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鈣血癥的發病原因分析
1.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包括原發性、繼發性及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①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是一組多原因疾病,如先天性甲狀旁腺發育不全或不發育、DiGeorge綜合征、自身免疫性多腺體綜合征I型等,新生兒低鈣血癥可由先天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引起,或由于母親患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家族性良性高鈣尿癥而存在高鈣血癥,從而使新生兒導致暫時的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所致;②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較為常見,多見于甲狀腺或甲狀旁腺手術及頸部惡性腫瘤術后、放療后、浸潤性疾病如血色病、肝豆狀核變性、轉移性腫瘤等;此外,骨饑餓綜合征是手術后導致低鈣血癥的又一原因,見于嚴重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在甲狀旁腺切除術后,造成相對的甲狀旁腺功能減退使大量Ca2+進入骨細胞所致。嚴重的鎂缺乏是功能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常見原因,能導致甲狀旁腺激素(PTH)分泌障礙及效應組織如骨和腎對PTH作用的抵抗。③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與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表現相似,但甲狀旁腺本身無病變......閱讀全文
低鈣血癥的發病原因分析
1.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包括原發性、繼發性及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①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是一組多原因疾病,如先天性甲狀旁腺發育不全或不發育、DiGeorge綜合征、自身免疫性多腺體綜合征I型等,新生兒低鈣血癥可由先天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引起,或由于母親患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家族性良性高鈣尿癥而存在
關于老年人低鈣血癥的發病原因分析
維生素D和鈣缺乏是老年人低鈣血癥最常見的原因。引起低鈣血癥的其他常見原因有:①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甲旁減),②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假甲旁減),③慢性腎衰竭,④急性胰腺炎,⑤慢性腹瀉和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等。其中,甲旁減的病因還可歸結為以下3類:遺傳性、獲得性和低鎂血癥。 遺傳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
低鈣血癥的病理生理原因分析
各種原因引起血鈣降低,低血鈣刺激甲狀旁腺合成和釋放PTH;而低血鈣、PTH均可增強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內1α羥化酶的活性,從而促進1,25(OH)2 D3的合成。PTH可促進骨的吸收,同時PTH和1,25(OH)2 D3又可增加遠端腎小管鈣的回吸收,1,25(OH)2 D3還可增加腸道鈣的回吸收,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病因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容易激動、焦急、譫妄,肌肉抽動,手足搐搦;耳前叩擊試驗(chrostek征)和上臂壓迫試驗(Trousseau征)陽性。[1]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治療
1、處理原發病。 2、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藥物治療:補充鈣劑或鎂劑。低鈣血癥治療宜補充鈣劑,但對手足搐搦病人注入鈣劑后不見好轉者,應想到低鎂血癥的可能。低鈣和低鎂血癥常與其他電解質的紊亂同時存在,應同時糾正。
低鈣驚厥的發病原因分析
低鈣驚厥怎么會出現抽痙呢?原來低鈣血癥時,由于血清游離鈣的下降,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的增高而引發抽痙。低鈣驚厥常發生于嬰兒期,而且和維生素D缺乏密切相關,故臨床又稱之為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癥。眾所周知:嬰兒期這一特殊的年齡段,由于維生素D攝入減少、內源性合成不足,以及生長速度過快所致的需要量增加
低鈣血癥的病因分析簡介
成人體內總鈣量約1000~1300g,99%以骨鹽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其余存在于各種軟組織中,細胞外液鈣僅占總鈣量的0.1%,約1g左右。成人血鈣水平約為2.2~2.6mmol/L(8.8~10.4mg/dl),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①游離鈣(50%),也稱離子鈣;②蛋白結合鈣(40%);③可
低鈣血癥病因
(一)甲狀旁腺激素(PTH)缺乏或作用受阻 原發性或稱特發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少見系自身免疫性疾病,與胸腺不發育同時存在者稱DiGeorge綜合征,如同時合并甲狀腺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者稱多發性內分泌功能減退癥在臨床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患者較多見,常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接受放射性碘治療或
低鈣血癥的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應注意詢問有無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經手術或放射治療,其他甲狀腺和頸部手術,肝臟疾病,腸道吸收不良,攝入不足,缺乏光照,多次妊娠,長期哺乳的歷史。長期應用抗癲癇藥(如撲癲酮、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等)或魚精蛋白、肝素、反復輸入含枸椽酸鈉的血液均可導致低鈣血癥。此外應詢
低鈣血癥的治療
(一)低血鈣危象的治療 1、氯化鈣或葡萄糖酸鈣加等量葡萄糖溶液,緩慢靜脈推注,必要時1~2小時重復一次。 2、若抽搐不止者,上述制劑加入葡萄糖溶液中,持續靜脈點滴。注射后2~3小時復查血鈣。 3、補鈣治療效果差時,應考慮存在低血鎂,用硫酸鎂肌肉注射,或硫酸鎂放于葡萄糖液中靜脈點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