逐漸發展的體現。 目前,國際多采用“柏林定義”對ARDS作出診斷及嚴重程度分層。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標準
1.有嚴重感染或休克等基礎病變。 2.上述病人在發病24~48h突然出現呼吸窘迫,并進行性加重(成人呼吸>35次/min,小兒可達50~80次/min)。 3.嚴重發紺和胸凹陷,吸氧難以糾正。 4.肺部體征較少,臨床癥狀,肺部體征和X線表現不成比例。 5.血氣除嚴重低氧血癥外,有進行性A
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鑒別診斷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繁多,發病機制復雜,故其鑒別診斷也比較困難。通常需要與之鑒別的疾病包括:重癥肺炎、心功能不全、肺動脈栓塞、補液過量、特發性肺纖維化急性加重等;由于這些疾病都存在呼吸窘迫與低氧血癥等癥狀,故其鑒別診斷尚需依靠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概述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一個類型。 由于各種原因(除外左心衰竭)引起肺臟內血管與組織間液體交換功能紊亂,致肺含水量增加,肺順應性減低,肺泡萎陷,通氣/血流比例失調,以嚴重低氧血癥和呼吸極度困難窘迫為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簡介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是由肺內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頑固性低氧血癥為顯著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關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繁多,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病機制也各有不同。臨床表現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難以用常規氧療糾正的低氧血癥等;目前,國際上多采用“柏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檢查
(一)體格檢查 起病可以急驟或緩漸,無論起始的誘因如何,ARDS的臨床表現有其本身特有的發展規律,典型臨床經過可分為4期。 1、損傷期 約在損傷后4~6h。臨床上以原發病表現為主,可出現輕微呼吸增快,但無典型的呼吸窘迫。X線胸片無陽性發現。 2、相對穩定期 約在損傷后6~48h。經過對
關于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標準介紹
以往無肺部疾患,且排除左心衰竭;突發性進行性呼吸窘迫,每分鐘呼吸多于35次,常用的給氧方法不能改善;胸部X射線檢查及動脈血氣分析結果符合ARDS,并能除外造成肺水腫,缺氧的其他疾病,就可診斷為ARDS。 診斷標準為: 1、有嚴重感染或休克等基礎病變; 2、病人在發病24~48h突然出現呼吸
怎樣檢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檢查的目的包括: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監測與指導治療、危重程度及預后評測; 與診斷與鑒別診斷有關的檢查包括:致病原檢測、動脈血氣分析、影像學檢查(胸片、胸部CT)、脈搏指數連續心輸出量(PICOO)監測技術、肺動脈導管監測技術、超聲技術應用等; 與治療監測及指導治療有關的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基本介紹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嚴重感染、創傷、休克等肺內外襲擊后出現的以肺泡毛細血管損傷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屬于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ALI)是嚴重階段或類型。其臨床特征呼吸頻速和窘迫,進行性低氧血癥,X線呈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概述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又名休克肺綜合征,是在搶救或治療的過程中發生以肺微循環障礙為主的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綜合征。它是肺對不同情況下嚴重損傷時的非特異性反應,其特征是嚴重的進行性呼吸衰竭,盡管吸入高濃度氧仍不能糾正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
原發病病因(35%): 引起ARDS的原發病或基礎病很多,其發生常與一種或多種增高危因素有關,如感染性或出血性休克,頭部創傷和其他神經性肺水腫,燙傷,藥物中毒,胰腺炎和大量輸血等間接原因引起。 環境因素(25%): 由于小兒抵抗力免疫力都比成人低,特別是患病后,正常成人處于的環境沒有問題,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分析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包括肺內原因和肺外原因兩大類。肺內原因包括:肺炎、誤吸、肺挫傷、淹溺和有毒物質吸入;肺外因素包括:全身嚴重感染、嚴重多發傷(多發骨折、連枷胸、嚴重腦外傷和燒傷)、休克、高危手術(心臟手術、大動脈手術等)、大量輸血、藥物中毒、胰腺炎和心肺轉流術后等。此外,按照致病原不同,A
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疾病診斷
1.心源性肺水腫 常見于高血壓、冠心病、主動脈瓣病變、心肌炎、風心病等引起的左心衰竭,結合病史、體征、心電圖以及糾正心衰的治療,一般容易鑒別。 2.急性肺栓塞 手術、創傷、長期臥床史、本病起病急,以及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發紺、休克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胸片顯示典型的圓形或三角形陰影。 3.彌漫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癥狀表現及診斷標準
癥狀表現 起病急,多見于嚴重外傷、休克、重癥感染的病人突然出現呼吸增快,在24~48h可出現嚴重呼吸窘迫,呼吸時常帶鼻音或呻吟,有明顯發紺及胸凹陷現象,但多無咳嗽和血沫痰,肺部體征極少,有時可聞支氣管呼吸音及偶聞干濕啰音,晚期才有肺部實變體征,如叩濁,呼吸音減低及明顯管狀呼吸音,典型的臨床經過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及檢查化驗
診斷標準 1.有嚴重感染或休克等基礎病變。 2.上述病人在發病24~48h突然出現呼吸窘迫,并進行性加重(成人呼吸>35次/min,小兒可達50~80次/min)。 3.嚴重發紺和胸凹陷,吸氧難以糾正。 4.肺部體征較少,臨床癥狀,肺部體征和X線表現不成比例。 5.血氣除嚴重低氧血癥外
怎樣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包括機械通氣治療與非機械通氣治療兩大類。 機械通氣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按照機械通氣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無創通氣與有創通氣,無創通氣依賴面罩進行通氣,有創通氣則依賴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導管進行通氣,二者選擇需依賴具體病情而確定時機;目前,針對急性呼吸窘迫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治療分析
AU和ARDS是肺功能障礙的臨床癥狀,這可能是一系列感染、炎癥組織損傷或細胞沖擊的結果。ARDS的診斷標準包括急性起病、胸部X射線示雙肺浸潤、心源性肺水腫(即PAWP
關于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簡介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又名小兒休克肺綜合征,是在搶救或治療的過程中發生以肺微循環障礙為主的小兒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綜合征。它是肺對不同情況下嚴重損傷時的非特異性反應,其特征是嚴重的進行性呼吸衰竭,盡管吸入高濃度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一)潛伏期 大多數患者均于原發病后2~3天內發生ALI/ARDS,因此,極易誤認為原發病的病情加劇,常失去早期診斷的時機。 (二)癥狀 1、呼吸增快和窘迫 呼吸困難、呼吸頻數是呼吸衰竭最早最客觀的表現,在ALI/ARDS患者更為明顯。一般為呼吸頻率>28次/分。因女性、小兒和年老體弱者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介紹
遵醫囑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或使用呼氣末正壓呼吸(PEEP),并根據動脈血氣分析值變化調節氧濃度。根據醫囑使用利尿劑,以減輕肺間質及肺泡水腫。 協助翻身、拍背,每2h1次,以促進分泌物的排泄。保持床單干燥、平整、清潔。必要時給氣墊床或在骨隆突處放氣圈。 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焦慮。應用松弛療法、按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起病較急,可為24~48小時發病,也可長至5~7天。主要臨床表現包括:呼吸急促、口唇及指(趾)端發紺、以及不能用常規氧療方式緩解的呼吸窘迫(極度缺氧的表現),可伴有胸悶、咳嗽、血痰等癥狀。病情危重者可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死亡等。體格檢查:呼吸急促,鼻翼扇動,三凹征;聽診雙肺早期可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癥狀表現
起病急,多見于嚴重外傷、休克、重癥感染的病人突然出現呼吸增快,在24~48h可出現嚴重呼吸窘迫,呼吸時常帶鼻音或呻吟,有明顯發紺及胸凹陷現象,但多無咳嗽和血沫痰,肺部體征極少,有時可聞支氣管呼吸音及偶聞干濕啰音,晚期才有肺部實變體征,如叩濁,呼吸音減低及明顯管狀呼吸音,典型的臨床經過可分為以下4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檢查化驗
血氣分析早期可見進行性低氧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當病情逐漸發展,可發生二氧化碳潴留,早期Pa02小于8.0kPa(60mmHg)及動脈氧飽和度(S02)降低,PaC02小于4.7kPa、(35mmHg),晚期Pa02繼續下降,PaCO2可高于正常。計算肺泡動脈氧分壓差(A-aDO2)可急驟增加,主
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的鑒別診斷
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的診斷必須排除其他可以解釋患者流行病學史和臨床經過的疾病。臨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細菌性或真菌性肺炎、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軍團菌病、肺結核、流行性出血熱、非感染性間質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癥、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統疾患。
燒傷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基本介紹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種以進行性呼吸困難和頑固性低氧血癥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臨床上是指患者原來心肺功能正常,由于嚴重感染、創傷、燒傷及休克等肺內外疾病襲擊后,出現的肺泡毛細血管彌散性損傷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