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狼瘡性腎炎的臨床表現
1.全身表現 間斷發熱,顴部紅斑(蝶形紅斑),盤狀紅斑,光過敏,口腔潰瘍,關節炎,漿膜炎,神經系統異常(抽搐或精神病)。 2.腎臟表現 單純性血尿或蛋白尿,血尿、蛋白尿伴水腫、腰酸或高血壓,即腎炎樣表現;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即腎病綜合征樣表現;血尿、蛋白尿伴腎功能急劇減退,呈急進性腎炎表現;腎間質病變;慢性腎衰竭。......閱讀全文
簡述膠原Ⅲ腎病的臨床表現
常表現為蛋白尿,部分患者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高脂血癥等腎病綜合征表現,1/3患者有高血壓表現,血尿少見。體格檢查可有全身性的凹陷性水腫。
簡述腓發的臨床表現
腓發患者過去大多有結核病史或伴有內臟結核。多見于青年女性,對稱性分布于小腿中下部屈側,間有侵及股部或其他部位者。經過緩慢,多發生于春秋季。皮疹初起為豌豆或蠶豆大的堅韌活動的皮下結節,逐漸增大,可達核桃至雞卵大,表皮因受壓而緊張,顏色由潮紅變為暗紅或青紅,浸潤明顯。上述結節可長期無變化,亦可逐漸吸
簡述babinski征的臨床表現
巴彬斯基征:患者仰臥位:用一鈍尖刺激物刺劃病人的足外側緣,由足跟向前至小趾根部再轉向內側,引起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屈及扇形展開,稱“開扇征”,是典型的巴彬斯基征陽性表現。第二種方法為刺激足底外側緣時只出現拇趾背屈,其余四趾既不蹠 屈也不呈扇形展開。第三種方法是刺激足底外側時,拇趾及其它四趾皆背屈,
簡述氯喹中毒的臨床表現
應用一般治療劑量的副作用:可有惡心、嘔吐、口腔及上腹部燒灼感、頭痛、頭暈、耳鳴、視力障礙、皮膚瘙癢、紫癜、皮疹等,偶有不自主運動、心室顫動。誤用大量發生中毒時,尚可有呼吸和脈搏加快,血壓下降、嗜睡、昏迷、驚厥、心律失常,甚至發生阿-斯綜合征(此種情況偶亦見于應用一般治療劑量時),導致心臟驟停,或
簡述小兒腸炎的臨床表現
1.輕型 起病可急可緩,以胃腸道癥狀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3~10次/日),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癥狀,多于數日內痊愈,大便常規可見少量白細胞。 2.重度 急性起病,或由輕度腹瀉轉變而來。常有較為嚴重的胃腸道癥狀,尚可伴有較為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及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可
簡述迷路炎的臨床表現
1.局限性迷路炎 陣發性或激發性眩暈,偶伴惡心、嘔吐、眩暈,多在快速轉身、屈體、行車、耳內操作(如挖耳、洗耳等),壓迫耳屏或擤鼻時發作,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中耳乳突炎急性發作期癥狀加重。眩暈發作時可見自發性眼震,方向偏向患側,多是患側迷路處于刺激狀態所致。聽力減退、耳聾的性質和程度與中耳炎
簡述口腔結核的臨床表現
1. 結核初瘡:臨床少見,多見于兒童,也可見于成人;發生于口腔的典型損害,常位于口咽部或舌部,初起為一小結,可發展成頑固性潰瘍,周圍有硬結稱為結核性初瘡,病人一般無痛感。 2. 結核性潰瘍:是口腔中常見的繼發性結核損害,可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發生,多見于舌部;潰瘍特點為大、邊界清楚,外形不規則的
簡述鼓膜外傷的臨床表現
1、臨床表現 患者可突感耳痛、聽力減退、耳鳴,少量出血和耳內悶塞感。爆震傷除引起鼓膜破裂外,還可由于鐙骨強烈運動而致內耳受損。出現眩暈、惡心或混合性耳聾。 2、檢查 經過檢查鼓膜多呈裂隙狀穿孔,穿孔邊緣有少量血跡,外耳道有時可見血跡或血痂。若有水樣液流出,提示可能有顱底骨折所致腦脊液耳漏。
簡述惡性黑素瘤的臨床表現
皮膚惡性黑素瘤的臨床癥狀,包括出血、瘙癢、壓痛、潰瘍等,一般來講,黑素瘤的癥狀與發病年齡相關,年輕患者一般表現為瘙癢、皮損的顏色變化和界限擴大,老年患者一般表現為皮損出現潰瘍,通常提示預后不良。 皮膚惡性黑素瘤的皮損表現與解剖部位及腫瘤的生長方式相關,即與組織學類型相關,組織學類型又因年齡、型
簡述盆腔囊腫的臨床表現
1.卵巢良性腫瘤 早期瘤體較小,多無癥狀,常在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腫瘤增至中等大時,感腹脹或腹部捫及包塊,邊界清楚。婦科檢查在子宮一側或雙側觸及球形包塊,多為囊性,表面光滑、活動與子宮無粘連。若腫瘤長大充滿盆、腹腔即出現壓迫癥狀,如尿頻、便秘、氣急、心悸等。腹部膨隆,包塊活動差,叩診呈實音,無
簡述聲帶肥厚的臨床表現
聲帶肥厚主要表現為聲嘶。初期為毛、澀,以后發展為沙、嘶;初期為間歇性,繼而發展為持續性。除聲嘶外,喉常有各種不適感,如異物感、癢感、干燥感、灼熱感、疼痛感,以及梗卡感等異常感覺。并有干咳、吭咯現象。在喉鏡下,聲帶粘膜在病變初期呈充血狀態,色紅、腫脹、無光澤,可見分泌物。在病變后期,聲帶粘膜粗糙、
簡述不動桿菌的臨床表現
一、肺部感染 就感染來源而言,既有外源性感染,又有內源性感染。口咽部菌體的吸入,很可能是內源性感染的主要發病機制。常有發熱、咳嗽、胸痛、氣急及血性痰等表現。肺部可有細濕啰音。肺部影像常呈支氣管肺炎的特點,亦可為大葉性或片狀浸潤陰影,偶有肺膿腫及滲出性胸膜炎表現。 二、傷口及皮膚感染 手術切口、
簡述腎下垂的臨床表現
1.泌尿系統癥狀 大多數患者有腰部酸痛。部分患者有慢性尿路感染的癥狀,大多為尿頻、尿急等膀胱刺激癥狀。少數病例還伴有低熱或反復發熱的病史。偶有下肢水腫等表現。 2.消化系統癥狀 由于腎臟活動時對腹腔神經叢的牽拉常會導致消化道癥狀,多為腹脹、惡心、嘔吐、胃納減退等。 3.神經官能方面的癥狀
簡述異位胰腺的臨床表現
異位胰腺多無臨床表現,可在手術或檢查中偶然發現。由于生長于某些特殊位置或發生其他病理變化,可出現以下六種臨床表現,有人也稱其為六型: 1.梗阻型 生長于消化道的異位胰腺,可引起所在器官的壓迫或狹窄而出現梗阻癥狀。如位于胃竇部可引起幽門梗阻;位于乏特壺腹部可引起膽道梗阻;位于腸道可引起腸梗阻或
簡述乳糜瀉的臨床表現
1.腹瀉、腹痛 80%~97%的病人有腹瀉。典型者呈脂肪瀉,糞便色淡、量多、油脂狀或泡沫樣,常漂浮于水面,多具惡臭。每日大便次數從數次至十余次;少數早期或輕型病例可無腹瀉,甚至可有便秘。腹痛多為脹痛,常在排便前出現。腹部可有輕度壓痛。有些病例有明顯腹脹、惡心和嘔吐。 2.體重減輕、倦怠,消瘦
簡述乳腺結核的臨床表現
多發生于20~40歲婦女,病程緩慢。初期乳房內有一個或數個結節,無疼痛或觸痛,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常有皮膚粘連,同側腋窩淋巴結可腫大。臨床表現無發熱。腫塊軟化后形成冷膿瘍,可向皮膚穿出形成瘺管或竇道,排出有干酪樣碎屑的稀薄膿液;少數病人的腫塊經纖維化而變成硬塊,使乳房外形改變和乳頭內陷,與乳腺癌
簡述視盤炎的臨床表現
1.癥狀 多數患者均系雙眼(少數也可為單眼)突然發生視力模糊,一兩天內視力嚴重障礙,甚至全無光覺。發病同時或發病之前可因視神經的腫脹影響了肌肉圓錐附近眼肌的肌鞘而產生眼球后部脹痛或眼球轉動時球后脹痛等感覺。少數患者感頭痛頭昏,但多無惡心及嘔吐。 2.體征 外眼一般均正常但瞳孔有不等程度的散
簡述纖維肉瘤的臨床表現
1.多發生于青壯年,男性多于女性,腫塊表面灼熱,生長迅速,但亦有部分早期生長較緩慢,侵蝕骨組織時,X片可見蟲蝕狀溶骨表現。 2.臨床大多表現為膨大腫塊,常伴疼痛和局部皮膚麻木,增大腫塊在面部皮膚時,可清晰見到怒張血管和表面充血,發生于口腔及頜骨表面者,呈球形或分葉狀,表現紫紅色,常有潰爛,出血
簡述肋骨骨折的臨床表現
1.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顯的癥狀,且隨咳嗽,深呼吸或身體轉動等運動而加重,有時患者可自己聽到骨摩擦音,或感覺到骨摩擦感。 2.疼痛以及胸廓穩定性受破壞,可使呼吸動度受限,呼吸淺快和肺泡通氣減少,患者不敢咳嗽,痰潴留,從而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肺實變或肺不張,這在老弱患者或原有肺部疾患的患者
簡述指骨骨折的臨床表現
指骨位置表淺,傷后除明顯疼痛、腫脹、壓痛和活動功能受限外,有明顯畸形可見。對于可疑骨折者,拍攝X線片即可確診。指骨骨折的治療常未能引起高度重視,常因對位不佳或固定不牢固而產生畸形愈合或不愈合,也常因固定不當或固定時間過長而致關節囊和側副韌帶攣縮,導致關節僵硬;特別是關節附近或經關節的骨折,常導致
簡述肘外翻的臨床表現
肘部外觀畸形,常無癥狀,肘關節伸直位時肘部外翻角增大,可達30°以上。肘關節活動一般無明顯障礙,晚期肘關節的關節面損傷可引起疼痛。對嚴重外翻病人,由于尺神經處于高張力牽拉狀態,或外傷后因尺神經粘連而經常受到摩擦,可發生遲發性尺神經炎,出現尺神經損傷的表現,即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手尺神經支配區刺痛和感
簡述矽肺癥狀的臨床表現
有3種形式:慢性矽肺、急性矽肺和介于兩者之間的加速性矽肺,這兩種臨床表現形式與接觸粉塵濃度、矽肺含量與接塵年限有顯著關系,臨床以慢性矽肺最為常見。 一般早期可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出現多種癥狀。氣促常較早出現,呈進行性加重。早期常感胸悶、胸痛,胸痛較輕微,為脹痛、隱痛或刺痛,與呼
簡述角膜潰瘍的臨床表現
除麻痹性角膜炎外,多數角膜炎患者都有強度發炎癥狀,如疼痛、羞明、流淚和眼瞼痙攣。此因角膜內的三叉神經末梢受炎癥刺激后,引起反射性眼輪匝肌收縮及淚液分泌過盛之故。角膜系一無血管的組織,但臨近區域富有血管(角膜緣和虹膜睫狀體之血管),當炎癥累及臨近組織時,則有充血和炎性滲出。因此,角膜炎患者不但有睫
簡述高熱驚厥的臨床表現
1.發病年齡多為6個月至4歲,亦可<6個月或>4歲。 2.發熱初期(24小時內,個別〈48小時),體溫升至≥39℃時,突然發生的驚厥。 3.驚厥為全身性對稱或部分性不對稱發作,雙眼球凝視、斜視、發直或上翻,伴意識喪失。 4.驚厥持續約數10秒鐘至數分鐘,個別呈驚厥持續狀態(驚厥發作〉30分
簡述膽道閉鎖的臨床表現
膽道閉鎖的典型病例嬰兒為足月產,大多數并無異常,糞便色澤正常,黃疸一般在生后2-3周逐漸顯露,有些病例的黃疸出現于生后最初幾天當時誤診為生理性黃疸。糞便變成棕黃、淡黃米色,以后成為無膽汁的陶土樣灰白色。但在病程較晚期時偶可略現淡黃色。尿色較深將尿布染成黃色。黃疸出現后,通常不消退且日益加深,皮膚
簡述恙蟲病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為4~20天,常為10~14天。 1.起病急,有畏寒或寒戰、高熱、全身酸痛、疲乏、食欲減退等急性感染癥狀。 2.顏面潮紅、結膜充血、焦痂或潰瘍、淋巴結腫大、皮疹、肝脾腫大等。 3.在病程的第2周,病情常會加重,可有表情淡漠、重聽、譫妄甚至抽搐或昏迷,并可有腦膜刺激征或心肌炎癥狀,或有
簡述鞏膜炎的臨床表現
1.前鞏膜炎 病變位于赤道部前。雙眼先后發病,眼部疼痛劇烈。持續數周,遷延可達數月甚至數年。可并發角膜炎、葡萄膜炎、白內障、眼壓升高。可分為三類: (1)結節性鞏膜炎 病變區鞏膜紫紅色充血,炎癥浸潤腫脹,結節樣隆起,質硬,壓痛,結節可多個。 (2)彌漫性鞏膜炎 鞏膜彌漫充血,球結膜水腫,鞏
簡述眼球震顫的臨床表現
1.跳動型 眼球呈明顯速度不同的往返運動,當眼球緩慢地轉向另一方向到達一定程度之后,又突然以急跳式運動返回。此型震顫有慢性和快相的表現,慢性為生理相,快相是慢相的矯正運動。快相方向作為眼球震顫的方向,快相與病因有關。 2.擺動型 眼球的擺動猶如鐘擺,沒有快相和慢相。其速度和幅度兩則相等。多
簡述耳石癥的臨床表現
多發于中年人,女性略多,發病突然,癥狀的發生常與某種頭位或體位變化有關。激發頭位(患耳向下)時出現眩暈癥狀,眼震發生于頭位變化后3~10秒之內,眩暈則常持續于60秒之內,可伴惡心及嘔吐。眩暈可周期性加重或緩解,間歇期可無任何不適,或有頭暈,個別病人眩暈發作后可有較長時間的頭重腳輕及漂浮感。
簡述骨質疏松的臨床表現
1.疾病癥狀 骨質疏松癥本身包括三大類癥狀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負荷增加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 (2)脊柱變形骨質疏松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椎體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壓,影響心肺功能等。 (3)骨折非外傷或輕微外傷發生的骨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