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受體介導的調節作用?
中文名稱受體介導的調節作用英文名稱receptor-mediated control定 義泛指通過受體介導而發生的調節作用。如受體介導的神經遞質釋放、受體介導的組胺能神經元中γ氨基丁酸能的抑制作用、受體介導的鈣調節、受體介導的胞吞和胞吞基因轉錄等。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信號轉導(二級學科)......閱讀全文
簡述激素細胞膜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細胞表面受體可以分成四大類,各自不同(1)離子通道型受體:結合配體后通過調控離子通道的開放,使細胞內外離子流進/出,完成跨膜信號轉導(2)g蛋白偶聯型受體通過胞內偶聯的g蛋白,激活下游信號分子(3)催化性型受體二聚化,激活胞內激酶活性,傳遞信號(4)酶偶聯型受體變構激活胞內區偶聯的酶(如酪氨酸激酶)
Toll樣受體4介導的海馬神經元凋亡
免疫熒光分析顯示,脂多糖+Toll樣受體4抗體培養海馬神經元,海馬神經元損傷數量比單獨以脂多糖培養海馬神經元減少,說明Toll樣受體4抗體可以抑制脂多糖誘導的海馬神經元凋亡 中國南通大學醫學院何悅碩士所在團隊的一項關于“Toll-like receptor 4-mediated signali
Th細胞的調節作用
在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應答中,Th細胞發揮重要作用。根據Th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的不同,可將Th細胞分成Th0,Th1,Th2等類型,其中Th1和Th2細胞分別由Th0細胞分化而來。Th2細胞主要誘導體液免疫,Th1細胞主要誘導細胞免疫。Th1和Th2細胞通過各自分泌的細胞因子相互制約,Th細胞主要分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RTKs介導的信號通路及其基本模式
受體酪氨酸激酶在沒有同信號分子結合時是以單體存在的,并且沒有活性;一旦有信號分子與受體的細胞外結構域結合,兩個單體受體分子在膜上形成二聚體,兩個受體的細胞內結構域的尾部相互接觸,激活它們的蛋白激酶的功能,結果使尾部的酪氨酸殘基磷酸化。磷酸化導致受體細胞內結構域的尾部裝配成一個信號復合物(sign
經B淋巴細胞抗原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分子基礎
? B淋巴細胞是另一群重要的免疫活性細胞,它有兩個基本的功能:一方面作為免疫效應細胞直接參與免疫應答,介導體液免疫;另一方面作為特異性的抗原提呈細胞選擇性地捕獲抗原并提呈給T細胞,協同和調節T細胞免疫應答。B細胞以上的兩個基本功能是通過其表面的抗原受體所介導。B細胞抗原受體的信號介導由許多分子參與,
由細胞膜表面受體介導的信號通路可以分為哪幾種
膜受體主要有三大類,離子通道偶聯受體(ion-channel-coupled receptors)、G蛋白偶聯受體(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酶聯受體(enzyme-linked receptors)。在電子顯微鏡下,用四氧化鋨固定的細胞膜具有明顯的“暗-
鄭三多博士等揭示KCTD介導GABAB受體脫敏的分子機制
GABAB(γ-氨基丁酸B型受體)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受體,屬于C家族G蛋白偶聯受體(GPCR),由兩個亞基組成:GABAB1和GABAB2。激活的GABAB受體使G蛋白異源三聚體解離為Gαi/o亞基和Gβγ二聚體。Gαi/o亞基降低腺苷酸環化酶活性,而Gβγ激活G蛋白偶聯的內向整流鉀通道(G
葉綠醇的調節作用
對白色脂肪細胞分化的調節作用植烷酸可以成功地誘導3T3一L1細胞和人脂肪前體細胞分化為白色脂肪細胞。在無分化誘導培養基條件下,40μmol/L植烷酸處理3T3一L1前體脂肪細胞2周,可以誘導70%的細胞分化而80μmol/L植烷酸處理2周,細胞分化程度可達到85%以上。對褐色脂肪細胞分化的調節作用葉
Ras蛋白的物質調節作用
Ras的活性受兩個蛋白的控制,一個是鳥苷交換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GEF),它的作用是促使GDP從Ras蛋白上釋放出來,取而代之的是GTP,從而將Ras激活,GEF的活性受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的影響。另一個控制Ras蛋白活性的是GTP酶激活蛋白(G
關于腎上腺髓質的調節作用
1.生物學作用腎上腺髓質的嗜鉻細胞分泌兩種激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兩者的比例大約為4∶1,以腎上腺素為主。它們都是酪氨酸衍生的胺類,分子中都有兒茶酚基團,故都屬于兒茶酚胺類。它們的生物學作用與交感神經系統緊密聯系,作用很廣泛。著名學者Cannon曾提出應急學說。他提出在機體遭遇緊急情況時,
黑素皮質素受體1鈣離子介導激素識別的分子機制
8月27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課題組聯合研究員王明偉課題組,在Cell 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mechanism of calcium-mediated hormone recognition and Gβ interaction by the hu
黑素皮質素受體1鈣離子介導激素識別的分子機制
8月27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課題組聯合研究員王明偉課題組,在Cell 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mechanism of calcium-mediated hormone recognition and Gβ interaction by the huma
非白細胞表達Fcγ受體介導促癌信號機制獲揭示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支持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教授蘇士成團隊研究揭示了非白細胞表達Fcγ受體介導促癌信號的新機制。相關研究11月14日發表于Cancer Cell。蘇士成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院士宋爾衛提供了指導。劉馨蔚醫師、陸藝文副研究員、黃靜穎研究生、邢悅醫師
李懿:高親和T細胞受體介導細胞治療捕捉病毒免疫逃逸
6月18日,由生物谷舉辦的2016(第七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在武漢歐亞國際交流酒店隆重召開。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李懿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高親和T細胞受體介導的細胞治療捕捉病毒免疫逃逸》的專題演講。 李懿教授一開始用一段生動的視頻為我們簡單展示了T細胞對癌癥細胞的殺滅過程。隨后他介紹,
胰島素的受體是什么
胰島素的受體是胰島素受體: 一個四聚體,由兩個α亞基和兩個β亞基通過二硫鍵連接。兩個α亞基位于細胞 質膜的外側,其上有胰島素的結合位點;兩個β亞基是跨膜蛋白,起信號轉導作用。無胰島素結 合時,受體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沒有活性。當胰島素與受體的α亞基結合并改變了β亞基的構型 后,酪氨酸蛋白激酶才被激活
香菇多糖的免疫調節作用
香菇多糖的免疫調節作用是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基礎。香菇多糖是典型的T細胞激活劑,促進白細胞介素的產生,還能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的功能,被認為是一種特殊免疫增強劑。其免疫作用特點在于它能促進淋巴細胞活化因子(LAE)的產生,釋放各種輔助性T細胞因子,增強宿主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率,恢復或刺激輔助性T細胞的功能。另
糖酵解的調節作用和過程
正常生理條件下,人體內的各種代謝過程受到嚴格而精細的調節,以保持內環境穩定,適應機體生理活動的需要。這種調節控制主要是通過改變酶的活性來實現的。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的關鍵酶,它們的活性大小,直接影響著整個代謝途徑的速度和方向,其中以磷酸果糖激酶-1最為重要。1
碳同化的光調節作用介紹
碳同化亦稱為暗反應。然而,光除了通過光反應提供同化力外,還調節著暗反應的一些酶活性。例如Rubisco、PGAK、FBPase、SBPase、Ru5PK屬于光調節酶。在光反應中,H+被從葉綠體基質中轉移到類囊體腔中,同時交換出Mg2+。這樣基質中的pH值從7增加到8以上,Mg2+的濃度也升高,而
CD69的雙向調節作用
是一種型跨膜糖蛋白,由199個氨基酸組成,包括40個殘基的細胞內區,21個殘基的跨膜區和138個殘基的細胞外區 細胞外區有特征性的Ca2+依耐性糖基識別區域 CD69通常以同源二聚體形式存在,由分子量為28kD和32kD的2條鏈經二硫鍵連接,這2條鏈由分子量為22.5kD的多肽鏈通過不同的糖
微生物所受體類激酶介導植物先天免疫研究獲系列進展
植物對病菌的識別主要存在于兩個層面,對病菌表面保守的分子特征物質(PAMP)的識別(PTI,PAMPs triggered immunity)和對致病因子(effector)的識別(ETI,Effector triggered immunity)。這兩個層面上的識別都可以激活下游的抗病基因,而這
促甲狀腺受體抗體是什么
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是針對TSH受體的自身抗體。包括兩個類型:1.甲狀腺刺激抗體,具有刺激TSH受體引起甲亢的作用,是Graves病的致病性抗體。2.甲狀腺刺激阻斷抗體是具有占據TSH受體,阻斷TSH與受體結合而引起甲減的功能,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發生甲減的致病性抗體。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陽性是Gr
針刺預處理對瞬時受體電位通道1介導的大鼠心肌缺血...
針刺預處理對瞬時受體電位通道1介導的大鼠心肌缺血改善作用
乙酰膽堿受體的概念是怎樣的?
乙酰膽堿受體包括兩種:毒蕈堿型受體(M受體),產生副交感神經興奮效應,既心臟活動抑制,支氣管胃腸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收縮,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縮小等。阿托品為毒蕈堿受體阻斷劑。煙堿型受體(N受體),N1位于神經節突觸后膜,可引起自主神經節的節后神經元興奮,N2受體位于骨骼肌終板膜,可引起運動終板電
碳同化自動催化調節作用
CO2的同化速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C3途徑的運轉狀況和中間產物的數量水平。將暗適應的葉片移至光下,最初階段光合速率很低,需要經過一個“滯后期”(一般超過20min,取決于暗適應時間的長短)才能達到光合速率的“穩態”階段。其原因之一是暗中葉綠體基質中的光合中間產物(尤其是RuBP)的含量低。在C
什么是裂化?-什么是裂解?
裂化分為高溫裂化和催化裂化,一般來說是將一大分子烴類一定條件下斷裂成兩個或者若干個較小的烴分子,做題的時候一般是均等斷裂,比如十六烷變成辛烷和辛烯,而裂解是深度的裂化,裂化的產物有很多種,汽油,煤油等等,但是裂解的產物一般來說只有三種,乙烯,丙烯,1,3-丁二烯,裂解進行的條件更苛刻,溫度更高,反應
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體?
1.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抗原。 (1)抗原(antigen,縮寫Ag)為任何可誘發免疫反應的物質。 外來分子可經過B細胞上免疫球蛋白的辨識或經抗原呈現細胞的處理并與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結合成復合物再活化T細胞,引發連續的免疫反應。 (2)抗原反應 所謂抗原的反應原性是指能與由
什么是溶血,什么是凝血
溶血(Hemolysis)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逸出稱紅細胞溶解,簡稱溶血。人血漿的等滲溶液為0.9%NaCl溶液,紅細胞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因水滲入,紅細胞膨脹而破裂,血紅蛋白逸出。在體內,溶血可為溶血性細菌或某些蛇毒侵入、抗原-抗體反應(如輸入配血不合的血液)、各種機械性損傷、紅細胞內
什么是定量-什么是定性
一、定量:定量屬性是指以數量形式存在著的屬性,并因此可以對其進行測量。測量的結果用一個具體的量(稱為單位)和一個數的乘積來表示。以物理量為例,距離、質量、時間等都是定量屬性。很多在社會科學中考查到的屬性,比如能力、人格特征等,也都被視作定量的屬性來進行研究。二、定性:1、定性術語被解釋為定義錯誤或犯
C3途徑的調節作用介紹
自動催化調節作用CO2的同化速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C3途徑的運轉狀況和中間產物的數量水平。將暗適應的葉片移至光下,最初階段光合速率很低,需要經過一個“滯后期”(一般超過20min,取決于暗適應時間的長短)才能達到光合速率的“穩態”階段。其原因之一是暗中葉綠體基質中的光合中間產物(尤其是RuBP)的
三羧酸循環的調節作用如何體現?
糖有氧氧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糖酵解途徑的調節在糖酵解部分已探討過,下面主要討論第二階段丙酮酸氧化脫羧生成乙酰-CoA并進入三羧酸循環的一系列反應的調節。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檸檬酸合成酶、異檸檬酸脫氫酶和α-酮戊二酸脫氫酶復合體是這一過程的限速酶。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受別構調控也受化學修飾調控,該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