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線粒體腦肌病的介紹
聯合用藥,目前所用藥物大致分為以下4方面: (1)清除氧自由基輔酶Q10、艾地苯醌、維生素C、維生素E等; (2)減少毒性產物二氯乙酸、二甲基甘氨酸等; (3)通過旁路傳遞電子輔酶Q10、艾地苯醌、琥珀酸鹽、維生素K等; (4)補充代謝輔酶肌酸、肉堿、煙酰胺、硫胺素、核黃素等。輔酶Q10和維生素C可以使維生素E保持活性狀態,輔酶Q10又可以促進能量代謝;二氯乙酸和維生素B1從不同方面作用于丙酮酸脫氫酶復合物,組合運用可以加速氧化代謝,減少乳酸生成;輔酶Q10和琥珀酸均能作為電子載體直接為復合酶Ⅱ和Ⅲ傳遞電子,故復合酶I缺陷的患者可以聯合使用;抗氧化劑作用于呼吸鏈的各個環節,可保護各種復合酶不被氧自由基破壞。因此多年前便開始聯合用藥治療ME。另外ME是由于氧化磷酸化呼吸鏈的完整性被破壞所致的疾病,因此給予改善能量代謝的各種藥物有助于患者癥狀的緩解。但明確線粒體氧化磷酸化鏈條中的某個因素缺乏非常困難,因此多種輔酶、維生素......閱讀全文
藥物治療線粒體腦肌病的介紹
聯合用藥,目前所用藥物大致分為以下4方面: (1)清除氧自由基輔酶Q10、艾地苯醌、維生素C、維生素E等; (2)減少毒性產物二氯乙酸、二甲基甘氨酸等; (3)通過旁路傳遞電子輔酶Q10、艾地苯醌、琥珀酸鹽、維生素K等; (4)補充代謝輔酶肌酸、肉堿、煙酰胺、硫胺素、核黃素等。輔酶Q10
細胞移植治療線粒體腦肌病的介紹
成肌細胞移植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治療方法。細胞生物學研究表明成肌細胞相互融合成肌小管而發育成成熟的肌纖維。如將患者肌細胞與正常肌細胞在體外融合,然后輸入到患者體內,一般選用多點肌肉注射的方式,患者體內就可能有更多的野生mtDNA。或許將來能應用于臨床治療。
線粒體腦肌病的遺傳治療法介紹
核轉移是將攜有突變mtDNA的卵母細胞的核DNA轉移到含正常mtDNA的去核卵母細胞中,體外受精后植入子宮內。由于存在倫理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問題,這種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關于線粒體腦肌病的基因治療介紹
基因治療策略包括降低突變型mtDNA/野生型mtDNA的比例、使用錯位表達及異質表達、輸入其他同源性基因以及利用限制性內切酶修復突變型mtDNA等。如用人胞質體(含正常線粒體無細胞核的細胞)對缺陷細胞(含缺陷mtRNA,呼吸鏈功能減退的細胞)進行基因補救治療,能成功地使缺陷細胞呼吸鏈功能恢復正常
關于線粒體腦肌病的基本介紹
線粒體腦肌病(ME)是一組少見的線粒體結構和(或)功能異常所導致的以腦和肌肉受累為主的多系統疾病。其肌肉損害主要表現為骨骼肌極度不能耐受疲勞,神經系統主要表現有眼外肌麻痹、卒中、癲癇反復發作、肌陣攣、偏頭痛、共濟失調、智能障礙以及視神經病變等,其他系統表現可有心臟傳導阻滯、心肌病、糖尿病、腎功能
去除有毒的代謝產物治療線粒體腦肌病的介紹
線粒體神經胃腸腦肌病(MNGIE)是由于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TP)基因突變致該酶活性基本消失,出現所催化的底物脫氧胸苷及脫氧尿苷顯著增加,使線粒體核苷庫不平衡,高濃度的脫氧胸苷及脫氧尿苷可使MNGIE患者mtDNA復制紊亂而出現丟失、多片段缺失和點突變。
關于L-精氨酸治療線粒體腦肌病的介紹
作為氧化亞氮(NO)前體可誘發血管舒張,從而減少MELAS征患者的卒中樣發作。Kubota的研究表明MELAS卒中樣發作急性期給予L-精氨酸治療后癥狀改善,磁共振波譜分析顯示頂葉皮質乳酸峰降低、N-乙酰天門冬氨酸(NAA)峰正常,這些都提示L-精氨酸可改善線粒體能量狀態及細胞活力。還有研究表明L
線粒體腦肌病的簡介
線粒體是真核細胞內一種重要和獨特的細胞器,被稱為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線粒體通過氧化磷酸化作用,進行能量轉換,為細胞進行各種生命活動提供所需的能量。而且在細胞凋亡及某些代謝途徑中也起重要作用。線粒體是細胞內最易受損傷的一個敏感的細胞器,它可顯示細胞受損傷的程度。線粒體DNA (mitochond
線粒體腦肌病的簡介
線粒體是真核細胞內一種重要和獨特的細胞器,被稱為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線粒體通過氧化磷酸化作用,進行能量轉換,為細胞進行各種生命活動提供所需的能量。而且在細胞凋亡及某些代謝途徑中也起重要作用。線粒體是細胞內最易受損傷的一個敏感的細胞器,它可顯示細胞受損傷的程度。線粒體DNA (mitochond
線粒體腦肌病的血清乳酸檢查介紹
線粒體疾病血清乳酸值的升高也是重要診斷篩選指標。安靜狀態乳酸值若大于1.8nm~2.0nm,即為異常。特別是運動后乳酸值升高更有意義。血清乳酸與丙酮酸的比值異常被認為是細胞內氧化還原代謝的指標。此比值小于20為正常,在呼吸鏈缺陷時升高。通常情況下腦脊液乳酸值低于血清值,病理狀態下可升高,僅見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