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總膽固醇的臨床意義和偏高的原因介紹
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腎病綜合征、動脈粥樣硬化、膽總管阻塞、膽石癥、膽道腫瘤、糖尿病、粘液性水腫等,減低見于甲狀腺機能亢進、惡性貧血、急性重癥肝炎、肝硬化膽固醇合成減少等。 偏高的原因 1.飲食不當。過多進食含高膽固醇的食物,比如心、肝等動物內臟。身體內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引起總膽固醇偏高,這也是造成總膽固醇偏高的原因之一 2.肝細胞受損。膽固醇的酯化發生障礙,血中膽固醇減少,在肝硬化、重癥肝炎等嚴重損害時,血中總膽固醇也降低。 3.阻塞性黃疸。這時由于膽汁排出受阻,血中出現脂蛋白-X和肝內膽固醇合成亢進所致,以游離型膽固醇的增加為主,引起總膽固醇偏高。所以阻塞性黃疸是造成總膽固醇偏高的原因之一。......閱讀全文
血清肌酐偏高的原因
血清肌酐的濃度變化主要由腎小球的濾過能力(腎小球濾過率)來決定。濾過能力下降,則肌酐濃度升高。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數意味腎臟受損,血肌酐能較準確的反應腎實質受損的情況,并非敏感指標。因為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人1/3時,血肌酐才明顯上升。意思就是說,因為人體腎臟代償能力強,當腎臟損傷較輕時一般人不
總膽固醇偏低的原因
1.總膽固醇偏低的原因還有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飲食營養不合理,攝入的膽固醇太低,這些常見于一些由于減肥而長期素食的人。專家提醒,日常飲食合理搭配非常重要,如果由于減肥或者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偏食、厭食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2.肝臟損害導致總膽固醇偏低,如病
總膽固醇偏低的原因
1.總膽固醇偏低的原因還有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飲食營養不合理,攝入的膽固醇太低,這些常見于一些由于減肥而長期素食的人。專家提醒,日常飲食合理搭配非常重要,如果由于減肥或者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偏食、厭食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2.肝臟損害導致總膽固醇偏低,如病毒性肝炎
總膽固醇偏低的原因
膽固醇偏低主要有兩類原因: 1.總 膽固醇偏低的原因還有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飲食營養不合理,攝入的膽固醇太低,這些常見于一些由于減肥而長期素食的人。專家提醒,日常飲食合理搭配非常重要,如果由于減肥或者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偏食、厭食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2
血清膽固醇的臨床意義介紹
1、升高: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家族性混合型高膽固醇血癥、多因素性高膽固醇血癥、β-谷固醇血癥、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癥、家族性Ⅲ型高脂血癥、家族性Ⅴ型高脂血癥、家族性Ⅰ型高脂血癥(LPL缺乏癥),繼發性高膽固醇血癥、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糖尿病、庫欣綜合征、肢端肥大癥、肥胖癥、長期
血清總膽固醇的測定實驗
無水乙醇提取法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用無水乙醇提取血清中的膽固醇,同時沉淀蛋白質,向提取液中加入硫磷鐵顯色劑,膽固醇與濃硫酸及三價鐵作用,生成穩定的紫紅色化合物。與
血清總膽固醇調節的食療方法介紹
1. 鮮海帶或水發海帶100克,綠豆50克,清水500毫升,煮粥日服1至2碗。適用于高脂血癥、高血壓痰熱蘊盛者。 2. 取芹菜下部莖約10厘米連根20枝,洗凈,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為頭汁放溫加蜂蜜內服。同法煎取第二汁。空腹服最佳。適用于高膽固醇血癥、高血壓肝陽、血瘀、痰濕甚者。 另
血清總膽固醇測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采用異丙醇,抽提時用氧化鋁吸附膽紅素等于干擾物(也吸附磷脂與甘油,放此抽提液可用于化學法測TG)。離心后在上清液中加入高鐵.硫酸試劑顯紫紅色,顯色程度與TG濃度呈正比.實驗步驟 一、實驗試劑:1、異丙醇2、氧化鋁(層析用中型氧化鋁,用蒸餾水洗數次,傾去不易下沉的細顆粒,吸濾干后在110
什么是血清總膽固醇?
血清總膽固醇(TC)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總膽固醇包括游離膽固醇(FC)和膽固醇酯(CE),肝臟是其合成和貯存的主要器官。膽固醇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質的重要原料,也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濃度可作為脂代謝的指標。臨床上將血清總膽固醇增高
血清總膽固醇測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采用異丙醇,抽提時用氧化鋁吸附膽紅素等于干擾物(也吸附磷脂與甘油,放此抽提液可用于化學法測TG)。離心后在上清液中加入高鐵.硫酸試劑顯紫紅色,顯色程度與TG濃度呈正比.實驗步驟一、實驗試劑:1、異丙醇2、氧化鋁(層析用中型氧化鋁,用蒸餾水洗數次,傾去不易下沉的細顆粒,吸濾干后在110℃烘
分析總膽固醇偏低的原因
1.總膽固醇偏低的原因還有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飲食營養不合理,攝入的膽固醇太低,這些常見于一些由于減肥而長期素食的人。專家提醒,日常飲食合理搭配非常重要,如果由于減肥或者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偏食、厭食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2.肝臟損害導致總膽固醇偏低,
分析總膽固醇偏低的原因
膽固醇偏低主要有兩類原因: 1.總膽固醇偏低的原因還有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飲食營養不合理,攝入的膽固醇太低,這些常見于一些由于減肥而長期素食的人。專家提醒,日常飲食合理搭配非常重要,如果由于減肥或者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偏食、厭食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2.
總膽固醇的臨床意義
1.增高:高膽固醇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有明確關系;降低血清膽固醇使冠心病的發病率降低及停止粥樣斑塊的進展。血清膽固醇水平受年齡、性別等影響。除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H)外、血清膽固醇增高多見于繼發于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低、糖尿病和膽道梗阻等。 2.降低:腸道吸收不良、肝病、甲狀腺功能亢
血清膽固醇的臨床意義
1、升高: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家族性混合型高膽固醇血癥、多因素性高膽固醇血癥、β-谷固醇血癥、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癥、家族性Ⅲ型高脂血癥、家族性Ⅴ型高脂血癥、家族性Ⅰ型高脂血癥(LPL缺乏癥),繼發性高膽固醇血癥、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糖尿病、庫欣綜合征、肢端肥大癥、肥胖癥、長期
總膽固醇的參考值和臨床意義
參考值 成人合適水平:2.83~5.20mmol/L(110~200mg/dl) 臨界值:5.17~6.45mmol/L(200~250mg/dl) 高膽固醇血癥:>6.45mmol/L(>250mg/dl) 臨床意義 1、病理性升高。高脂蛋白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
利用飲食調理血清總膽固醇
1. 飲食清淡,包括低脂、低糖、低鹽。低脂包括兩點,其一不吃肥肉、動物的皮;其二不吃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和無鱗魚類,包括蟹黃、蝦腦、鰻魚、烏賊等。低糖包括控制米飯和高糖食品,因為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超過人體的消耗,多余的部分將通過一系列生化反應轉化為甘油三酯。由于晚飯后消耗較少,故更需控制主
血清總膽固醇異常結果分析
增高: 1.膽固醇>6.2mmol/L為高膽固醇血癥,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度危險因素之一。 2.高膽固醇飲食,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見膽固醇升高。 3.膽總管阻塞,如膽道結石,肝、膽、胰腫瘤時,總膽固醇增高伴黃疸。 4.用藥 ,服用避孕藥、甲狀腺激素、皮
血清總膽固醇在肝病中的應用
血清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包括酯化型膽固醇(cholesterol ester,CE)和游離型膽固醇(free cholesterol,FC)。CE是由FC與脂肪酸于肝臟內在LCAT作用下結合而成,同時也可以由水解酶水解成FC。細胞內主要為FC,血漿內則兩者同時存在
關于血清總膽固醇的名詞解釋
血清總膽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總膽固醇包括游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肝臟是合成和貯存的主要器官。膽固醇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質的重要原料,也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濃度可作為脂代謝的指標。指臨床上將血總膽固醇增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癥。 我國
運動鍛煉調節血清總膽固醇的高低
1.運動類型和形式:以耐力運動為主,如慢跑、快步行走、上下樓、騎自行車、游泳等。 2.運動強度:以運動時心率加快的程度來間接評定,一般控制在100~145次/分,或心率加快到最大預測值的75%(最大預測值=210—年齡)。 3.運動時間與頻度:一般以30~45分鐘/次、每周3~5次為宜。運動
關于血清總膽固醇的結果異常分析
增高: 1.膽固醇>6.2mmol/L為高膽固醇血癥,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度危險因素之一。 2.高膽固醇飲食,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見膽固醇升高。 3.膽總管阻塞,如膽道結石,肝、膽、胰腫瘤時,總膽固醇增高伴黃疸。 4.用藥 ,服用避孕藥、甲狀腺激素、皮
總膽固醇測定的臨床意義
(1)膽固醇升高:膽固醇(高膽固醇血癥)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密切關系,這已經由下述研究所證明:①動物實驗;②人體動脈粥樣斑塊的組織病理學和化學研究;③臨床上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脂檢查;④遺傳性高血脂病易早發冠心病;⑤流行病學研究;⑥干預性預防治療試驗的結果。因此認為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
腦脊液總膽固醇的臨床意義
腦膜炎、腦腫瘤、腦膿腫、腦出血、多發性硬化癥等疾病時CSF中TC可升高,其中腦腫瘤、電擊傷時明顯升高,腦動脈硬化癥和多發性硬化癥中度升高,神經性梅毒和腦挫傷時輕度升高。大腦與皮質萎縮等時TC水平降低。
血清總膽固醇(TC)的參考值及臨床意義是什么
【參考值】
分析血清球蛋白偏高原因
①感染引起機體免疫反應增強:慢性病毒性肝炎、活動性結核病、黑熱病、血吸蟲病、瘧疾、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時的機體免疫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硬皮病、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肝硬化等。 ③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部分惡性腫瘤等。 ④腎病綜合征、過敏反應、肺炎、
血清總膽固醇在肝病中應用
血清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包括酯化型膽固醇(cholesterol ester,CE)和游離型膽固醇(free cholesterol,FC)。CE是由FC與脂肪酸于肝臟內在LCAT作用下結合而成,同時也可以由水解酶水解成FC。細胞內主要為FC,血漿內則兩者同時存在
膽紅素偏高的原因介紹
一、膽紅素偏高可能是由肝臟疾病引起的。因為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或因肝細胞腫脹時(多是患有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黃色肝壞死、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疾患造成的),可導致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從而即可引起血中膽紅素偏高的現象,而發生肝細胞性黃疸(表現為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均升高)。二、膽紅素偏
總膽固醇的基本介紹
總膽固醇是指血清中各種脂蛋白所含的膽固醇,即結合膽固醇和游離膽固醇的總和。由于血清中的膽固醇基本上是以結合狀態存在于脂蛋白中,所以它主要代表結合的膽固醇。由于它不能夠反映各種脂蛋白的多少,所以它也就不能夠確切地反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多少,因此也就不能單獨作為判斷動脈粥樣硬化
血清總補體的臨床意義
在許多病理情況下,血清補體含量可以發生變化,因此臨床上觀察補體含量的動態變化,如總補體活性、補體個別成分特別是C3和C4量的變化等,對一些疾病的診斷、病因研究及預后判斷都有一定意義。但補體量的降低,并不一定就是免疫紊亂或免疫性疾病。現知缺血、凝固性壞死和中毒性壞死,可使組織釋放較多的蛋白分解酶,